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吞口水”的大秘密

一、自古养生重唾液

聚津而咽之的咽唾养生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

李中梓在《医院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字,可见古人对口水作用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五脏六腑的虚实和经脉气血的盛衰。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还给予'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

李时珍《本草纲目》上云: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泽肢体,祛病延年'。他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李时珍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

清雍正年间,有位著名医生程国彭,在其所著《医学心悟》首卷《治阴虚无上妙方》中把津液称作:'华池之水,人身之金液也',在论述它的作用时写道:'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为精'。并指出其方法为:'常以知舐上腭,合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郐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此即练功中所说的'练津化精'之法,程国彭紧接此文后边的《人参果》中把'金液'比作'人参果',并指出:'凡病危而复安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肯服'参果'者也。凡病愈而复发者,不论有参无参,皆其不服'参果'者也。世人请自思维,定知此中消息。'此乃程国彭积一生治病之经验谈也,由此可见他对吞津法评价之高矣。

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曹操问皇甫隆养生长寿秘诀的故事,曹操问皇甫隆为什么一百多岁了还耳聪目明,体力不衰。皇甫隆回答说,蒯京活了一百二十岁还很壮实,靠的是清晨起床前叩齿和咽唾液,我是学了他的经验而长寿的。

二、唾液养生之谜

唾液俗称'口水'又称津液,是口腔中的精华。是由唾液腺分泌而来,人的口唇,颊,腭等处的黏膜下,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它们分布在口腔壁及舌下,每对唾液腺都有导管与口腔通连。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故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古代医家曾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粘液蛋白、磷脂、磷蛋白氨基酸、钠、钾、钙、镁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消化食物、杀菌、抗菌、保护胃粘膜等作用。

唾液中含有一种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它能强化人的肌肉、肌管、骨骼、软骨和牙齿等的活力。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唾液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唾液生长因子,能促进人体细胞的生长分裂,缩短皮肤伤口的愈合时间,具有保护皮肤的弹性的功能。某些鸟类的唾液腺很发达,它们以唾液将海藻粘合而造巢,如金丝燕所筑的巢,就是中国著名的滋补品'燕窝'。

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种成分,有十多种酶和近十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以及有机酸和激素。

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依据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会致癌的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若与唾液接触三十秒后即会稀释抑制。换言之,唾液有很强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剂。

除此之外,又因其具有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且所含溶菌可杀灭病毒和细菌,因而口水不但是身体可自制自备的保健利器,同时也是养颜美容与护肤减肥的佳品。

还有人认为,唾液养生属于气功的一种,其中蕴含很多深奥的养生原理。不管怎样,古代养生家多种多样的实践都证明了唾液养生确实有很好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美容等效果。

三、唾液对人体养生的九大功能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中医中讲的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人们的保健生活中,这句老话是很有意义的。

一是止血作用:

口水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口水可帮助止血。

二是润滑作用:

口水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

三是冲洗作用:

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四是稀释作用:

当酸、苦等刺激性东西进入口腔时,口水分泌增加,把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

五是抗菌作用:

口水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

六是治伤作用:

口水中有一种神经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显着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能加速烧伤皮肤的愈合。

七是消化作用:

口水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八是抗衰作用:

口水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九是防癌作用:

依据美国乔治亚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会致癌的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若与唾液接触三十秒后即会稀释抑制。换言之,唾液有很强的防癌效果,也是天然的抗癌剂。

可见,“口水”是宝贵的,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四、神效咽唾术功效概述:

中医极为重视唾液的功用。历代医家对于咽唾养生术的功效有着丰富的、多角度的认识。

1.保健强身

养生延寿东晋名医葛洪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中养生,因其常以咽津代食,而被时人尊为“葛仙”。唐代名医孙思邈极力推崇咽唾术,“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常年”,并称此为他尽享天年的妙法之一;他还在《养生铭》中提到“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著名养生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所引的《黄庭经》也载:“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

