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十八:好容易有了“主角”戏份,桓公却被大臣好一番说教
上一篇文章,咱们继鲁隐公被弑后又讲了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宋国那位十分好战的国君宋殇公,也步了鲁隐公的后尘,被属下臣子所杀。虽说殇公宋与夷在位期间,的确是没给宋国带来什么发展,还由于连年战争,让百姓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杀害他的大宰华督也不是什么善类。明明是华督垂涎同僚孔父夫人的美色,欲害人夺妻,却打出了替宋国清除祸国殃民“罪人”的旗号,把孔父和殇公一起杀死。最终,他如愿霸占了孔父的妻子,还把控了宋国的大权,让宋国陷入了内乱。
正因如此,明眼人一看便知宋国的这场内乱,并非真是殇公之祸,实乃华督所为。于是,在即位以后迟迟没能抢到“主角”戏份的鲁桓公,这次终于看准了机会,邀请郑、齐、陈三国国君来稷地会盟,商讨助宋国平息弑君之乱的事宜。并且,据《春秋左传正义》注释,“稷”这个地方乃宋地,说明四个国家不仅仅是国君碰面那么简单,应该已经带着部队进入了宋境,随时准备行动了。
本次的“主角”——鲁桓公姬允
接下来想必是鲁桓公以盟主的身份,率领四国的人马诛杀宋国罪臣华督的大戏了吧?可奇怪的是,依据史书的记载,宋国这位见色起意、忤逆弑君的罪臣华督,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反倒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还继续担任着宋国的相国,手握着大权。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华督指挥着宋国大军,把四国人马都打败了?
显然,华督没有这个本事,宋国的军队也没有这个实力对抗鲁、郑、齐、陈四国的联军。之所以华督没有被诛杀,是因为鲁桓公大张旗鼓地搞了这次会盟之后,并没有继续去讨伐华督,而是各自收兵回国,甚至还默认了华督的地位。各位是不是对这样的结果更加诧异了?其实,大家也不用过于惊诧,鲁桓公他们如此兴师动众地来到宋境后,会选择悄无声息地离开,一定是有一种力量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而这种力量相信大家也可以想到,那便是钱财的力量,是华督这个逆贼对各国行以重贿,达到了让四国撤军的目的。
罪臣华督想到用重贿来使四国退兵
那到底华督送上了多少贿赂让各国国君满意了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的说上一说。并且,由于鲁桓公是这次的“主角”,又是四国联军的召集人,所以咱们把他放到最后来讲。而郑、齐、陈三国这次是应邀而来的“配角”,就先看看他们拿到了什么好处。
首先说说齐、陈两国。他们的情况比较类似,都属于是跟宋国没有什么大仇,纯粹是跟着盟友(齐国的盟友是鲁国和郑国)、亲家(陈国的亲家是郑国)来凑热闹助威的。正因如此,这两个国家也比较好安抚,华督只需送上足够多的金银财宝,让他们两国国君觉得此次出兵没有空手而归就够了。只可惜史书中并未留下华督贿赂他们的具体数目,让咱们无从知晓两位国君的“胃口”到底有多大了。
被金银收买了的齐僖公和陈桓公
其次说说郑国。与齐、陈两国不同,郑国与宋国之间一直有矛盾。所以,郑庄公同意参与本次行动,一方面是给刚刚达成同盟的鲁桓公面子,一方面则是要再报复一下宋国。哪怕那位跟郑国叫板最凶的殇公已经被杀,郑庄公还是不想放过他们。正因如此,华督仅献上金银财宝的话,是无法让郑国满意的,他势必要再做出一些特殊的举动,才能够打动郑庄公。而华督的这个特殊举动也真的很到位,他特意把在郑国避难的公子宋冯迎请了回来,让其继位为君。如此一来,郑庄公也不好再继续向宋国发难了,毕竟宋冯是一位亲郑之人,他能继承宋公之位,对郑国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最后咱们要说说这次行动的发起者鲁国了。按理说鲁国与宋国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看了史书的记载,两国能从原本的姻亲联盟变成日后的兵戎相向,完全是宋殇公太不会为人处世了。与之相对的郑庄公,又是一个办事格外周到,又特别会拉拢盟友的人,这才让鲁国站到了郑国一方,与宋国开始对抗。那既然双方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华督是不是也给鲁桓公送点金银财宝就能解决了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好歹人家鲁桓公这次是“主角”,怎么能跟齐、陈这些“配角”一样的待遇呢?于是,华督想到了一件好东西——郜鼎,遂决定用这件重器来讨好桓公姬允。
