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份观后感 | 奇葩说第一集没看到一半我就忍不住先来写这篇文了。

我的表达没有目的,表达只是实现主观自由。

1

小刺  每日说

聪明人,可怕的不是它拥有多少知识,是它思维里的逻辑。

有灵气的人,拥有的也不一定是知识,更多是超越理性的感性存在(情感)。

本来不想看的,但实在好奇肖骁说了啥就去看了。不过还没看到肖骁,才看完第一个辩论,就忍不住赶紧跑来写观后感。

阅前温馨提示:以下仅为个人立场偏见分享。接受各种反驳和争议:

对于许吉如小姐姐,除了第一段有准备的辩词超级打动我以外。后边的battle和总结陈词我都站在奇函这边。

咱们先说标题,废话要不要说,对于我自己我肯定不说,我是超级讨厌说废话的人。但命运恶作剧的是我在互联网说的最多的就是废话。那我喜不喜欢听废话,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我身边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我聊那些空旷的虚无或是言辞技法的高级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学生未成年期的前任是个不学无术因为打架等等的事开除了4个学校换了4座城市上学但到现在弄不懂函数的世俗意义上的小混混。但因为家境不错即便没参加中考高考也最后拿了本科学历进入体制单位过的比我一般一本同学毕业的要工作环境好工资高。所以在当时对早恋没有任何兴趣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选择和这样的人交往,那当时的我是怎么被打动的呢,没错就是废话。

他会在你讨厌自己的英语听力提高不上去的时候跟你聊天的时候故意用英语,虽然他自己是个总把每任英语老师气的要死,在大学甚至差点打了英语老师的bad student,但他在听到你这些抱怨的时候会跟你故意聊天的时候会用what’s your name这种简单的小学生废话英语对话。他也会在你被校园制度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跟你开玩笑说:要不要把你们校长绑架打一顿替你出气的这种废话。更会在你想要感到对世界毫无意义虚无的时候,会模仿大人口气用那些明明自己都听不进去的社会道理废话给你听。

我知道他总是心里一直对这段交往有着成绩好坏的差距隔阂。但他总想靠着废话提醒自己而想要让我忘了这些差距。可我何尝心里不清楚,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成绩。而是长久以来他活在不需要去思考自己要做什么,光是依靠本能与天性就可以把人生过的满足。而我日复一日都在学会努力压抑那些天性的弱点去刻意成为世界称赞的那个样子。永远在探索寻找自己是谁,要在短暂的人生里付出生命代价去做点什么。

那除去这样的废话前任,我也碰到过很多像许吉如说的暂时不说或用更好的时方式说的朋友,包括现在也有很多。他们每个人都像我学生时代成绩排名下来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学霸朋友。我知道他们的真心,理解他们的好心。可他们永远在间接的质问我:为什么这次不更努力,明明可以很好你为什么要堕落。一再的告诉我错的题原题在哪,告诉我弱项要怎么弥补。鼓励我下次要进步等等。的不是废话。

可是这样没有废话的人生真的让我快乐吗。或者让我感觉到有被理解吗?一句“你不用紧张”是永远比不上“紧张也没事”给我带来的安慰的。我既然成绩接近过巅峰,那我自然怎么可能不知道弱项依靠练习可以提高,怎么可能不知道错题错在哪。可我就是,只是在当时的那个阶段,那个年龄里无法自控的把快乐的等级在心里偷偷在一瞬间选择了高于学业的等级而已。我实在无力为努力学习找到情绪的出口了,所以那道原题在考试之前被我空白了下来,那些弱项也被我放在桌子上静落了灰尘,即便考卷用分数来惩罚了我的这些不努力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我也只对那个常对我说“废话”的人说了一句:有时候我觉得成绩好的那个我不是我,那个好的我只是我在这个世界用来保护那个成绩不好但真的是我的我。

