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致9岁男孩抽动症加重,心理干预后成功疗愈!

抽动症是临床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种儿童脑性疾病,患儿在紧张、焦虑、暴躁、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下,会导致抽动病情加重,伴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因此,强调对症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上的治疗。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减轻抽动症状,促进抽动病情改善。

小朱(化名)今年9岁,因出现眨眼、耸肩等抽动症状,找到了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石春雷主任诊治,确诊了抽动症。

在诊疗过程中,石春雷主任发现小朱脾气暴躁,易激惹,情绪起伏大,在学校里跟同学相处不好,不爱说话,回避社交。这些不良的情绪与心理严重困扰着小朱,致使抽动症状加重,病情反复。

针对小朱的实际情况,石春雷主任决定采取心理治疗同步干预,宣泄暴躁情绪,稳定情绪,整合心境,改善小朱人际交往状况,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提升精细情感的细腻度。促进人格成长,更好地辅助抽动障碍的治疗。

对此,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心理治疗师以认知-行为疗法作为理论依据,运用团体沙盘游戏、曼陀罗绘画、逻辑游戏治疗以及会谈等心理干预手段对小朱进行综合心理治疗,帮助小朱克服心理障碍,促进人格成长。

根据病情,确立心理疗法

目前小朱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因此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是最具针对性和有效的干预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的整个治疗过程是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式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并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成为小朱的自然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行动中识别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替代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改变核心信念。所以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单纯的改变认知,而是在行动中体会和修正认知。从而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个性心理疗法,逐一疗愈

  1. 团体沙盘游戏心理疗法,使小朱可以了解和明晰自己与同伴的关系,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信心和适应能力。让孩子充分享受在安全且受保护的环境下被陪伴玩游戏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解读孩子的潜意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矫正小朱的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认知-行为模式。让小朱的暴躁情绪能得以疏导,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2、曼陀罗心理绘画疗法,目的是促发小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从而领悟自身价值,开发和完善潜能,提升情感细腻度和包容性。

3、逻辑游戏治疗,目的是提升小朱专注力,逻辑能力,让小朱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兴趣,帮助自我疗愈。

心理干预成功疗愈

通过针对性、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治疗,小朱的暴躁情绪得以疏导,抽动症状疗愈效果较好,心境整合效果明显,人际沟通自然,情绪压力得到有效疏解,情绪问题改善明显,沟通能力提升明显,不良认知得到纠正。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进一步完善。

家长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小朱也非常感谢心理治疗师的陪伴与帮助,让自己的身心都获得了有效的康复。

石春雷主任提醒,抽动症对儿童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部分孩子在抽动症状控制后仍然无法适应社会,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孩子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心理方面的治疗,减缓或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影响,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疲劳,促进抽动症状的减少与痊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