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意嫁给爱因斯坦

万维钢

今天是 “读言” 陪伴你的第1727

工作和生活,是人生两难的选择。

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你的工作稍微忙点儿,父母和朋友就会劝你不要太忙了,要好好生活。听这些话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感觉:这些“围观群众”是不是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

比如说,一个高水平医生,每天要做几台手术,还要抽空搞科研,还得做一些行政管理工作,肯定非常忙。像这样的人,劝他休息、多陪陪家人,有意义吗?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不懂?问题在于,这个道理并不简单。

工作狂的道理

泰德·威廉姆斯,是美国历史上十分伟大的棒球运动员,他成功的秘诀是从小就用超长的时间去做大量练习。什么娱乐、社交,他全都不要,在职业队成名之后,他才交了第一个女朋友。

展开剩余86%

威廉姆斯的了不起之处还不只是高超的棒球水平。“二战”期间,他去服兵役,在海军陆战队当战斗机的领航员,他是最好的士兵。回来继续打棒球,还是最好的运动员。

他的职业生涯特别长,一直打到41岁。他退役后当球队经理,管理方面也表现得特别出色,成了最好的管理者。他的业余爱好是钓鱼,玩得特别专业,结果入选垂钓名人堂。

威廉姆斯干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不但投入很多时间,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刻意练习时间。

像这样的人,你拿什么跟他去竞争呢?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最厉害的人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人。有人做过调查,每个领域基本上都是那10%最厉害的人干了80%的工作。比如学术界,大部分最重要的成果都是少数科学家做出来的。

有些人以为,高水平的工作要使“巧劲儿”,只要你干活聪明,就不用花那么长时间,对吗?错了。真正的高手没有不聪明的。要是有什么工作诀窍,大家肯定都会用。

现在的共识是,想要成为高手,你的智商必须达到120——且只需达到120,再高的智商意义就不大了,剩下的就是比谁的身体好,谁能投入更多能量,谁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下来。

我上大学的时候到数学系听过一位名师的课。那位老师很实在,他有一次在课堂上说,想当数学家,你得有连续作战的能力。如果熬夜打了一宿麻将,第二天早上就不能精神抖擞地工作的话,那你就别干了。

古代的人以空闲时间多为荣,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以忙碌为荣。基层员工每周标准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高管人员常常要工作60小时以上,还都是主动的。特别能挣钱的人,往往没什么时间花钱。

那这帮人图什么呢?他们从事高强度的工作难道不累吗?工作累不累,取决于你干的是什么工作。

沉迷于电子游戏的人没有抱怨苦和累的,而做感兴趣的工作就像玩游戏一样有意思。很多研究表明,如果你干的工作对你来说特别有意义,那么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不但不痛苦,反而是幸福感最强的活动。

所谓“有意义”,心理学家发明了一个概念,叫“个人特征强项”,也就是特别适合你的工作领域。这样的工作有两个标准:第一,你必须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第二,你必须非常擅长干这个工作。长期的跟踪研究表明,做这样工作的人,连寿命都延长了。

事实上,真正打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失去工作”。有研究表明,失业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且是永久的。一旦失业,人过早死亡的概率就会提高67%。哪怕后来又找到新的工作,一想起当初失业还是会受不了,很痛苦。

我曾讲过埃隆·马斯克的事迹。据他的前妻说,睡眠不足、精神疲劳,这些症状在马斯克身上司空见惯,但是他乐此不疲。

因为马斯克是干大事儿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干大事儿去了,那你的家人怎么办呢?

爱因斯坦的家规

马斯克的前妻是个作家,也是一个厉害人物——这大概就是两个人离婚的原因吧。那么作为牛人的妻子,如果主动承担家务,甘愿无私奉献,行不行呢?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爱因斯坦的事迹。

爱因斯坦需要长时间专注思考,你可以想象,他大概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实际上,爱因斯坦做得更极端,他基本把自己的妻子当成女佣——他的原话是“我的妻子就是我的雇员,只是我不能解雇她而已”。

爱因斯坦给妻子制定了若干条“家规”——爱因斯坦家的家规。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曾经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取得的物理成就我做梦都想拥有,但是他制定的这些家规,我连做梦都不敢想。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

