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雀儿 作者/张利杰  演播/王丽光

【总第301期】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家雀儿

作者/张利杰  演播/王丽光

作者简介

张利杰,男,汉族。微信:激情澎湃。

从小就爱读书,热爱文学事业,一生都在追求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奔走。愿意结交一切爱读书,爱好文学创作的朋友。

以擅长写言论,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为主。

现为北镇市作家协会会员。

《闾山》杂志编委

家雀儿是它的小名,大名麻雀,俗名还有大老咖,老家贼。

家雀儿是乡下人的朋友,是故乡的一个符号。它们整天成群结队地在旷野上飞翔,在一根根电线上跳跃,在一棵棵树上叽叽喳喳,宛如五线谱上一个个黑亮的音符,不时弹奏出悦耳的乡村奏呜曲。

家雀儿在鸟类中是个小不点,小脑袋机灵地左顾右盼,小眼珠儿绿豆粒似地骨碌碌转悠,小爪儿总是在土地上、田野里印滿密密匝匝的印记。

家雀儿是个乐天派,就像一群孩子,不论飞到哪儿,永远都叽叽喳喳,吵吵嚷嚷,一言不合就掐开了架。农家小院中,树上、河边旁甚至高压线上,它们边掐边吵,上下翻飞,好不热闹。

家雀儿食性杂,主要以谷物,草籽为食。家雀儿鬼机灵,在啄食谷物时表现尤为明显,未成熟的一般不吃,向阳处或高处的熟得早,便呼朋引伴飞去先吃,然后再吃晚熟的。所以,乡下农民对它防不胜防,常在野外扎了稻草人吓唬,那些奇形怪状的草人儿兀地立在田埂上,一个个形态诡异,成为故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天黑时拎着手电筒,去房前屋后的房檐下摸家雀儿。家雀儿是标准的夜盲眼,手电一照它就惊得一动不动,手伸进窩里,顺顺当当就能把呆呆的家雀儿掏出来,有时还能摸到一窩家雀儿蛋。

有时,我们也会用自制的土弹弓打家雀儿。瞄准矮墙上或者草垛旁,呆呆蹲着的家雀儿,只听“嗖”的一声,家雀应声落地。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冬天下雪天罩家雀儿。在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撒上稻谷或米粒,用一根长长的绳子一端绑上一个短木棍,用木棍撑起箩筐等待麻雀。我们则牵着绳子的另一端躲起来,悄声无息地候着。家雀儿先是叽叽喳喳飞来一两只,然后呼朋喚友引来一大群,躲在远处的我们瞅准时机,猛地一拽, “轰”地一声后家雀儿炸了群,总会罩进筛子里不少。

而今,乡村面貌煥然一新,房子大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很难再找到茅草屋,土平房了,沒有低矮的屋檐,沒有了一个金色的草堆,不知道我们的老朋友一一那些已经为数不多的家雀儿在哪里安家?

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麻雀,千百年来始终跟着我们迁徒的脚步和袅袅炊烟的小鸟,你是大自然的生灵,人类应该保护你。

王丽光,女,汉族,1970年7月出生于辽宁北镇,热爱文学,酷爱朗诵,摄影,旗袍,喜欢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更愿用声音诠释文字的浪漫与美妙。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顾问简介】

汪毓铎,男,1960年8月生,1979年7月毕业于北镇高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硕导。九三社员。大连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的教科研工作,任职以来,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等学术论文近30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编写出版教材5部,主持完成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拥有专利两项。

刘兴龙,男,满族,1960年11月生,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市委宣传部学习室主任。从事宣传工作近30年,爱好文学创作,许多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在锦州日报、关外文学、满族文学、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发表。《中国船》、《亲情》等作品荣获锦州市国庆征文一等奖,全国青春文学征文、屈原杯征文优秀奖。现为北镇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主   管

庞凯

总编

程占全

业务总管:晴耕雨读 阿敬

编辑制作:程思 艳玲 孙静

演播团队:晴耕雨读   郭战 成功  百惠   阿敬 月华如练  王丽光

图片提供:贾辉 田文阁 厚德载物 凤展翅  喜盈门 于迁等

宣传推广:心本然

北镇广播电视台

请发个人图片简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往期精彩回顾

▏天真作品欣赏

| 徐家林作品欣赏

▏山野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