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他心中的宁静——天津市青年书法家杨占良书法赏析

杨占良

恰似他心中的宁静——天津市青年书法家杨占良书法赏析

    王宝贵

  天津市静海区是中国文联命名授牌的“中国书法之乡”,静海人对书法的情与爱至真至纯。青年书法家杨占良是土生土长的静海娃,也是静海深厚翰墨文化滋养成熟的一代书坛新秀,现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秘书长。

  我与杨占良有幸于2014年12月20日在澳门的一次展览活动中相遇相识。那次,我们以参展作者的身份应邀代表天津共赴澳门,荣幸地参加了纪念澳门回归15周年书画展,期间我有幸欣赏了占良的书法艺术,也感知和领悟到了占良的为人风范和精神追求。

杨占良选录清代包世臣《艺舟双辑》,该作品入选2019年中国书法全国楷书展。

  杨占良秉承家学,9岁时跟随祖父临帖习字,相继对柳公权的玄秘塔、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及颜真卿的多宝塔等经典碑帖进行了反复临习,做到心摹手追,深得古人的结字要领,点画之间浸蕴着中国书法的骨、肉、筋、神。特别是在欣赏他近期的创作小楷作品,更觉平正端庄,布局严谨,富有韵味。

  字,从古至今都与人相关,常有见字如人之说。杨占良为人敦厚,内敛不张扬,一如他的书法作品,有板有眼,稳重古雅。清秀俊朗之余,更多了些飘逸的成分在其中。他追求不俗的格调,并彰显着一种凝练洒脱的气度,他潜心笔墨,以虔诚的尊崇默默地寻找着独属自己的艺术土地,精神可嘉,难能可贵。

杨占良选录清代包世臣《艺舟双辑》局部

  追求艺术的高品位,正是杨占良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努力的方向。当有些人在用金钱来衡量成功与否的时候,他却浸淫碑帖墨池之间,忘我临池,用一刀一刀的宣纸来积攒自己的底气。他深知线与线、笔与笔之间是有关联的,是有感情的,是有呼吸的,处理不好,就会僵死,不鲜活,你只有对艺术真诚,有诚意,不敷衍,才能博得它的反哺,才能与之真正的水乳交融,得到它的完满回馈。

  欣赏杨占良的书法作品,可以感知他对艺术的那份严肃和恭敬。他坚持不放弃每一笔每一画的努力,每一转折,每一提按,墨白之间,间架关系都力争在高追求的基础上发力,他摒弃诸体皆擅的风靡,注重在楷体上下功夫,正体字的笔精墨妙,峰回路转,使他着迷、痴迷。他坚持在打基础上下真功夫,从而使自己的楷书的书写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度。近年来,他先后在全国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展、中国书法全国楷书展及中国书法教学成果展中屡获佳绩,赢得业界刮目相看。

杨占良选录清代包世臣《艺舟双辑》局部

  解读杨占良的逐梦之旅,深谙他走的是一条苦学之路,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他知道艺术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任何投机取巧,都会败露其作品之上。作为一个书法家,应坚守书法之道,他十分注意避免楷书的匠气,因为他懂得任何漂亮的东西,都容易流于俗匠之气,在雅俗共赏的同时,更追求一种书卷气,以他对精神层面的不断追求,上下求索艺术的真谛,用点横撇捺诠释着他心中的那份宁静,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面貌。

  审美是精神的外化表现,只有更高的审美意识,才能有更高的外在表现,精神世界空间的大小,决定着审美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占良的书法俊秀而不孱弱,华丽而不媚俗,他崇尚率真淳朴,更注重细节的雕琢,随着文化底蕴的不断加深,其审美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更会使得他的作品越发坦率淳朴,高古厚重,灵动传神。

  (作者:王宝贵 系文化学者、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美术评论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