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如何与基金经理交流20191106
研究员与基金经理交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不停思考与实践的事情。
在研究员与基金经理交流中,最重要的是知道,基金经理的认知模型不是一步养成的,对基金经理认知能力的预期要符合人脑认知进步规律。
在认知模型中,收集信息—形成例子—演化模型—泛化能力—预测未来—躲避死亡,是一个完整的有时间先后关系和因果关系的链条。
研究员在研究过程中会收集和总结大量信息,信息的真实、客观、公允、完整暂且不说,信息并不是知识,提炼出能够总结出知识的信息,是研究员归纳与总结能力的体现。如果直接扔给基金经理大量信息,或者把没有提炼的信息,夹杂着一些零碎的知识例子,并且和预测未来一起呈现给基金经理,只会让基金经理陷入信息的海洋里,最大可能性的后果是,基金经理并不会take this idea,哪怕他表面有所认同,但是在下单的一瞬间也难以说服自己配置任何或比较高的仓位。或者基金经理出于信任,给面子式地进行了一些配置,这个比例也不会很高;而这种反馈的模式,又会让研究员认为这种呈现方式是可取的,从而很难锻炼出强大的收集真实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负反馈,最终变成低水平的多次循环。这样的结果是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进步的速度都是比较慢的。
虚假的、不完整的信息是无法形成知识的,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例子,或者说无法形成被称之为例子的东西。为什么人会对例子感兴趣,是因为人的大脑随时都会对能够帮助自己建立模型、预测未来、避免死亡的例子感兴趣,这是人建模欲望,也叫好奇心。
没有完整的例子,人的大脑的好奇心就不会被唤起;研究员在讲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基金经理开小差或者打瞌睡,那很大的可能是研究员的例子是不够有吸引力,或者研究员在讲述例子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结果导向,没有导向值得短期/长期投资的结果,而人都不会对与自己无关的例子有好奇心。没有不想找到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当研究员的例子能够唤起基金经理的好奇心的时候,基金经理会挺起腰、直起背,双眼放光。那一刻,他忘记了疲惫、放下了手机、盖上了笔记本、眼里只有你。
完整的例子输入是有机会构建模型的前提。有大量的完整例子,多公司的完整例子,跨时间的完整例子,长期输入的完整例子是帮助基金经理建立思维模型的关键,然而这个过程是长期的,首先研究员能够提供完整例子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从研究员开始提供完整例子到研究员提供大量例子帮助基金经理演化出某个行业的思维模型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年。
然而这几年对于研究员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新的研究员。新的研究员很难收集到真实的信息,就更无法形成完整的例子,那后面的一系列因果关系都很难产生了。
能够形成完整例子的研究员如果能够演化出思维模型,那就拥有了形成泛化能力和预测未来能力的可能。这时候研究员可能会期待把思维模型传递给基金经理,从而更为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通过传递思维模式的模式并不能够让基金经理更快take idea,当企图传递给他人思维模型的时候,自己看到的是思维模型,而对方看到的不过是一堆文字组成的信息。因为思维模型是无法传递的,能够传递的东西仅限于信息和例子。基金经理的大脑需要例子的输入来自己形成思维模型,就像金钱买不到爱情,因为爱情也是一种思维模型。
所以说研究员与基金经理交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不停思考与实践的事情。在基金经理形成某个行业的思维模型之前,需要的是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明白很多的道理、拥有很强的同理心和愿意花费很长的时间。
好学的基金经理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假以时日,会拥有跨行业的多个例子,这决定了基金经理的思维模型和研究员的思维模型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多年经验的基金经理会有各个研究员的思维模型,但是更为珍贵的是他能够在各个研究员的思维模型上进一步涌现出一个新的跨行业的更高层次的思维模型。
天宽地阔,日久天长,没什么是需要很着急的。在正确的思维方法的指导下,任何的被珍惜的错过和错误,都会成为我们形成模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