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也——《论语》悟读【419】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论语》第十六篇第九章: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悟读】
积水成渊蛟龙生,累土为山风雨兴。
知道悟道,行道守道。天、地、人,皆离不开一个“道”。人行人海,须要知道;人处天地,须谨守道。
本章夫子依据天赋和认知态度将人进行划分,核心是强调人生的勤勉之道。
依据天赋,夫子将人分为两类:“生而就知”和“学而后知”。依据认知态度,在后一类人中,夫子又划分出“学而知”、“困而学”、“困而不学”三类。其中,“学而知”属于主动自觉的“学”,“困而学”属于被动被迫的“学”,“困而不学”属于能“学”而不“学”。
值得一提的是,本章之“生知”,非宗教意义之“先知先觉”,如释迦牟尼一降生,于十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举手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古汉语中,“生”通“性”,“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如《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其实,“生知”也是“学知”,只是他们学入精微,感而遂通,内外浑融,心物不贰,仿佛“知”是从自家心性中自然流露出来,正是孟子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人非生而知之也,本章夫子虽提到“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人,他曾强调自己是学而知之。他希望人们在遇到问题之前勤奋好学;而遇到困难还不知学,则不足为训了。
深度解读本章内容,须结合《中庸》20章,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生而知之”与“安而行之”,是谓“生知安行”。“生”“安”呼应,是最高之人生境界;“学而知之”与“利而行之”,是谓“学知利行”,“学”与“利”呼应,是次一级的人生境界。
阳明先生则把《中庸》20章与《孟子》“尽心篇”首章贯通起来,指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进一步阐释了“知行合一”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