说到郜鼎,大家一看这名字应该就知道了,这件重器似乎并不是宋国之物,本应为郜国所有。可为何现在华督会用郜鼎来向鲁国行贿呢?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在鄙人讲过的“鲁国史话十四”的故事中,曾提到郑、鲁、齐三国伐宋,鲁国一下子获得了郜、防两座城邑。而这两座城邑中的郜,其实就是郜国的封邑。只是早在春秋之前,郜国这个姬姓宗邦就被邻居宋国吞并,让国宝郜鼎落到了宋人的手中。
用“拓迹”艺术来表现郜鼎
可是,郜鼎这样一件重器,真的能让鲁桓公满意吗?毕竟这是宋国通过吞并灭国的不义之举,从郜国那里强取豪夺而来的,怎么看都觉得这件东西是个隐患,鲁国得到它反而会惹来麻烦。但鲁桓公可不这么认为,他见到郜鼎之后喜不自胜。不仅同意了从宋国撤军,还将这件战利品拉回了鲁国,甚至请进了本国的太庙之中加以供奉。您说姬允这举动是不是有点太过了,明明是一件“赃物”,还是他国的重器,有何资格能够进入鲁国的太庙呢?这不仅仅是各位的疑问,最初也是在下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但当我看到了《春秋公羊传注疏》中的注释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书中写道:
“郜本所以有大鼎者,周家以世孝,天瑞之鼎,以助享祭。诸侯有世孝者,天子亦作鼎以赐之。”
说明郜鼎乃是天子所赐之物,是由于郜国国君世代孝义,特降下恩泽,助其享祭使用。正因如此,这个鼎的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在鲁国这样极其看重礼制的国家眼中,天子赐予的重器就是无价之宝。并且,这样的宝物居然留存于宋国这样非姬姓宗国手中(宋国身份还更特殊,乃周人灭掉的商朝后裔),这是鲁国人不能容忍的。现在,华督主动“归还”国宝,桓公肯定要把重心从“助宋平乱”变为“迎宝归国”了。所以,姬允把迎回的国宝送进太庙安放,应该也是比较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鲁桓公决定将郜鼎存于太庙
然而,桓公觉得将郜鼎放置于太庙合情合理,咱们分析看来这样操作也没太大问题,但一位鲁国的大臣对此却十分反对,特意向姬允进谏来了。到底是何人看出了这其中的危害呢?他便是鲁国的大夫臧哀伯。看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又如初见的感觉。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臧哀伯确实是鄙人第一次提及。但在咱们讲隐公“棠地观鱼”之时,那位极力劝阻姬息出行的王叔公子彄,他在《左传》中就被称为“臧僖伯”。这下大家应该能猜到些什么了吧?没错,臧哀伯(《左传》还记载了他另一个称呼,臧孙达)正是臧僖伯的儿子,算来应该还是鲁桓公的堂兄弟呢。
那臧哀伯为何会如此紧张桓公纳郜鼎于太庙这件事,特意赶来对国君进行说教呢?在《左传》中用了一大段臧哀伯的谏言来记录和说明。只不过,这段谏言篇幅实在有些过长,且在下认为其中有不少话语也过于啰嗦,便不在此处誊抄原文占字数了,仅把谏言中最关键的信息告诉给大家。即臧哀伯反对将郜鼎存放于太庙的关键原因,在于此鼎乃是宋国罪臣向鲁桓公行贿之物。鲁侯把这样不太光彩的物品请入太庙,似乎就是在宣扬行贿这种行为,很容易变成上行下效的不正之风。
在原郜国遗址上立起的“郜鼎遗迹”碑
如此看来,臧哀伯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一个国家的衰亡往往就是从官员腐败开始的。臧孙达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足见他也继承了父亲的见微知著的本领。难怪当周朝内史听说了此事之后,会预言臧氏一族的后人能在鲁国长期享有福禄,只因为他们都懂得在国君犯错时,给予及时的规劝。
可惜的是,连外人都能明白臧哀伯劝谏的苦心,鲁桓公自己却并没有接受忠告,依然我行我素地将郜鼎存放在了太庙之中。这么看来,姬允这位鲁侯还真不是一位贤明之人,鲁国的前途也真是堪忧了。那到底鲁国会不会在桓公手上衰败下去呢?这是一个需要慢慢讲述下去的故事,若您对此也感兴趣,望持续关注哦。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桓公纳郜鼎、四国盟于稷、欲讨华督、金银贿齐陈、迎宋冯亲郑、郜鼎赠鲁、郜鼎渊源、藏于太庙、臧哀伯、谏鲁桓公。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