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王(左) 乳蛾双发,红肿疼痛,妨于咽饮,身热,微微恶风,二便尚自可,脉微数,舌微绛,宜辛凉甘润法。

薄荷(一钱后下) 杏仁(三钱) 连翘(二钱) 象贝(三钱) 桑叶(二钱) 生草(钱半) 赤芍(二钱) 蝉衣(一钱) 僵蚕(三钱炙) 桔梗(一钱) 马勃(八分) 牛蒡(二钱) 活芦根(一尺去节) 另用玉钥匙吹喉中

【按】当九十月燥气当令之时,喉病常多,其轻者但觉喉中梗梗然仿于咽饮,其略重者则咽喉两关发为乳蛾,红肿如桃。西医称此为扁挑腺肿,但须照上列方随意加减,可以一剂知,二剂已。蛾退之后,悉如常态。至若乳蛾渐由红种而化白腐,或生白点,可加玄参一味以治之,其效如神。若更由白腐而化脓,乃可用刺法,使脓出亦愈。然使早用辛凉甘润,必不至如此地步,此辛凉甘润法之所以可贵也。

有一派喉科医生治喉,喜用苦寒之药,如板蓝根、川连、地丁、人中黄之属。服后,虽可暂折邪气,每致郁而不宣,牵延时日,甚或转变重症,至堪危虑。凡患乳蛾因服苦寒药不解,续进辛凉甘润药者,则见效必较缓,甚或初剂二剂竟毫不见效,余试之屡矣。又有一派医生治喉,喜用重腻育阴之药,如生地、麦冬、石斛、沙参之属,竟重用至八钱一两者。以此治乳娥,亦不能速愈。友人谢君维岐籍隶吴县,患喉痛小恙,名医与以育阴重剂,多费而少效。余卒用辛凉轻剂,一服见功,二服全愈,此辛凉甘润法之所以可贵也。辛凉甘润乃仲圣大法,温热家不过伸言之耳。

叶氏《幼科医案》曰:“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此实麻杏甘石汤之的证,使及时投以麻杏甘石汤重剂,则药到病除,何致有“逆传心包”之危?依佐景临床所得,本汤证以小儿患者居多,且多发在冬春之间,与夫白虎加桂枝汤证之多发于夏日及大人者,悉相反,与叶氏所言颇合,是叶氏乃明知麻杏甘石汤者也。吴氏鞠通亦知之,故虽在《条辨》上焦中焦二篇隐而不言,及在下焦篇第四十八条,即不复藏匿。曰:“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甘石汤主之。”然则温热诸家果能识宜施用辛凉甘润法之麻杏甘石汤证,并即以为基础,更从而变化之,扩充之,欲自成为广义之温病学说,实无疑义。惜乎不肯道破根源耳。故余敢作公平之论,曰:温热家立说并非不可,时方轻方并非全不可用,但当明其与伤寒经方间之师承贯通处,然后师经方之法,不妨用时方之药,且用之必更神验,此为亲历之事实,所可忠告于同仁者也。

(0)

相关推荐

  • 陈慎吾讲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

    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看看后头讲的,他是煮二升.服一升,不是煮三升.服一升,是二分之一啊,二分之一那个份量就比较重一些了.麻黄四两,就是六钱 ...

  • 以案说理: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本是太阳温病主方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经方实验录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41篇原创文章 麻杏甘石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其原文只有两条,摘录如下: 63.发汗后,不可更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七)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发热风湿

    (二).发热风湿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 ...

  • 方剂歌诀详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此法良. [歌诀总括] 麻杏甘石汤由麻黄.石膏.杏仁和炙甘草四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肺热壅盛引起的气逆喘急,它所体现的辛凉 ...

  • 邓文斌讲麻黄药证-2

    7.消赤黑斑毒(寒邪郁闭于面部则生黑斑,葛根汤或是五积散):赤斑,(可由寒邪郁而化热生赤斑),比如<千金>漏芦汤:漏芦.麻黄.升麻.赤芍药.黄芩.甘草.白敛.白芨.枳壳.生大黄.上十味㕮咀 ...

  •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 6g 杏仁9g 石膏 24g 炙甘草 6g 麻黄 杏仁 炙甘草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 表邪化热犯肺之咳喘证 身热不解,咳嗽,气粗而喘,或有胸痛.鼻煽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九)

    麻杏甘石汤其实是麻黄汤的变方,把桂枝换成了石膏而已,虽然只有一味药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其中麻黄桂枝是相须的关系,辛温发汗以散风寒,是发汗最厉害的,麻黄配石膏则为辛凉甘润之剂,可清泄肺热 ...

  • 《经方实验录》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余尝治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 ...

  • 《经方实验录》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 (十月十八日) 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净麻黄(钱半) 川桂枝(钱半) 大白芍(二钱) 生甘草(一钱) 北细辛(钱半) ...

  • 《经方实验录》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王女士 初诊 经停九月,咳呛四月,屡医未效.按诊脉象虚数,舌苔薄腻,每日上午盗汗淋漓,头晕,心悸,胸闷,胁痛,腹痛喜按,食少喜呕,夜寐不安,咳则并多涎沫.证延已久,自属缠绵.拟先治其盗汗,得效再议. ...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典籍导航https://m.2345daohang.com/dianji/64202/item_11037.htm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 (十月十八日) 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 ...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张志明(住五洲大药房) 初诊(十月十八日)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净麻黄(钱半)川桂枝(钱半)大白芍(二钱)生甘草(一钱)北细辛(钱半)五味子(钱半 ...

  • 《经方实验录》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一 锺(右住圣母院路) 初诊 (十一月初三日) 伤寒七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疼,咯痰不畅,肺气闭塞使然也.痰色黄,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 净麻黄(三钱) 光 ...

  •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证其一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证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 ...

  • 《经方实验录》白虎加桂枝汤证

    余二十五岁时,能读医书,而尚不善于治病.随表兄陈尚白买舟赴南京,应秋试.陈夫妇同宿中舱,余宿前舱.天方溽暑,骄阳如炽.舟泊无锡,陈夫妇相偕登陆,赴浴惠泉,嘱余守舱中.余汗出浃背,又不便易衣,令其自干. ...

  • 《经方实验录》皂荚丸证

    皂荚丸证其一 <要略>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按射干麻黄汤证但云咳而上气,是不咳之时,其气未必上冲也.若夫本证之咳逆上气,则喘息而不可止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