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真正开悟的,是这个对接天道的能力

  • 修行到底修什么?我们每天打卡反思到底反思什么?
  • 当我说生活就是觉察时,我们到底要觉察什么?
  • 所有的传统修行,所有的正念冥想,它们的目标又是什么?
  • 什么才是真正的开悟?

最近,我把所有这类修行的目标锁定在“不断地提升对能量因果循环的感知”上,本文,我通过亲身例子来诠释能量因果循环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

付出后的收获

新家终于安顿下来了,最近开始有规律地生活了,开始享受我过去1个月的汗水的结晶了。

果真如我期待的那样,村里的生活极为宁静,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良久才会碰上几个人,加上这个村成了文化保护村,于是地面也特别干净,公共活动设施也齐全。

突然间,我感觉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忙碌了一个月后闲下来时,我反而有些不那么习惯,因此,我每天都想要找点事情做做,或者家务,或者带着橙子捣鼓捣鼓,或者就在院子里打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每天下午也会去村里的公共设施场地动一动,遛娃之方便,让我惊喜。

我想,橙子应该也很高兴,他开始像出笼的鸟儿一样,变得相当自由,想玩就玩,想出门就出门,想踩单车就踩单车,想打什么球就打什么球,不用挑时间,不用挑地点,这跟在广州市区的家完全相反,橙子每时要玩什么,都得央求我们带他出去玩。

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童年,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极为自由自在。

这就是此前一个多月的汗水与付出后的收获,此刻的滋养能量来自于此前无数的恩惠能量。

乒乓球:善,往往会获得意外的善

村里走5分钟的公共设施场地有2台乒乓球桌,于是,我找来了一副乒乓球拍,开始陪一家人打,橙子,妻子,丈母娘。

我应该有20多年没打了,小时候在村里读小学的时候,乒乓球是我的最爱,那时候打得很溜。

因此,即使很久没打,我还是成了陪练兼职教练。

我发现陪新手打,除了耐心就是耐心了,因为球总是会乱飞,有时候,捡球的时间多于打球的时间,不仅我会觉得无趣,对方也不例外,甚至会气馁。

此时,如果我表现出一些不耐心的抱怨,或者烦躁的情绪,对方就极容易放弃,这是作恶。

因此,陪他们三人打,我时刻谨记这一点,同时,我想方设法把球回到一个不高不低,不前不后的位置给他们,而且最好速度刚刚好。

新手打得很差,但是我并没有随便应付,我反而是在挑战自己要控好球,整个过程,我都沉浸在“如何回得更好”里面,没有任何一丝无趣。

更没有任何一丝看不起“新手”。

没想到,2天下来,20多年没打的乒乓球,竟然给我很快找回了击球的感觉,我在尽量保持控好球给他们的过程中,反而也锻炼了自己。

善,往往会获得意外的善,我相信家人都被这份善滋养着,并且更自觉地在为家人付出着。

善是能提升善的,我能感知到,我们一家人相互之意为彼此的付出,越来越有默契,比如此时正是中午12点,丈母娘就在准备午餐,而妻子陪橙子出去玩还没回来。

因此,我也得以专注在此时的创作上。

而恶,也会立即招来恶,

这因果报应,实在是太精准了,越感知,越坚信它。

陪新手A打羽毛球:恐惧感是核心

前2天,橙子的一位幼儿园前同学A【比橙子大一年,因为他们是混龄的】来家里玩,到了下午的时候,我提议打羽毛球,A说他不会打,而且明显有一股怕羽毛球的感觉【说的时候紧张,抗拒】。

我跟橙子打了一会,我对A说:“你也来试试?”,她勉强答应试试。

我长期陪橙子打,因此我明白儿童心理,也知道他在怕什么。

我给了他几个好球,他大概接住了一半,每接到一个球,我都会发出肯定【赞赏】的词语,我甚至说:“谁说你不会打,你明明会啊”,

这样一鼓励,她越打越来劲,似乎瞬间热爱起了羽毛球。

A的妈妈在边上惊叹:“怎么我的女儿会打羽毛球了?我还不知道”。

很明显,他女儿对羽毛球的恐惧来自否定与气馁。

一个好的教练,让你感觉到你能够打球,而一个差的教练,让你觉得自己不会打球,直到失去信心

因此,教练的好坏不是看技术,而是看他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与拿捏。

A确实是极度的新手,球感很差,差到我得把球送到他刚刚好的位置,才能打。

但这没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从新手走过来的,我要给A的,不是别的,是信心,因为他很明显被打击【或者取笑】过,他需要信心来克服那份恐惧感。

没错,没有恐惧,超越恐惧就是信心,因此,信心不是别的,信心首先来自于克服恐惧感。

最近星球与群里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即孩子不愿意去学游泳,但是已经报了班了【学了1-2节就不愿意去了】,该怎么办,是要敦促孩子继续呢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父母说,让孩子半途而废,那还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与勇气?