补虚劳,益精血存得一分阴(津液),则保得一分命。《摄生咏》中写道:“饥饿欲死,便闭口,以舌搅上下齿,取津液而咽之,一日得三而六十咽,便佳。”《诸病源候论》云:“舐唇,嗽口,舌聊上齿表,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令人强壮。”又津血同源,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咽唾可以养血。《养性延命录》中写道:“每餐前后嗽玉泉,满口咽下,可治发血之穷,齿骨之穷,爪筋之穷。”

灌溉五脏,调畅百脉历代论述颇多。明·张景岳曾说:“咽气津者,名天池之水,资精气血,荡涤五脏,生溉元海,一名离宫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唾之,但可饵之,以补精血,可益元海也。”《医心方》则更深刻地指出:“口为华池,中有醴泉,漱而咽之,既润脏身,活利百脉,化养万神。”

美容驻颜《诸病源候论》认为咽唾可治白发,即“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人齿不痛,发牢不白”。《黄庭经》载咽唾可使人“体内光泽气香兰,却无百邪玉炼颜”。

2.祛邪治病

补益肾虚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书《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就有“饵舌下津令无数”可治肾病之说:“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明代医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唾液被正式列为药物收入《本草纲目·人部·口津唾》部。唾液有多种称谓:灵液,神水,金浆,醴泉。李时珍曰:唾津,乃人之精气所化。人能每旦漱口擦齿,以津洗目及常时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云翳,但每日令人以舌舐数次,久则真气熏及,自然毒散翳退。《枕中记·导引法》也说:“口傍咽液,无数也。常行之,令人眼目清明。”

消肿解毒李时珍谓:疱肿,疥癣,齄疱,五更未语者,频涂擦之。对唾液具有消肿解毒功效的认识在古籍中颇为多见,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调气液诀》曰:“喉中痛,不能食,是热极状也…以舌搅华池而咽津,复呵,复呵,令热气退,止。但喉口中清水甘泉生,即是热退五脏凉也。”又如《诸病源候论》说:“清静,以鸡鸣,漱口,三咽之。可调和五脏,杀蛊虫,令人长生、治心腹病。”

滋阴增液《医学心悟·治阴虚无上妙方》把唾液看作是治阴虚无上妙方,认为其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而治虚“六味地黄”等药“以为滋阴壮水之法,未为不善,而独不于本原之水,取其点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为保生十全之计”。此外,《保生秘要》记载了唾液治疗阴虚津液不足的便秘证:“以舌顶上腭,守悬雍,静念,而液自生,候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日,大肠自润。”

五、神效咽唾术的机理:

1.唾液与肾的关系

肾生唾《内经知要·卷上》曰:“肾为水脏…命门在两肾之间,上通心肺,开窍于舌下以生津。故古人制活字,从水从舌者,言舌水可以活人也;舌字从千从口,言千口水活成也。津与肾水,原是一家,咽归下极,重来相会,既济之道也。”唾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五脏化五液,肾为唾”之说。

肾生唾肾为水脏,主津液,即肾对津液的输布排泄代谢维持起着主宰的作用。肾之精气充盛,赖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能蒸化津液,唾液才能源源不断地上泽口腔,致口中和合,食饮甘味。另一方面,肾又有摄纳固藏之功,控制唾液渗泄之量,防止津液无故丢失。

咽唾对肾的作用唾为肾液,咽唾就“能够灌溉脏腑,润泽皮肤,吞咽而不吐,则肾水充旺,颜色不槁,足以降火养心”。程钟龄《医学心悟》曰:咽口津是“所谓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所以吞咽口津,既能够滋补肾之真阴,又能降伏心之真火,使乾坤交泰,水火既济。反之,若口中唾液不足,则说明心肾不交,肾水不能上达,津液乏少。

由于唾液源于肾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通过叩齿咽津,则能补养肾精。相反如将唾液吐出,则会损伤正气。《云笈七签》云:“多咳唾失肌汁”“多唾令人心烦”。《琐碎录》中写道:“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医家李时珍,独列“口津唾”一节,明确地作了阐述,告诫人若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若久唾,则损精气,成肺病,皮肤枯涸”。

