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唐诗解读——李白之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
独坐:一个人坐。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李白多次游览此地。
众鸟:所有的鸟儿。
解读:
我国文化传统中常有地因人名的现象,意为每一处的自然山水,吸引人们不仅仅是它的自然美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人文意蕴。李白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到过敬亭山,所谓“一生好入名山游”。而后人提及敬亭山,则这首诗是无论如何也躲不开的,因为实在太有名了,故后人评价这首诗“有此一诗,敬亭遂千古矣。”而宋顾乐则认为这首诗“五绝中有数之作”,当不为虚言。
同《静夜思》一样,这首诗字面很简单,任何人都能看懂,但并非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浅语背后的深意,须得学入沉潜,探寻诗人之幽意孤怀,并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我们不难感受诗人孤寂的内心。
全诗前两句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鸟飞”“云去”是动景, 当鸟飞云去之后,就只剩下一片孤寂。有诗评家认为“众鸟”比喻世间名利之徒,“孤云”比喻世间高隐之士,这种解读过于落实,且损诗味,不值得提倡。其实这种景致于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即目所见,这只是诗人将外部的经验世界巧妙地转化成内心的精神境界,是诗人寻觅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落而只好索之于自然的补偿性情感,是主观情感移情于大自然的各种事物。
后两句主要运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拟写为人,与诗人不仅相伴在一起,且情感上“两不厌”,“敬亭山”与诗人在平等的地位上互为主客,交流对话,沟通往复,但山又如何能够解忧消愁呢?这种比较只能让人更加伤感。明代胡应麟认为这两句有欠含蓄——“绝句最贵含蓄,青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亦太过晓。”其实应该理解为诗人于两句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思,世事的纷扰,仕途的坎坷,种种华盖运的侵袭,让诗人于疲惫不堪的人世间中暂得一憩,无争不得,厚重不迁,言浅意深,人所不能道也。
全诗诗题中有一“独”字,然读完全诗发现诗人内心其实不独,诗人寓山水以真性情来对待,山水亦不负诗人,寄予他无限的心灵馈赠,可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