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思考:书籍与大道的关系是什么?

原创 巍峨的远山 至道课堂 5天前

书籍与大道的关系是什么?这关系到如何学习的问题,这关系到如何看待书籍和历史的问题。今天就简单聊聊书籍与大道的关系,希望对大家的读书有所帮助。

书籍和大道的关系是什么?

书籍不是大道,大道也不是书籍所能表达清楚的。书籍是载道的工具,就如车是载人的工具一样,真正的大道是寄托于书籍文字之外的,所以《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说:书籍是先人的陈旧足迹。儒家倡导仁义,推崇周礼,就是没有搞清大道的精髓!可以看出,李聃和庄周是真正清醒的人。

我们看到的书籍和文字不是大道的精华,而是前人的足迹。《道德经》如此,《庄子》如此,《商君书》如此,《韩非》如此,一切书籍都是如此,作者想表达的东西都限于一定的时代,无法像大道一样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就如《史记》和《资政通鉴》,作者受儒家文化影响太深。书籍不是大道的精华,而是别人的陈旧足迹,我们该怎么学习呢?怎么才能吸取精华,抛弃糟粕呢?

我们该如何读书?

真正的大道是没法用语言表达的,能用语言表达的都不是大道的精华。真正的军事家往往出于卒伍;伟大的政治家往往与百姓心心相连;了不起的工匠是无法教出来的,大学问家往往是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反复琢磨悟出来的。我们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含义,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过于纠结“道”是什么?

读书,重在思考。读书,重在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是掉进别人的字眼里面。《道德经》和《庄子》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就应该思考作者的参考对象?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他们是说给谁听的?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细细思考,反复琢磨。大家只有反复琢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至道课堂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用“规律”来思考“道”,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这样《道德经》和《庄子》一切都能说通,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词汇都能迎刃而解,如:大器免成、不言之教、无为无不为。治国理政的至高境界是:管理者能像天地规律管理天地万物那样,没有私心杂念,没有贪心贪欲,又能让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天长地久之道。当然,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大道一旦说出口就不是真正的大道,《道德经》如此,《庄子》如此,至道课堂也是如此,肯定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学习的目的

读书,不同人有不同的目的。学习的至高境界是学习前人的精华,活学活用,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精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给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读书能让人有哪些变化呢?以我自己为例,在读懂《道德经》和《庄子》之前,我觉得党的文化匪夷所思,也感觉不到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哪里?也看不懂社会动乱的根源?人类社会的历史周期律让人迷迷糊糊。读懂《道德经》和《庄子》之后,成了党的忠实粉丝,看透了历史上社会动荡的根源,知道了人类社会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方法。那就是管理者治国理政能像天地规律管理天地万物一样: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不正是党的精髓吗?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读《道德经》和《庄子》,让我彻底成了党的粉丝,在未来的人生中,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党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无论做什么,踏踏实实干事,认认真真做人,何必过于在意名利得失呢?小草有小草的价值,大树有大树的作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里不是为人民服务啊?平平凡凡也能干出了不起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顽强拼搏呢!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品格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 从《道德经》中看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具体运用...

    从《道德经》中看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具体运用...

  • 九年级数学下册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学习资料

    九年级数学下册阅读与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学习资料

  • 《道德经》思想: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人一开始,就像一张白纸. 纵然绘上斑斓的色彩,铅华褪尽,一尘不染才是本然的样子.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

  •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

    老子在道德经里,辩证逻辑一直存在,这一章即是. 先贴下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一章言简意赅,道出了大道废弃,仁义出现.聪明有了,伪诈也就存在了. ...

  • 可以解决思考和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解...

    可以解决思考和行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可以解决做的多和做的对之间的问题? 可以解决富一时和富一世之间的问题? "简单"的事情反复做.认真做.做到极致 国学修行基点(最简单):格局.因 ...

  • 思考||再论家校关系

    再论家校关系 学校和家长的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曾经一贯的做法是在学生犯错后才会去联系家长,这在学生眼里看来就是告状,并且在家长眼里看来很有可能留下班主任没有作为的印象.我想再 ...

  • 心理学与《道德经》:人间大道,殊途同归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不过5000字,但却写尽了智慧.最近我读了齐善鸿教授的<齐善鸿讲道德经>,受益良多. <道德经>讲述的是"道"和" ...

  • 道德经(老子) – 大道探幽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

  • 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

    道德经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越是极端的环境,越能检验出最真实的人品. 大起大落,然后知世间冷暖:同甘共苦,然后懂真情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