2.唾液与脾的关系

人们习称的唾液包括涎与唾,又因“口为脾之官”,“脾气通于口”,故有人认为脾对唾液的作用是主要的,较为直接的。近代对脾与唾液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亦较为深入。

脾生涎杨上善《太素》云:脾是太阴之脉,通过五谷之液,上出濂泉,故名为涎。脾开窍于口,脾之经脉连舌布散舌下。涎为脾精脾气化生转输布散,故说涎为脾之液。

咽唾对脾的作用咽唾对脾的运化功能起着促进作用。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输布的生理功能与脾胃密切相关。而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润泽食物,可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对于萎缩性胃炎、各种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唾液也有治疗效果。这是因为除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帮助消化外,唾液中的黏蛋白不仅有润滑功能,还有中和胃酸(降低胃液酸度)及增强胃黏膜抗胃酸腐蚀的功能,从而起到帮助消化、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减轻疼痛症状的作用。此外,唾液淀粉酶酸刺激前后酶活性比值已作为辨证脾虚的参考指标,并纳入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观测指标。

3.唾液与心的关系

心主血脉,血液津液互化心主血脉,其在窍为舌。舌由心脉所系,以映气血之荣枯。血液与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经精微所化生,具有滋养濡养的作用。所以二者可以同源互化,心血充盈则津液充足。而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咽唾对心的作用咽唾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治疗火邪热毒之症。《友渔斋医话》:“若遇心火上炎,卧不能寐,嗽津满口,作三次咽下,如是数行,可除浮火(阴虚内热)。”《本草纲目》说:“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又心开窍于舌,肾主骨;心为阳主火,肾为阴主水。故叩齿咽津能促进阴阳二脉之间的相互交感,使水火相济,阴阳相交。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心藏神,主神明。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功能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形与神俱”“形神相合”是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养神是养生之本。《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六、历代名人名医的唾液养生术

1、西汉道人蒯[kuǎi]京

唾液养生法传说为西汉蒯京所创,蒯京因“食玉泉”(唾液)而肤色红润,牙齿坚固,清风道骨,享年120岁。

2、曹操

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

3、孙思邈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岁。更多内容,请关注修行圈公众号。

4、苏东坡

宋代大文学家、养生学家苏东坡在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说:“每天用舌搅唇齿内外,漱练津液,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他认为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5、王蔡

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

6、乾隆皇帝

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7、武当道姑李诚玉

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道姑李诚玉1996年时已寿高108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中就有一条叫做“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8、150岁的印度长寿老者

150岁的印度人说自己的长寿秘诀我就是每一口饭,或菜,细嚼慢咽,嚼上三十二次,还有我喝水,或饮料时,让它们在口里呆一阵,等一会儿再吞下去,就这些方法,帮助我活到了150岁。

七、传统唾液养生术揭秘

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了许多唾液养生术的方法方式。《中国唾液养生》作者李戎通过考察,将古文献中记载的咽唾养生术(即直接吞咽法)归为九种主要形式:

①津生或津满口即咽(包括漱而咽之,一口咽下或分为三口咽下);

②津生(或满口)后数数再咽或漱津数十次以上再咽;

③先叩齿或卧固,或三昧印,再生津咽津及咽津然后叩齿;

④以一日十二时辰或一年四季、一年廿四节气配咽津;

⑤择方向而咽及口腔中不同唾液腺分泌出不同质量的唾液;

⑥导引术配合咽津;

⑦调气术配合咽津;

⑧存想术配合咽津;

⑨房中术配合咽津。

这些形式,表面看来似乎不过只是吞咽的时机、方位稍微有所不同,但正是这一点微小的不同,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养生效果。

叩齿咽津养生术在古籍中记载颇多,如《备急千金要方·养性·调气法》:“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母(拇)节…数数叩齿,饮玉浆。”《诸病源候论》云:“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讫,舐唇,嗽口,舌聊上齿表,咽之三过。”《摄生消息论·秋季摄生消息》曰:“清晨睡觉,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叩齿鼓漱等模拟咀嚼活动又被称作“炼精”。口中唾液经叩齿、鼓漱之后再咽下,其养生保健作用更强。此法对牙齿保健还有一定的作用。

