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成也李世民,败也李世民
111
右将军对王羲之来说太重要了。
王羲之,48岁时突然得到一个大好的机会,当时的会稽内史回家奔丧了,那意味着王羲之可以去查缺补漏了,不费吹灰之力荣升高职,这个右将军的职位是王羲之担任的最后一个官差,所以后人也称王羲之为“王右军”。
这个官位对王羲之来说太重要了,有钱有权有势,即可游山玩水,又有人脉朋友相随,视野得到开阔,事业书法造诣当然更上一层楼。
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召集名流高士举行风雅集会。参会的有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众人临流做诗,抄录成集,最后邀请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来记录这次雅集,也就是当今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由来。
《兰亭集序》全文共324字,其中有二十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据说王羲之酒醒后又重写了好多遍,但终究都不如原作。
《兰亭序》成也李世民,败也李世民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一直作为传家宝保存。
直到唐朝时,《兰亭序》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手里。李世民是独尊王羲之的,他不仅亲自编纂了《王羲之传伦》,否定了王羲之外的一切书法名家,并且为王羲之冠上了“书圣”的名号。
李世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代书法名家得以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于是也有了五大唐人临摹版本:冯承素摹本,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黄绢本(褚遂良),欧阳询《定武本》。
冯承素摹本
虞世南摹本
褚遂良摹本
黄绢本(褚遂良)
欧阳询《定武本》
李世民实在太喜欢《兰亭集序》了,以至于后来真迹都被他带到土里去了,也就是作为殉葬品带到了昭陵,唐人是最有眼福的,估计都快被后世的赵孟頫给嫉妒死了。
昭陵
《兰亭集序》一千年以后,赵孟頫临其数千遍
王羲之写完《兰亭集序》大概一千年以后,元代出了个叫赵孟頫的奇才,他自小就狂练王家的字,一个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个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千字文》,据史料记载,赵孟頫小时候一天要写上近五百张纸。
他,太爱《兰亭集序》了,穷其一生临摹数千遍,都不厌倦,仅后世就流传了很多个版本的赵孟頫临摹《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赵孟頫临《兰亭集序》
不断地临,不断地写,赵孟頫就是要让“书圣”的笔魂能汇入自己的体内。
2017年,赵孟頫的《心经》以1.9亿元成交,在第二开的六十八字中,出现了十一个'无'字,赵孟頫通过笔的角度,线条的粗细,笔画的简省等诸多变化,使得'无'字各不相同,跟王羲之的“之”字如出一辙。
赵孟頫《心经》
《兰亭序》又激发出了一个举世之作
除了每日的练字外,赵孟頫还不断地搜集《兰亭集序》的各个版本,到老都不停。在他57岁那年,意外从独孤长老哪里得到了一本《宋拓定武兰亭》,这可把赵孟頫高兴坏了,他先后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写下十三段跋文,让赵体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十三跋》。
《兰亭序十三跋》其实就是赵孟頫老年的春心荡漾,爱了一辈子兰亭,总算得到了最爱定武版,太开心了。
《兰亭序十三跋》拓本
《兰亭序十三跋》拓本
《兰亭序十三跋》拓本
赵孟頫是一个全能的书法家,篆、隶、真、行、草书几乎样样精通,其行楷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这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也得益于对王羲之书法惊人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