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泸定县沈村余氏族谱看四川余氏

最早从新编《泸定县志》中得知沈村余氏部分信息。兴隆镇去过几次,可惜未能找到熟知沈村余氏家族历史的人,也无缘见到该处《余氏族谱》。

据川内其他余氏资料: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封察必皇后之妹弘吉利氏南必为后,生子铁蔑赤(谱译:铁子高)封地江南,食邑安徽休宁县。铁子高娶潘夫人生一子铁木健,膺封南平王,任东路蒙古元帅府“东路不花元帅”,封地湖广麻城县。铁木健夫人洪氏生四子,继娶夫人张氏生五子一女。

元末,铁木健九子一婿及其家属子女、随从,共三百八十余人避祸迁川。在四川泸州汇合后,为生存计,共议改“铁”为“余”姓,遂各自分散八方择地落业。九子一婿姓名分别是:秀一公,改名余靖,字德元。秀二公,改名余真,字德钢。秀三公,改名余醇,字德贞。秀四公改名余和,字德辅。庚五公,改名余藩,字德弼。庚六公,改名余恒,字德成。庚七公,改名余仁,字德胜。庚八公,改名余翰,字德隆。庚九公,改名余芳,字德兴。女金莲,适金,金改名余伯。以上归纳虽无法从正史中得到印证,但也勾画出该蒙古后裔的一段家族史。其中“余伯”显然就是泸定县沈村余氏入川始祖余锡伯。“余锡伯”名字中多了一个“锡”字,其原因可能是九子一婿在泸州分手后,为了更好地隐瞒自己的身分,而添上的。

新《泸定县志》据该支余氏《余氏族谱》说:余锡伯是“洪武二年(1369)随军来川”。如果这是事实,将向我们揭示了该余氏家家族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因为“洪武二年”时,四川尚未被朱元璋占领,当时是在红巾农民起义军将领明玉珍大夏政权统治下。“随军来川”明显就是随红巾军明玉珍入川的。该余氏先祖铁木健“食邑湖广麻城县”与九子一婿入士分别在外地做官并不矛盾。

余锡伯一行十人及家人随从什么原因迁徙入川,目前各说不一。归纳迁徙主要原因有两个:1、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汉人要杀蒙古人,北归不可能请况下,选择蒙古政权尚存的四川躲避。2、因铁木健九子一婿接受了中原文化,与当政蒙古上层执政方面有矛盾,为逃避本族人的追杀,而逃到四川。事实上,当时农民义军中仍有不少蒙古人,朱元璋的部队中及以后建立明朝后,就有不少蒙古人当官。看来当时义军并不是一定要盲目追杀蒙古人。湖广麻城县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当麻城人邹普胜在麻城举事时,作为麻城县上层人物的铁木健族人,是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要躲避义军的追杀,显然可能性不大。从而说明,铁木健九子一婿应是接受了中原文化,同情并善待了汉族人,因而没有遭到追杀。洪武二年时,明玉珍已故,子明升登大夏皇帝座已达四年。陈友谅曾对朱元璋曾形成过生死威胁,因而,朱元璋对包括麻城县在内的鄂东一带实行了严格的苛政,致使这一带民众逃到当时相对于开明的大夏国。于是铁木健九子一婿应分别从各地相约避祸四川。

根据余氏资料可看出,十人中有任太守,有任尚书之职。他们不可能都居于麻城县,如尚书职务还是京官,他们得到家书后,应该分别从各地分散进入四川的。

铁木健九子一婿聚齐泸州后, 1、为什么要改“铁”为“余”姓?2、为什么要十人又要分别继续分散“逃亡”八方?对于改为“余” 姓,虽然在麻成县九子一婿能得到义军理解,不属追杀对象,但到了四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为惧遭“误杀”,于是将姓氏改了。至于十人聚而又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十人及家属随从共三百八十余人,目标显眼,遭“误杀”的可能性太大,故而分散目标。二是大夏政权将不同时期入川的移民,都分别按计划安置在各地“官庄”屯田。如,简阳傅家坪傅氏入川始祖兄弟三人,洪武二年入川,长居忠州,次居简阳,三不知所踪。邛崃孔明封氏入川始祖也是兄弟三人,一居邛崃,一居天全封家沟,三不知所踪。因而铁木健九子一婿之所以聚而又分,除自身的原因外,被大夏政权集中起来,继而分散到各地的“官庄”屯田政策实施是主要原因。十人中的庚九公“分”到自贡荣县龙潭落业,后代余广分到名山县屯田,余广后代余文龙又分到名山马岭屯田,这两处小地名都叫“官田”(“官田”是明代屯田的称呼,是明政府调用了大夏政权“官庄”后的称呼)。而余锡伯应当是从了军,先在忠州、长寿一带,后到沈黎。明朝时因征战有功,封为沈边土司。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