你不能要求我陪你待在家里,也不能要求我陪你外出旅行;如果我让你别跟我说话,你必须马上停止说话;如果我让你离开我的卧室或书房,你必须马上离开。

爱因斯坦的妻子接受了这些规定。但后来,爱因斯坦还是跟她离婚了,因为爱因斯坦要和另一名女子在一起。两个儿子小的时候,爱因斯坦还曾经帮忙照顾过,长大后就完全不管了。

爱因斯坦的小儿子得了精神病,在精神病院住了许多年,最后死在那里。这些年间,爱因斯坦没去看过他一次。爱因斯坦的小儿子曾经跟记者说:“我爸爸对所有的科学项目都能坚持,而我,可能是他唯一放弃了的项目。”

有人做过调查研究,特别厉害的高手、天才式的人物,大多对家人不管不顾。莫扎特的妻子生孩子的时候,莫扎特在另外一个房间继续作曲。

如果这些人良心发现,选择多陪陪家人,会怎么样呢?答案是他们的工作生产力将会下降。

有一项针对男性的研究发现,科学家、作家、音乐家、画家,甚至犯罪分子,很多都是一结婚就不行了。比如科学家,从结婚那年开始,出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就会下降。而他那个没结婚的同事,哪怕年龄再大,只要不结婚,就可以一直维持很高的产出。

极端的成功需要极端的做法,这就意味着很大的牺牲,而且牺牲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亲人。

但是,如果我不想成就什么伟大事业,我也不是爱因斯坦,我就想老老实实地做个普通人,能否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当然可以。

想要极端的成功,你就要排除其他一切干扰,集中力量干这一件事儿。这就意味着要牺牲家庭生活,甚至最好不要结婚。只要你干的这件事是你真正想干而且是你真正能干好的事,超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就是你的乐趣。

如果你想要一个完整的人生,那么平衡工作和生活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对于特别极端的成功,你就别指望了。

那么到底什么叫“成功”?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追求的呢?这个问题可以另行讨论。

巧克力与诺奖关系的迷思

浙云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登过一篇文章,说一国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大,其诺贝尔奖得主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越高。

按照文章作者弗朗茨·梅瑟利的觀点,巧克力消费与获得诺奖存在因果关系,其理论机制是: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富含黄烷醇,而黄烷醇作为强抗氧化剂类黄酮的一个亚类,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改善推理、决策、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等认知功能。

然而,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大并不代表那些诺奖得主吃的巧克力就更多,也就是说,吃巧克力的人与诺奖得主并不一定属于同一群人。

因此,该文作者仅为上述理论机制提供了很弱的统计学证据支持。对文章更严重的质疑来自这样一个事实:虽然黄烷醇在天然可可中含量很高,但在巧克力中含量很低。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黄烷醇的专家诺姆·霍伦伯格指出,黄烷醇会使巧克力发苦,因此,巧克力制造商会尽量降低巧克力中黄烷醇的含量。鉴于此事实,可以认定,文章的统计学证据根本没有为上述理论机制提供任何支持。

那么,怎样有效地解释该文章的统计学证据呢?一种比较诙谐的解释是,虽然从巧克力消费到获得诺奖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但反向的因果关系有可能存在:那些有很多诺奖得主的国家或许喜欢用巧克力来庆祝本国学者斩获诺奖。

更严肃的解释来自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埃里克·康奈尔。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巧克力消耗量与该国的富裕程度相关联,而越富裕的国家对科研投入就越多,从而越可能产生更多的诺奖得主。因此,巧克力消费量和诺奖得主数量正相关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对二者的促进作用,而非二者的因果关系。

埃里克·康奈尔实际上是基于统计学中的“虚假关系”概念来对此进行解释的。所谓虚假关系,是指在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会因为分别与第三个变量相关而具有相关性。

不幸的是,这种相关性会误导人们认为这两个变量存在因果关系。与本文案例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手掌大小与阅读能力没有因果关系,但二者正相关,原因是年龄越大、手掌越大,同时阅读能力越强。

前文的分析表明,变量A与B相关,并不一定意味着A就是B的原因。B可能是A的原因,或者二者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仅仅因为都与第三个变量C相关而相关。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二者的相关只是一种不必过度解读的巧合。就弗朗茨·梅瑟利所进行的研究而言,他选取了人均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数量排名前23位的国家作为研究样本,显然样本量很小,从而很容易出现巧合性结果。

寻求因果关系是人类的本能,然而在此过程中陷阱重重。若要避免掉入这些陷阱,我们不妨记住哲学家康德的著名论断:“经验的因果归纳没有合法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