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绝尘!糖尿病患者多骑车,把死亡风险甩开! | 一周资讯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周资讯第224期:人胖不一定会中风,但肚子的油水很可能让你得糖尿病!万一有糖尿病怎么办?那就多骑自行车,甩开心血管和死亡风险!

本周提要
糖尿病患者多骑车,一骑心血管和死亡风险降三成多!
胖了不一定会中风,但又胖又三高中风风险升高三成!
猪的五花肉很好吃,但人有五花肉却会让你得糖尿病!
1
糖尿病患者多骑车,
一骑心血管和死亡风险降三成多!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常人,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运动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除了结构化的运动之外,日常的活动也有可能对降低死亡风险有好处。比如,不少人就会骑自行车通勤或者把自行车作为代步的工具。因此,最近发表在JAMA Intern Med上的一项研究就分析了骑自行车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的影响。
图1.1 研究发表于JAMA Intern Med
为了探究骑自行车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筛选了欧洲癌症和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数据库中的10个西欧国家的7459名成年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5.9岁,52.6%为女性,平均糖尿病病程为7.7年。在研究开始5年后第二次信息统计,共有5423名糖尿病患者完成了基线和两次调查。
与基线时未骑自行车(0 分钟/周)的参与者相比,每周骑车1-59分钟、60-149分钟、150-299分钟和300 分钟以上的参与者,全因死亡风险均有明显的下降(HR 0.78,95%CI 0.61-0.99;HR 0.76,95%CI 0.65-0.88;HR 0.68,95%CI 0.57-0.82;HR 0.76,95%CI 0.63-0.91)。也就是说,不管骑多久的自行车,只要骑了就不容易死!
与在两次检查中均未报告骑自行车的患者相比,以前不骑车但后来骑车的患者和一直骑车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都下降了35%。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心动了?还不止这些!骑自行车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全因死亡风险相近。如果你看到这里打算开始骑车,那你未来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就有望下降47%(HR 0.53,95%CI 0.31-0.90),而持续骑车也能让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44%(HR 0.56,95%CI 0.41-0.75)。
图1.2 开始骑车,降低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指出,骑自行车与糖尿病患者较低的全因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而与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无关。与一贯不骑自行车的参与者相比,只要开始骑车,死亡风险就明显下降——糖尿病患者真的不如试试骑车!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也鼓励大家多多骑车,不但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还对环境有好处。
REF:
[1] Ried-Larsen M, Rasmussen MG, Blond K, et al. Association of Cycling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Persons With Diabetes: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 Study. JAMA Intern Med. 2021 Jul 19.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1.3836.
[2] Redberg RF, Vittinghoff E, Katz MH. Cycling for Health. JAMA Intern Med. 2021 Jul 19.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1.3830.
2
胖了不一定会中风,
但又胖又三高,中风风险升高三成!
