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颜渊篇(十六)
01
原 文
颜渊第十二
02
释 解
老师说:“'克己复礼为仁’的君子立于天地间,里仁为美。慈悲仁厚,克己以安人,克己以利人,自觉于礼义仁德,以成全他人、成就善德为快乐,处处以'仁之为人’的'成仁’为准则,以彰显仁德和谐为目的。助他人成就仁德,实现其'利己不损人’的美善好事,引导他人止于'利己而损人’的不善之事。而没有经过'克己复礼’修行的普通人,心中自然没有'仁之为人’的'成仁’准则,没有仁德和谐的觉悟,行事为人常常以自己的好恶为准则,心中没有'仁德’和谐之美,更没有分辨'利己不损人’和'利己损人’之间的鸿沟,只知实现自己'利己’之事,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事为乐事。因此,普通人和君子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相反,他们往往是'成己之美,不成己之恶’。”
03
释 字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导,让人们从为政者的“博学”和“约之”中领悟行仁的修养和境界,从中把握为政者的仁德基础和礼义的操守。本章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举,让人们把握为政的君子助人成仁、导人止恶的行善美德,体悟君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悲悯平和、有礼富足的行仁境界。
老师说:“'克己复礼为仁’的君子立于天地间,里仁为美。慈悲仁厚,克己以安人,克己以利人,自觉于礼义仁德,以成全他人、成就善德为快乐,处处以'仁之为人’的'成仁’为准则,以彰显仁德和谐为目的。助他人成就仁德,实现其'利己不损人’的美善好事,引导他人止于'利己而损人’的不善之事。而没有经过'克己复礼’修行的普通人,心中自然没有'仁之为人’的'成仁’准则,没有仁德和谐的觉悟,行事为人常常以自己的好恶为准则,心中没有'仁德’和谐之美,更没有分辨'利己不损人’和'利己损人’之间的鸿沟,只知实现自己'利己’之事,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事为乐事。因此,普通人和君子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相反,他们往往是'成己之美,不成己之恶’。”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小人反是”之“反”。现在人们解读本章时普遍认为“小人反是”是说小人“不成人之美,而成人之恶”。为此,解读者普遍引入了“小人”之种种恶习,如嫉妒、阴险、卑鄙、下流、贪婪等,甚至有人将“小人反是”解读成“小人妒忌人做好事,教唆、怂恿别人做恶事”。这些解读就单纯文本而言尚通顺,但是这些和春秋孔子之时的社会现实不相符,与孔子一以贯之的仁德之道不相符合。“小人”这一词在春秋之时通指“小民”,即社会中地位较低普通民众。他们只是见识浅陋、胸无大志、营营役役谋求生计。他们有种种缺点,但并无大恶,孔子虽然告诫弟子有所戒惧,但并没对其有过多的苛责。《论语》将“小人”与“君子”相对称,指那些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利益的道德境界较低的人,但没有贬义,更没有奸险狡诈、口蜜腹剑、损人利己等今日所谓卑鄙小人的意思。春秋之时,虽然礼崩乐坏,礼乐仁德时有不彰,但是人们内心深处还能时不时被礼乐道义唤醒,还有知耻之心,即便是后世称为的小人,那时还没有进化到阴险、卑鄙、下流、贪婪和唆使人做恶的地步,进化到奸险狡诈、无耻卑鄙是战国以后的事。他们能够做的仅仅是重视利益,尽量迎合他人,还不敢为非作歹。为此,我将“小人反是”解读成“小人和君子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相反,他们往往是'成己之美,不成己之恶’。”即小人是“为自己之利益”,而君子却是“为他人之善美”。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