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生活依然没有起色?

全文共计4067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今天的小福利,是「留言并转发」,抽一位小伙伴送毛毛虫读书会的会员。

100本多领域的好书,希望帮助你们进步!)

双十一的时候我买了一大批书,准备海运到澳洲。

昨天美滋滋的在朋友圈晒了个单。

下面一个老同学留言,正好说到了阅读这件事。

他知道我搞了个读书会,就说:

“你才出这么一点书目,读书会都失去了意义了。

不像我,我每个月都起码看十本书。

要说阅读这方面的话题,我觉得我还挺权威的。”

每个月起码看十本,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天看完一本书?

而且还是节假日不休的那种。

想到他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就想说一句佩服佩服。

既然人家在阅读这一块儿上有专长,我也总得取取经,取长补短一下。可是等我深入问了一些书目之后,他就尴尬地说:“不好意思,这些我都没仔细看过,谈不上什么理解感悟。”

这显得我像是在故意找茬一样,我赶紧换了个说法,先问问他平时都看哪种类型的书。

他熟练地打开了一个小说网站,将排行榜上的一些诸如玄幻都市修仙之类的小说推荐给了我。他的阅读书单,多半被小说占据,不过他还是很骄傲地说:“以我的阅读速度,不知道给国民阅读量的提高做出了多少贡献!”

我也发现,跟这位朋友情况差不多的人并不在少数。

他们不一定是不看书,正好相反,他们的阅读量很大。但是说起阅读有什么用的时候,他们可能是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感觉阅读没有什么用!”

我不由感慨:

有时候阅读,

还真的不能让自己太舒服,

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

就比如我这个朋友,他的确在阅读中体会到了快乐,沉浸在情节的爽感中。这类阅读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都可以点开来,随时都可以关掉。中断阅读一段时间,还是能够不费力地捡起来。

但这类小说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那就是看完就忘,很难谈及阅读的收获。

不是说要一竿子打死小说的阅读,这类作品的存在有必要,也有意义。但是只有这类作品的摄入,很显然无法充分提供人所需要的阅读养分。

我们沉浸在阅读带来的“快感”之中,却也要对这种快感抱有警惕心理,及时走出“舒适区”,将手伸向那些未必能够给我们带来这类“快感”的作品。

有些人听说了阅读的好处,一头扎进了阅读的海洋中,期待以量变形成质变。

最后却尴尬地发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阅读,往往收效甚微。

是阅读做错了什么吗?

当然不是!

是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舒适心理”。

如果没有目标随便挑选书目,我们肯定是按照自己的阅读喜好进行阅读的。也就是说,看了很多,依然没能跳出自己的圈子。

量变可以形成质变,

但不是基因突变。

你都没有看过相关方面的书籍,期待着突然灌顶多出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纯粹是想太多了吧?

抛开质量谈数量的阅读,都是耍流氓。数据可以撒谎,可是你真正的收获不会撒谎。

这个阅读的舒适区,

是时候走出来了!

18

11

走出,
舒适区。

阅读 舒适区是什么

在人生抉择的大问题上,很多人都清楚要走出舒适区,也愿意为之努力。不过“阅读的舒适区”,往往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点。

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觉得阅读有用就行。

那些大咖们推荐阅读,也没说该读哪种不该读哪种。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看起来舒服的?

为了追求“舒适”,很多人看书都有这么两个习惯。

🔘 第一个习惯就是挑选自己喜欢阅读的类型。

有些人喜欢看小说,所以他的阅读也基本上跟小说有关;

有些人更偏爱散文,于是专挑各种散文来看。

还有一些人选择“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发现这本书跟自己目前需要锤炼的技能有关,赶紧找来恶补一下。跟自己无关的,连多施舍一个眼神都懒得。比如到了考级的时候,各种“宝典”书籍补起来。

阅读之美,在于它包罗万象。

片面地选择书籍,

往往会错过很多有趣而有用的东西。

我现在越来越明白,有些东西在现在这个阶段没用,但是在下一个阶段或许就会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阅读也是一样的。没有人能够精准地预测:我看的内容是不是跟我的未来一点关系都没有。

也许你喜欢的女孩儿在一次交流时提起了这本书,你讷讷不知如何接上去,只能看着另外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跟她相谈甚欢。

