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李顺民: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虚劳病
李顺民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顺民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名中医,鹏城杰出人才。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周某某,男,41岁,2015年10月28日初诊。
发病节气:霜降后5天
01 【发病过程】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劳乏力,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现仍疲劳、乏力,运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头晕,易出汗,稍口干口苦,偶有腰酸痛,耳鸣,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13年前因“双侧肾上腺占位”行手术治疗。高血压病史4年。2015年1月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02 【首诊证候】
主诉:疲劳乏力5年余。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03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虚劳(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
治法:疏肝和胃
处方:柴胡10g,黄芩片10g,百合20g,丹参15g,乌药10g,黄芪30克,蒲公英20g,生石膏30g,麸炒白术20g,牛膝30g,天麻10g,炙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04 【随诊过程】
复诊:2016-1-12
一般情况:诉服前方后疲乏、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口干、口苦改善,仍有耳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处方:柴胡10g,黄芩片10g,百合20g,丹参15g,乌药10g,黄芪50g,蒲公英20g,磁石30g,麸炒白术20g,牛膝30g,天麻10g,炙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05 【按语】
患者反复疲乏腰酸5年余,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结合症状及舌脉情况,总体属肝胃不和,治疗上当疏肝和胃,予肝胃百合汤调治。
该方乃湖南名医夏度衡所创,其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风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受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在辨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拟“肝胃百合汤”乃是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筛选化裁而成。
方取丹参饮而不用檀香、砂仁;选“小柴胡汤”而去法半夏;取“颠倒木金散”而不用木香,盖檀香、砂仁、法夏、木香均属辛温香燥之品,虽能收到暂时止痛之效,但久用则症状反而加重,对治疗本病是不利的。
初诊时,考虑患者口干口苦症状明显,且头汗出,为上焦湿热内蕴之象,故在肝胃百合汤基础上,佐以生石膏、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凉血,去膈中之热。生石膏清膈中之热无寒凉之舆,虽为寒药,巧用且中病即止。
患者疲劳乏力,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知疲劳非郁证,而是真虚也,故宜补气。脾主肌肉四肢,以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则汗可固,气虚乏力之症得以缓解。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