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都有马图拉艺术和笈多艺术佛教造像艺术的血统
前期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开创于公元一世纪的佛造像艺术-带有古希腊雕塑风格的犍陀罗艺术,以及逐渐形成、发展、成熟的代表印度本土风格的马图拉艺术和笈多艺术。佛教文化到了笈多帝国时期,盛行大乘佛教,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了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佛造像艺术伴随着佛教的对外传播,也从一种外来艺术逐步加入当地审美,融合成为了周边各地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艺术特征明显的时代,地域风格,其中的印度内陆,喜马拉雅地区的西北印度(大克什米尔地区),尼泊尔早期风格,东北印度的帕拉早期风格,以及斯里兰卡,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老挝,大理国,中原汉地造像等,无不带有或多或少的早期,晚期笈多艺术的影响。 由于工艺水平、经济水平、社会文化以及审美情趣的差异,各地佛造像艺术在继承了印度笈多佛造像艺术的同时,也都有本地文化的烙印,这些差别最直观地反映在各地佛造像面容、衣着、造像技法,材质等差异上,但总体而言,各地造像身材都比例匀称,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而且体态自然伸展,具有很强的动感,衣着多为身着通肩式大衣,有的佛教衣纹呈U型对称分布,深刻或浅刻,线条隆起,这些都是印度笈多艺术的典型特征。 青州佛教造像年代最早的是北魏(386年—534年)晚期的作品,数量不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带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身材单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国汉人的体态。佛像面部的颧骨微微突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但造型上,青州造像突出特点之一是造像的写实身体从袈裟中隐约可见,感觉是印度笈多造像艺术(早期或晚期)的佛造型到了中国后穿起宽衣大袖褒博带长衫出现的艺术效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