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作恶史(二)
杀人如麻的历史
秦国因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靠近少数民族,所以历来民风彪悍,战斗能力较强。《诗经》中有首慷慨激昂的《无衣》,歌咏的就是秦国将士在战场上相互勉励奋勇杀敌的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应当指出的是,春秋时期,人们都还比较遵守“礼”的规范,打仗要避开农忙时期以免耽误农事,打仗规模小,时间短,点到即止,不在乎杀伤多少,得地多少,只要你服了,订立盟约了,战争也就结束了。连一贯被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也基本在遵守着这些规范。所以一定程度上说,春秋时代的战争还真有些艺术观赏性。比如著名的“城濮之战”开战前,楚方将军子玉向晋文公请战时就说了一句话:“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意思是说请让我的军队与你的军队戏耍一下,您就靠在马车前面的扶栏上好好地观赏吧!
至于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并非指春秋时杀人多,而是指春秋绝大部分战争都不是出自天子之征讨令,这在道义上讲就是不义的。
但春秋时期的人们又怎会想到,到了战国时代,不但战争次数远远增多,战争规模节节攀升,战争目的也从攻心、争霸变成了杀人、夺地。而这其中又以秦国的表现最为臭名昭著。
上文中我们讲到商鞅变法以斩首多少计算军功。也就是从此开始,秦国人逢战必杀,逢杀必多,因为这与他们的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切切相关。观《史记》之《六国年表》,凡写某次战争斩首多少,那一定是秦国人干的。
粗略统计,从秦孝公即位开始到秦始皇建政的140年间,由秦国发动的大小战争至少在80次以上,平均2年不到就会发动一次战争。著名的战争就有:伐蜀之战、宜阳之战、丹阳之战、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以及灭六国之战。
这些战争全是不义之战,因为它们都是以抢占土地、灭绝人口为目的的歼灭战、屠城战。战争的规模之大、用兵之奇、杀人之多、占地之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长平之战,赵国军民45万保家卫国,而秦国为了争夺长平乃至围攻邯郸,出动的军队和民众数达到60万之多。为进一步围困赵军,秦昭襄王甚至亲自赶到河内郡,把那里15岁以上的男性人口全部征发到长平战场,用人肉工事来截断赵军粮道。所谓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大概就是秦昭襄王开创的。此战赵国最终失利,40万降卒惨遭活埋。
再有灭楚之战,因李信和蒙武攻打失利,秦始皇派老将王翦再次攻楚。王翦向秦始皇要来了60万军队——这是秦国正规军队的数字总和,此军一出,咸阳尽空。在60万虎狼之师的铁蹄辗压下,泱泱大国楚国最终惨遭覆灭。
秦国军队宛如一架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在中国大地上纵横驰骋,威震华夏。
枯藤老树叹曰:
秦将白起就是秦国视生命为草芥的最典型代表。白起是个用兵如神,军事才能绝不在孙武之下的名将。《千字文》中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一句指的是战国用兵最为精妙的四大名将,排在第一的“起”指的就是白起(其余三人分别为王翦、廉颇和李牧)。
但白起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屠夫。
在宣太后的兄弟穰侯尚未执政时,白起已靠军功混到了下级军官的位置。穰侯执政后慧眼识才,将他提拔为左庶长(秦国十等爵位,已进入卿大夫行列),从此白起就开始了南征北战生涯,开启了疯狂杀人模式,也从而博得了“人屠”的外号。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用在白起身上再贴切不过了。白起靠着战功先后被封为大良造、武安君,可在他屡屡春风得意之时又还有谁会在意,白起的功名正是踩在成千上万将士的累累白骨之上而取得的,白骨垒得越高,白起的功名也就越大。白起的政敌范雎就曾用“流血漂橹”四字来形容白起的战功之大,意思是白起杀得敌人血流成河,甚至都能在血河上漂起盾牌了。由此可见白起的凶残成性。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白起的杀人史。
秦昭襄王14年,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利用韩魏两国军队谁都不肯打前阵的矛盾,避实击虚,歼灭了韩魏联军,斩首24万。
秦昭襄王28年,白起攻打楚国,采用引水灌城的办法攻克鄢城,城内军民数十万被淹死。
秦昭襄王34年,白起在华阳之战中攻打赵魏联军,斩首13万,又将2万赵军沉入黄河,共计杀人15万。
秦昭襄王47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战胜赵括,40万赵军向白起投降,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老树现在都想不通,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这40万降卒都是木头人,等着白起的人一个个将他们推入坑中?)连同此前的阵亡将士,赵国此战共被白起杀45万。长平之战是名将白起一生最后一战,也是他最为“辉煌”之战。
上述事关白起的战争只是几次比较大的战争,至于小的那就不计其数了。据不完全统计,白起一生,通过斩首、淹死、坑死等方式杀死的敌国军队人数高达100万!当时全中国人口大约2000万,也就是说,平均2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死于白起之手!人屠之号实至名归。
因为秦史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本方失利与死人向来讳莫如深,所以上述数字还不包括秦国自己的阵亡将士。同时上述数字也未统计死于秦国其他将领的数字,要是加上去的话,死的人数就更多。
与其说白起是战神,不如说白起是战争机器和战场屠夫。他杀的人如此之多,以致于他此后夜夜恶梦,被秦昭襄王赐死时终于天良发现,感叹道:“唉,赵国40万人被我残忍活埋了,我死得一点不冤啊!”
大量杀伤敌国人口,歼灭敌国有生力量,这不光是白起一个人的恶,更是商鞅法律之恶,秦国之恶。
深层次而言,这折射出的更是秦国人的人性之恶。
悠悠华夏数千年,向以仁义为本,慈悲为怀。仁义为何物?孟子说:仁者爱人。
爱人,就是对万事万物有着深切的慈悲心和博爱心,何况作为万物灵长的人?
爱人,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人,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世界上没有哪个人会蔑视自己的生命,又有哪个人会允许别人剥夺自己的生命?秦国人杀的每一个人都是别人的父亲、兄弟、儿子,设若自己的父亲兄弟儿子被人杀了,自己感觉又会如何?
不幸的是,秦国人恰恰以剥夺他人生命为乐,在他们眼里,所有人都是敌人,至少是假想敌人。或许就是这种莫名恐惧感形成的变态心理导致了秦国人的嗜血本能,由此而引领他们的行动准则就是:你死,我活。
所谓一念之善即有善行,一念之恶即有恶行。
上文中我们已经指出,秦国高层对民众犯个小罪都可以随意逮捕杀害,他们眼里又怎会把人当人,又怎会善待俘虏,展现人道关怀?不,这些在秦国君臣心中是根本没有的。
对生命的态度如何,正是法家与儒家格格不入之处。在法家眼里,生命算得了什么,国君与自己的权势才是最为重要的。
从此我们也看出,所谓法家,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目的是人人自律,抑恶扬善,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在一个有序的环境内生活。可是法家却不是这样,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天下人,恰恰相反,天下人只不过是为他们这一小撮人服务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就要被最优化,亦即榨取他们身上所有的血汗,等到榨完了,工具失效了,就可以随时丢弃,毫不痛惜。而那些为别人所用的工具,要么巧取豪夺过来,夺不过来的则毫不留情地坚决予以消灭。
综上,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法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反人类的,至少商鞅之法如此。
秦国杀人如麻的发家史已经足以证明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