也许你的上司十分推崇某本书的价值观,跟你们大力推荐,你悄悄地低下头,避免跟他眼神对视,只好看着另一个同事接上上司的话,成功在对方心里留下印象。

知识点是可以靠恶补的,但是知识更像是一种长线积累的过程。靠恶补可以获得短期成长,但是你要明白,我们之所以离不开阅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能带来的终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11

18

认识,
 舒适区。

🔘 第二个习惯则是只选择内容浅显的书籍,一旦内容太过晦涩,马上抛之脑后。

就算没有抛之脑后,他们也会习惯于使用“拖字诀”。

推脱现在没有那个时间、没有那个心情看这本书,还是先放放吧。、

可是具体会放到什么时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一句话就很适合这种情况: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还有一种与之相对的阅读方式:浏览时阅读法

看到太深的内容,马上跳过去。

跟人聊起这本书时,他会兴奋地接上话:“我也看过这本书。”

可是想要交换感悟时,明显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本来那样的阅读速度就不适合内容更深刻一些的书籍,过眼不过心的阅读方式没能让他在第一时间收获干货内容,到后来就更加没有印象了。

这种阅读,可以获得别人的夸奖,说“你看了好多的书啊”等等。

可是除了作为炫耀的本钱之外,没能真正触摸到阅读的意义。

这何尝不是一种买椟还珠呢?

拿着封面炫耀,可是书中的精华,分文未取。

那么该如何 摆脱阅读舒适区呢?

我觉得最好的阅读,是有适度的紧张感,

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

你知道你将要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

这意味着,你不能躺在阅读的舒适区里坐享其成了。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这个舒适区?这里我主要谈谈三个技巧。

✅ 尝试阅读不同领域甚至是不同语种的书籍。

有人说:“那些内容太深奥了,看不懂。看了不是浪费时间吗?”

但事实上,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都是偏向科普的,因为出版了的作品肯定要面向大部分受众,做成教科书那样很容易导致无人问津。非本专业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但是你慢慢啃,还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

还有外文书籍的阅读,可以说是能够让人谈之色变了,连连摆手:“别,这个真的太难了。”

可往往也就是这些人,经常抱有“要怎样才能提高我的英语水平”这样的疑问。

除了报班之外,我觉得阅读英文原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剧、看电影的语速很快,未必能够跟上。可是阅读可以放慢速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外文的魅力,阅读过程中就培养了语感。

通过外文原著,你可以直观地明白语言最地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作者的意图——翻译说到底就是有个人给你转述了,虽然好像还是那个意思,但到底是不是那个意思?谁都说不好。

难怪中文系的朋友需要看各种版本的译著,然后对不同的译著进行分析,不同的翻译差别真的很大。

当然,外文书籍不限于英语,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语言,不妨试试看翻看这种文字的原著。

✅ 第二,遇到不懂的点别跳过,进行深入研究。

当你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时,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

一些专业词汇不是很理解,或一些梗没法接上。

这种阅读肯定会让你有一定的疲倦感和烦躁感。

但是你得承认,

这是你获得成长的最佳时机。

这次跳过,

还是会成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解决并吸收这块知识,

下次再遇到,

它就不再是一个麻烦了。

你会发现,阅读结束之后,你深入探索过的内容,正好就成为了你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也是最容易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的部分。

✅ 第三,阅读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所得。

合上一本书之后,不代表这本书跟自己已经没有关系了。

刚刚阅读完一本书,应该是你的感悟最多的时候,尽量将这些要点记录下来。

这个时候也是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的最佳时刻。

很多人总是觉得看完一本书之后什么想法都没有,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系统性地去整理,也没有刻意要求自己去思考。长此以往,大脑也适应了这个舒服的过程,不会去运转和思考。

关于系统整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篇学习干货分享 | 高效利用思维导图能让学习和工作事半功倍

可是这个时候,你的收获本来应该是最多的,思维也是最活跃的。

整理好自己的思路,记录要点,哪怕后来记忆逐渐变淡,当你翻开笔记的时候,也能回想起很多内容来。这些经过思考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吸收的。

想要刷阅读量其实是再容易不过的。

可是比起阅读量,

我觉得更应该关心的是阅读的效果,

这的确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所以想来想去,我给出的答案就是:

想要阅读有效果,

首先你进行的阅读,

可能让你不是那么舒服。

抛开数量,

我想跟大家一起进行有质量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