这辩题在我眼里表层是在说要不要说废话,而在我眼里说的是:你想要逻辑的聪明,还是选择情感的温度。你想高等化的形式角度看世界还是以平民方式看待生活。

我理解每个年轻人谁不想拥有许吉如还是杨奇函身上那些社会还是世界贴的标签。
杨奇函:写了两本畅销书了,作者介绍是这么写的:杨奇函,互联网企业创业者,编剧,企业策划顾问,新媒体培训师。清华大学学士、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许吉如:哈佛女孩,《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冠军。清华美女学霸。17岁的时候,就获得21世纪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高中组的冠军,同时参加世界英语演讲比赛,20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个公派哈佛本科生院的交换生,等等百度百科上还有很多其他优秀标签。
这些名校,学霸,国际青年,优秀代表的名气和标签是让人忘记学习他们的努力和坚持的辛苦。而只是单纯羡慕他们自己此刻只是站在自己的眼里,屏幕里,且被自己的喜爱给他们镀了金让他们发了光。

所以在他们嘴里说出那些高级词汇感,那些为了赢还是真诚说出的逻辑角度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要羡慕那些我做不到的吗?我要听那些不适合我的建议吗?我要支持他们打着心里牌的战术言论吗?我要否定那些只是我不喜欢就不代表不对的主题吗?

或许我听了,我羡慕了,我学习了,我支持了。我就在这个世界的条条框框里的竞争排名或许更进了几步,可是这与那个曾被成绩排名弄酸心房的我有什么区别。朝着第一看,是可能有变成第一,但只有朝着自己看,才会变成唯一阿。我们到底要不说废话,去努力做第一,还是也说废话但是坚持做那个唯一呢。

想起去年培训的时候,我问过两个名校老师一个问题:行业和产业有何区别。我知道百度百科是不一样,但很多时候两者其实并没有区别。你怎么看。一个老师直接说:我没有去刻意对比过,无法现在说出准确的答案。另一个老师说: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一样,但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我们应该多掌握:产业,生态圈,媒介素养这些词。它们都是生活化的解释,但是高级词汇能唬住人,你去其他地方演讲还是论坛发言,这些词汇都能让你显得专业,和行外人不一样。就跟吸引投资靠嘴一样。

对于当时听到这样答案的我来说。我当然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也明白老师的认真。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样的答案无异于大学的辅导员教学生会半夜发工作朋友圈一样。只是为了间接给领导看我在努力,而不是真的纪念此刻的意义。

这个世界有很多坚硬难懂的知识点,甚至很多知识点枯燥无味让人提不起兴趣。但我很少喜欢那些随口能讲出这些知识关键词,高级词汇或英语表达的人。相反我很喜欢那些能够把这些知识深入浅出传播给大众的人。像薛教授的《经济学讲义》。我很多感到对社会对世界虚无的问题的答案都是经济学中都能给我治愈。

还有我之前了解到一个不到30岁的在某985升职称最快成为某学校年纪最轻的教授的某某,也是因为对自己专业的很多知识写了很多深入浅出讲义受学生喜欢,且自己为此专业还新创了实验讲学被其他学校传播。

所以

许吉如的那一票在我眼里不是在她表达的不好或是能力不够,她的49票曾把我拉到了那个我想要活得更好的人生励志里,忘了自己的弱点忘了自己的缺点,开始点燃了我要优优秀秀活着,高高级级思考的人生的的燃火。但杨奇函的最后多出来的2票让我发现,那个爱说废话,那个因为爱而才说废话,那个因为说废话可能过的生活有点的普通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但那样的我不代表比那些社会成绩优秀,思想表达高级的人差。

即便说着废话,但我也依然笨拙的爱着生活,笨拙的对待着身边的人,甚至笨拙的对待着自己。这样的笨拙或许在社会和世界的眼里比不上那些优秀的思考,精致的思考。但在我心里我就是做到了尽力,做到了最好。

最后
聪明人,可怕的不是它拥有多少知识,是它思维里的逻辑。 
有灵气的人,拥有的也不一定是知识,更多是超越理性的感性存在(情感)。
而在这辩论里,我很庆幸情感的温暖胜了逻辑的理性的那票。
因为我可能无法拥有强大而又高级的逻辑去过好这一生。但我希望自己保持情感的温暖感性的爱这人生。

但如果你还想看

点击下方蓝字:

往事回首:我这辈子都跟着宇宙的指示走,可以的话,我宁可自己做决定。

今日推荐:生活不允许普通人内向。

LOVE听说你有一场恋爱不敢谈。

MONEY钱是人的胆 | 不坐班零技能赚钱经历分享。

TIME:在朋友圈打卡的正确姿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