风引汤的临床应用 程广里[解说]

唐山市开滦赵各庄矿医院

程广里

风引汤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主治“热瘫痫”的附方。

笔者曾应用本方加减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先兆)、癫痫等病例,取得一定疗效,兹介绍如下,供参考。

病例介绍

例一;郑某,女,49岁,1980年11月17日初诊。

患者高血压已5年,血压波动在160,230,95,130毫米汞柱之间,经常头痛、眩晕,服过多种降压西药,但效果不显。

1980年11月6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Q—T问期延长0(44″(最高值0(42″);

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痉挛,X线提示主动脉弓突出,屎常规:蛋白(+),红细胞少数。

近1周来,头痛,眩晕加剧,手足麻木,面红,口苦,耳鸣,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硬稍数,血压180,110毫米汞柱。诊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有欲动之势。治宜泻肝火,平肝阳,熄肝风,用风引汤加减,处方:

寒水石12克,紫石英30克,生石膏18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石决明20克(均先煎半小时),滑石14克(包煎),赤芍15克,干姜3克,大黄9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后下),菊花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

三剂后头痛眩晕大减,便通溲清,黄苔消退,脉见缓象,血压170,100毫米汞柱,药症合拍,初见成效。原方加灵磁石30克,干姜增至6克再进。血压逐渐下降,服药至12月4日血压正常,头痛、眩晕消失,已可自由行走,惟舌头尚感不太灵活。原方去寒水石、磁石、大黄,加菖蒲10克,葛根10克。至12月20日诸症皆失。前后共服风引汤加减39剂,后易避风降压丸常服,以善其后。追访1年,血压一直正常。

1/4页

例二:廖某,女,60岁,1980年12月7日初诊。

患者形体月巴胖,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已10年之久,经常头痛眩晕。近3个月来头痛眩晕加剧,并感觉舌头发硬,手指麻木,活动不灵,并面红耳鸣。

12月5日突然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蹇涩,目视不清,持续约1个多小时。

12月6日上症又作,持续近2小时。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有力,血压180,110毫米汞柱。化验室检查:胆固醇280毫克%,甘三酯170毫克,,血沉25毫米川、时。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心肌劳损。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痉挛。

患者素有痰湿,蕴而生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风夹痰热,流窜经络,而成动风之势。治宜清热化痰,潜阳熄风,风引汤加减,

处方:寒水石12克,紫石英20克,生石膏18克,生龙骨30克,生牡(包煎),赤芍18克,蛎30克(均先煎半小时),干姜3克,滑石12克大黄3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地龙12克,钩藤14克(后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早晚分二次服。

三剂后头痛眩晕减轻,语言已较清楚,右侧肢体活动较前灵便,血压170,110毫米汞柱。上方去大黄,加鸡血藤12克,生石决明20克。守方加减服至1981年1月4日,血压正常,语富流利,行动自由,惟右侧肢体时觉麻木。前方去寒水石、滑石、生石膏,加桃仁10克,丹参12克。共服风引汤加减41剂,诸症皆失,得收全功。

后以愈凤宁心片常服,以善其后。追访至1982年5月上症未作。

例三:周某,男,57岁,1980年12月7日初诊。

患者有脑动脉硬化史10年,经常头晕头沉,面红,口苦而干,耳鸣,少眠,多梦。近1月来,自感头晕头沉加重,右半身活动不利,手指、足指麻木,舌头麻木,语言不流利。患者形体丰盛,面色红赤,行走蹒跚,由家人搀扶而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硬,血压180,110毫米汞柱,血胆固醇300毫克,,甘油三酯176毫克%。眼底检查c视网膜血管动脉硬化。诊为年老力衰,肾阴亏于下,以致风阳内动,上扰清空,风火夹痰走窜经络,而成阴虚阳亢,痰热内蕴,肝风扰动,经络不遂之象。治当清化痰热,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疏通经络,以风引汤加减,

处方:寒水石12克,灵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紫石英,生石决明各20克,生石膏18克(均先煎半小时),滑石14克(包煎),白芍20克,生地30克,干姜4克,大黄6克,川芎12克,地龙10克,菖蒲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二次服。

三剂后,头痛头晕减轻,舌头也较前灵活,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药既见功,当守方再进。至12月19日,血压170,95毫米汞柱,头痛、眩晕已愈,语言流利,手指麻木大减,惟右半身活动尚觉不利。上方去寒水石、生石膏,加鸡血藤12克,路路通10克,至12月31日,血压正常,可以自由行走。随易补肝肾,通经络之地黄饮子(刘河间)加减以善其后,得收全功。追访至1982年5月,上症未见复发。

例四;郑X X,男,25岁,1981年8月12日诊。

患癫痫症半年,每月发作1,2次,一般多在夜间发作,并经常头痛,面红目赤,便秘溲赤,胸中烦热,两肋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症属痰热内蕴,壅闭经络,阻塞清窍,发为癫痫。