叩齿咽唾养生术,其实质就是对人体形神的锻炼和调控,尤其是以神为主导。它强调意识的运用贯穿始终,即做到精神放松、形意相合,达到神志安静、内守而不妄动的平衡状态。心的经脉气血通畅顺达,心有所养脉有所舍,起到调心安神的作用。使得“神清意平,百节皆宁”,“进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八、神效咽唾术练习方法

方法一:

1、叩齿:即全身放松,闭目、口唇微闭,心神合一,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叩齿36次为佳。

2、'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搅舌时如把眼神加上效果更佳,即眼晴跟着舌头一起转。

3、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顶,眼微闭,同时口腔、面部肌肉要放松。

4、意守'金津'、'玉液'两穴:想着两穴或(舌下部位也可)有津液生成。

5、鼓漱咽津:如果津液产生多时,即鼓漱三十六下,再用意念把津液分三口送至下丹田。

注:次数无硬性要求,计数有收意(神)的作用。

方法二:

如果嫌麻烦,还有另一种简易生液法,即:平素凡不说话时,持续“舌舐上颚”数分钟,自可满口生津,口味甘露。这一方法非常方便,我们可以随时练习。

说明:为什么要舌舐上腭呢?主要起两个作用:

1、起'搭桥'的作用。

按照经络理论,任、督二脉循环到'口'就被这道'天河'隔断了,只有舌舐上腭才能使任、督二脉接通,真气才能上下运行。

2、起生津养生的作用

当舌舐上鄂时,常会感到口水涢涢而来、它是由三腺'舌下腺、颔下腺、腮腺'所分泌,是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

《黄庭内景经》中说它能'开通百脉血液始(注:言身中血液以口为本始也),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

古人认为:人的舌下为玄膺,该处有两窍,左名金津,右名玉液。当精气经过玉池(口)的时,从这两窍会分泌出唾液称为:'玉液'。

唾液极为古代练功人士所重视,并给予多种称谓,如:金浆、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等。

《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练功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内丹术中认为,这是肾水中的精气上升之故。因按五行学说:金生水,金为水母;它是蕴藏在肾中(即丹田中),在练功过程中可以随精气的运转而上升至口,化为甘甜的唾液,其对身体的效用,更超过玉液。而又咽归丹田(漱咽之,并名'胎食'),与一般唾液有质的不同,所以也称为玉液还丹或金液还丹。

九、神效玉泉(唾液)如何得?

如何才能增加唾液,现介绍几种方法:

1.按时饮水,这是确保分泌唾液的源泉

2.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若是正确把握“细嚼慢咽”的要领;既能从容品尝,享受美食,又可使口水不断滋生,以促进消化、清新口腔甚而让口齿留香,真可说是一举数得。

3.饮食上要少吃煎炸炙煿、油腻厚味之品,多吃者伤津,常致口舌干燥,津液枯竭。

神效咽唾术是比较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简便易行,而治病的范围又非常广泛,对虚劳等多种病证的防治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奇特功效经常运动舌体,保持口水腺的旺盛分泌,有利延缓衰老,保持人体健康。

8D脑神经音频环绕您的大脑,激活大脑沉睡多年的脑神经细胞,建议收藏,每天全程带耳机欣赏!

一定要戴著耳機聽這首歌(戴上左右耳機)這是採用8D技術組成的Pentatonix的新音樂。僅使用耳機收聽。這將是您第一次用大腦而不是耳朵聽那首歌。您會從外面而不是從耳機感受到音樂。感受這項新技術的效果。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五行之音律,可以调理五脏之气机,起到祛病疗疾之效。五脏能量音乐,是运用五行五音之理论创造而成,其中的音律节奏能与人体生理振动频率和节奏产生共鸣。能巧妙地与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相感应,诱发五脏的健康运作,更好地调节人的心理、情绪、精神状态等。

雲上傳音「我和您雲店」

五音调五脏,音乐是大药。

用声音能打通经络,你知道吗?

闻五声观五脏,用声音就能治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