肥胖是缺血性卒中最普遍的危险因素之一,且这一状态与房颤及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但代谢健康的肥胖却与心肌梗死风险的关系没有那么显著。在卒中的问题上也是如此,究竟是肥胖本身还是肥胖引起的代谢异常增加了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最近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研究就评估了代谢健康、体重和缺血性卒中风险之间的关联。
图2.1 研究发表于Stroke
这项来自挪威的大型前瞻性队列Trøndelag健康研究纳入了35105名参与者,参与者具有代谢危险因素信息。代谢不健康状态被定义为腰围增加+符合以下2条或更多条标准:血压升高或被诊断为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糖升高或被诊断为糖尿病。
在平均11.9 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到了1161例缺血性卒中病例。代谢不健康的参与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肥胖的参与者与体重指数正常的代谢健康参与者相比,风险上升了30%(HR 1.30, 95%CI 1.09–1.56),其中高血压似乎是最重要的代谢危险因素。
与体重正常的参与者相比,代谢健康的超重(HR 0.97,95%CI 0.83-1.14)或肥胖(HR 1.02,95%CI 0.81–1.28)参与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相近。肥胖和超重只要没有引起代谢异常,就不会推高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同时,体重正常的代谢不健康人群(HR 1.34,95%CI 0.80-2.22)以及代谢不健康的超重人群(HR 1.14,95%CI 0.93-1.39)均会出现缺血性卒中风险的上升。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肥胖人群的情况,发现在体重指数(BMI)于30-34.9kg/m2之间的人群中,其中也只有代谢不健康肥胖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HR 1.26,95%CI 1.03-1.53);在BMI≥35kg/m2的人群中,代谢不健康肥胖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幅进一步扩大到了45%(HR1.45,95%CI 1.08-1.94)。
这项研究表明,肥胖不是独立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因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更多的取决于肥胖的代谢后果,代谢健康的肥胖人群的确可以免于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增加。不过,此次研究定义的代谢健康包括腰围不增加,且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研究人员认为,减少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策略应侧重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不仅仅是超重和肥胖。
REF: Horn JW, Feng T, Mørkedal B, et al. Obesity and Risk for First Ischemic Stroke Depends on Metabolic Syndrome: The HUNT Study. Stroke. 2021 Jul 20:STROKEAHA120033016. doi: 10.1161/STROKEAHA.120.033016.
3
猪的五花肉很好吃,
但人有五花肉却会让你得糖尿病!
猪的五花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最鲜嫩且最多汁。然而,脂肪堆积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因素之一,堆在肝脏里会变成脂肪肝,堆在内脏里变成内脏脂肪,堆在肌肉里,就会让你的肉变成“五花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近发表于PLoS Med的研究就指出,人有“五花肉”会让你得糖尿病!
图3.1 研究发表于PLoS Med
这项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使用了基于美国的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MESA)回顾性队列的数据,纳入了来自美国 6 个社区的1744名参与者。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9岁 ,在研究开始时的血糖正常,其中977人(56.0%)为女性。研究人员通过CT评估了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筋膜下方脂肪对于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图3.2 研究中评估的肌肉内脂肪、皮下脂肪和胸肌
在中位随访7年之后,参与者中103人(5.9%)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147人(8.4%)不幸死亡。 评估人肉“肥瘦相间”程度的肌间脂肪组织指数每上升1个标准差,相应的糖尿病风险就增加27%(HR 1.27,95%CI 1.15-1.41),皮下脂肪水平每上升1个标准差,相应的糖尿病风险就增加43%(HR 1.43,95% CI 1.16-1.77)。
在调整体重指数和腰围后,肌间脂肪组织指数(HR 1.23,95%CI 1.09-1.38)依然与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但皮下脂肪水平却无关(HR 1.29,95%CI 0.96-1.74)。
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 1.39,95%CI 1.07-1.79)、女性(HR 1.43,95%CI 1.11-1.83)、白种人以外的人群(HR 1.46,95%CI 1.17-1.81)、胰岛素抵抗(HR 1.43,95%CI 1.09-1.87)和体重指数≥25kg/m2的人群(HR1.35,95%CI 1.06-1.72)可能更容易受到肌肉间脂肪水平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出现升高。
图3.3 不同人群的肌肉间脂肪水平对2型糖尿病风险影响各异
目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了遗传、文化、行为和环境风险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但探索影像生物标志物和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这项研究使用了胸部CT检查的图像提取了肌间脂肪组织水平的信息,并发现这一指标与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胸部CT检查主要用来评估肺部情况,而此次的研究为这些图像找到了额外的用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指标不但可以在未来加入到预测2型糖尿病的模型之中,还提示肌肉间的脂肪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有关。
REF: Pishgar F, Shabani M, Quinaglia AC, et al. Adipose tissue biomarkers and type 2 diabetes incidence in normoglycemic participants in the MESArthritis Ancillary Study: A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21 Jul 9;18(7):e100370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700.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鲸鱼
责任编辑丨曹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