治拟清化痰热,熄风定痫。用定痫丸加减,连服12剂而功效不着。

窃思其因,悟到患者舌红苔黄,并见一派肝火上炎之症,而上方重在化痰定痫,却忽视了肝火这一重要病因,遂改弦易辙,用风引汤加减,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寒水石15克,紫石英20克,生石膏18克(均先煎半小时),大黄10

克,干姜3克,滑石12克(包煎),陈皮12克,清半夏14克,胆星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钩藤14克(后下),甘草10克。

上方加减,共胆21剂,未见发作。胸中烦热已除,二便正常,舌已转为淡红,惟睡眠有时欠佳,胸中略感不适,舌苔薄黄稍腻,脉见滑象,上方加安神之剂,继服。患者又服药3个月,诸症皆失,舌脉正常,迄未再发。

体会

风引汤为《金匮?中风历节病篇》的附方,即《千金》、《外台》所载的紫石散、紫石汤。其组成: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关于本方的出处,林亿《金匮要略?方论序》认为,此方可能系注者采集仲景散在诸家之方,而附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之末,故风引汤仍为仲景之方。

关于本方的主治症候,诸书见解不一。《金匮》云:“除热瘫痫”,《医学纲目》则作“除热癫痫”,《外台秘要》风痫门引崔氏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

。„„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忌海藻、菘菜、生葱。”(《外台秘要》卷十五)

遗憾的是,后医却鲜有用者。殊不知,风引汤用大队寒性重镇之品为主,以潜偏亢之肝阳,清上炎之肝火,辅以龙牡石脂之潜纳,更用大黄釜底抽薪,使热极上盛之风得以平熄,更佐以桂枝、干姜之温,一以制诸石之寒,又可取其辛温以疏通经络,可见立意用药之巧也。以药测证,可知本方当主治瘫痫之因于热者,其旨在清热泻火,潜阳熄风。笔者用之临床,体会凤引汤对由于肝阳上亢,肝火夹痰热横窜经络所致诸症者有良效。然临床还应根据见症不同而灵活加减,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当去桂枝加生石决明、灵磁石、地龙、钩藤等以潜阳熄风。经络不通,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利者当加当归、赤芍、川芎、鸡血藤、路路通、菖蒲、葛根等以活血通络,开窍解语。癫痫当加用二陈、胆星、僵蚕、全蝎等化痰镇痉熄风。上述诸症在临床治愈之后,还应根据病因,用汤剂或丸剂治本缓图以善其后,方能得收全功。

《中医杂志》1982年第12期

(0)

相关推荐

  • ​肝风证治

    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为多.然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 一法曰:熄风和阳.如肝风初起,头 ...

  • 侯氏黑散治疗发作性眩晕病例

    刘某,女,64岁,退休人员,初诊日期:2014年1月15日. 主诉:眩晕.不寐1月. 现病史:患者近1月来反复发作头晕恶心伴入睡困难,于西医内科就诊,服用降糖.降压及镇静安神药后未见明显缓解,患者痛苦 ...

  • 解读​风引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风引汤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风引汤. [ ...

  • 风引汤,解决疾病的症状和妙用

    这是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女子,这个年龄且不说如花似玉,也应该是精力充沛的时候.这位姑娘确实也是面带桃花,不过这个面带桃花不似正常的白里透红,而似胭脂涂抹上去的,轻轻地撒在小脸蛋上似的.这个只要是我们中医有 ...

  • 风引汤[风引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要略·中风篇>:"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治者,此汤主之." [异名]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g ...

  • 风引汤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九克.早晚各一丸. 本方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方,治大人 ...

  • 中风第四方:风引汤(文字稿) -龙博探宝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中风篇.前面讲了肾气丸.侯氏黑风散,也讲了续命汤,今天继续讲<金匮要略>的中风篇的风引汤. 它前面讲的非常清楚了,风引汤除热癫痫.一句话是治疗慢性的瘫痪的,  有些癫痫的 ...

  • 经方心裁(52)风引汤:经行头痛、经前烦躁头痛、妊娠合并癫痫、更年期综合征(潮热出汗)

     风引汤 [原文]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风引汤  除热瘫痫.<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 ...

  • 【金匮要略】第五章 风引汤

    风引汤 新一代福睿斯 跃级新家轿 广告 风引汤可清凉除热,引火潜阳,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癫痫等病,辨证属于血热上壅于头,热瘀互结者.方中大黄.桂枝降逆泻火,滑石.石膏.寒水石.紫石英.赤石脂.白石脂等 ...

  • 中风:风引汤-龙博探宝

    选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中风:风引汤]本方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方,处方:大黄4两,干姜4两,龙骨4两,桂枝3两,甘草2两,牡蛎2两,寒水石6两,滑石赤6两,石脂6两,白石脂6两,紫石英 ...

  • 经方:风引汤(中风小便失禁)

    风引汤 [原文]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 牡蛎各二两,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右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