因此,大多数人说不能让孩子轻易放弃,要敦促孩子继续去学。

小务虚的处理方案的重点是“恐惧”,意志力与勇气,是在它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恐惧,就是勇气与信心,因此,核心的处理方案是去查清楚,为何孩子会突然怕水了,如果有效的跟孩子一起解决这个恐惧,才是一切的核心。

因此,在我陪A打羽毛球的过程中,我着重的就是帮她克服恐惧培养信心。

A的妈妈见女儿一直不发球,而是一直把球扔给我,就对女儿说:“你为什么不发球啊?你把球发过去呀”。

不要发球是我告诉A的,因为他不需要立即学会所有技巧,一下子接触太多,反而会打击他此时刚建立起来的信心。

打了一会,A兴致勃勃地说,要跟橙子打,我说还是叔叔先陪你打吧。

因为橙子还不会控球,我可以预测他们两打不起来,果真他们几乎就是在发球与扔球,没一会就不打了,分别要求跟我打。

你会发现,即使是这种生活小事,也是能量循环的结果,A之所以怕打羽毛球,正是因为A此前内心中的恐惧,她曾经被别人不自觉地嘲笑或者打击过。

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给他正向能量,让他在经历中发现他原来可以打。

生活也是创作【事业】

最近每天都会下场雨,有时候上午,有时候下午,对于我们这家一有空就会到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实在有点烦恼这变化不定的天气,但是话又说过来,最近晚上我工作或睡觉时凉爽的天气,不正是因为雨水的原因吗?

我今天第一次白天上到4楼【顶层】的露天大阳台工作,也正是因为雨水的恩惠,此时,视野开阔,凉风袭袭,甚是惬意。

可以说,要不是夏天热得不行,4楼一定是我最理想的工作场所。

这是我最理想的地方,但是又得看上天是否恩惠,以及家人是否支持。【自我能量与他人能量】

因为有时候,当橙子跟着我时,我就只能在3楼,因为3楼被布置成兼顾我办公与橙子玩耍的地方。

这么一想后,今天上午我能直到就到4楼来创作,也正是因为橙子的外婆带他出去玩了,此时我才得以有一个白天的空闲时间。

这么一对比,我又想起了最近几天的状态,虽然已经忙完了搬家的事情,但是橙子与妻子均放假在家,丈母娘也在,因此,我白天几乎都跟他们在一起【说成陪他们并不准确,因为这是相互的】。

能量的因果是循环的,它体现为一个小共同体之间的相互扶持。

当我确定“生活也是创作”这个意识时,我似乎就不再那么着急回到我的创作世界里面,而我以前的状态恰恰相反,只要一有机会,我就逃回我自己的世界。

但是很奇怪的是,虽然我现在只是晚上他们睡觉后才回到创作里面,但是产出却丝毫不比以前差,我的创作效率更高了,因为我有了经验素材。

也就是,当我确定“生活也是创作”这个意识时,它为了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它的另一层意思是,我是带着觉察去生活与经历的,这是前提,只要没有觉察,生活也是创作这个概念就不成立,这个潜意识让我的感知范围大大增长,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搬家事件后,我似乎有了更进一步的质的飞跃,这种感觉以前是完全没有的。

在以前,我的生活相对单一,应该说是我的意识单一,因为我更多的是沉浸在一股自我的创作的能量里面,即使是我陪着家人的时候,当然,我也有在感知与觉察,只是这种觉察总受到一股负能量的干扰,那就是自我的执念,想要赶快回到自我的事业里面

正如我们洗碗时想要赶快洗完一样,总有一件我们觉得更重要的事情在拉扯着我们,使得我们失去了对当下的智慧。

一切修行的目标:消解内心的恐惧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洗碗这件事情,确实就比其他一些事情不重要,强制把自己压制在“洗碗类”事情里面,这不是违背“优先重要事情”的处理原则吗?

这个说法没错,但是这种意识产生一个大问题,当这个想要被投射到自我的想要念头时,它立即产生一股强大的负能量笼罩着我们,这导致的问题是,这股负能量一旦产生,从此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它变成了恐惧驱动力,时刻在背后拉扯着我们,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的背后总有一股怕的力量在推着我们。

因此,在我现在看来,此时的我对比以前的我,最大的区别正是事业对我的遮蔽度,这个遮蔽度就表达为我们在做着与事业无关的事情时,有一股强烈的焦虑感或者着急感【恐惧力量】,我们想要逃离所有与事业【自我念头】无关的事情,比如逃离家务,逃离陪橙子。

这就是自我执念的最大问题,所有修行,目标就是为了消解这股恐惧力量,而其中一个最有效的法门,就是我最近一直在强化与强调的,那就是深深地坚信每一个事件背后能量的因果循环,通过感恩的力量,来把我们有效的从自我的力量里面拉出来,实现反遮蔽。

在逻辑上分析似乎很复杂,但是当它展现为生活时,就表达为我最近悠闲悠哉的生活状态,此时,我的内心比以前少了无数的恐惧,而支撑我去行为的唯一力量,就是感恩之情。

因此,我平凡的生活的背后,却是对一股不平凡力量的感知与把控。

此时,内心除了宁静剩下的就是感恩之情了,得到的这个状态,似乎很平淡,但是过程却一点也不简单,特别是,除了睡觉,我醒着时的心思几乎全在觉察与反思上,如此持续一年才走到目前的这一步。

因此,请大家一定要持续精进打卡反思,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更不要幻想着短期的精进就能够有所突破。

在我看来,开悟一定是一个一辈子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越早精进,越早恩惠自己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