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关防风、东防风。
〔来 源〕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ra divaricata(Turcz.) Schishk的根。同属植物川防风,竹叶防风,云防风,新疆防风等也作防风入药。
〔成 分〕根含挥发油约0.3~0.6%,并含甘露醇,酚性物质,多糖类,有机酸,树脂,苦味甙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祛风解表:防风有解表祛风作用。《本经》: “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 《药类法象》: “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2.除湿止痛:防风有祛风除湿止痛作用。 《神农本草经》: “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 《名医别录》: “胁痛、胁风头面去来”。 《长沙药解》: “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
3.祛风解痉:防风有祛风邪、解痉挛作用。 《名医别录》: “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用药法象》: “凡脊痛项强,不可回顾,项似拔者,乃手足太阳证,正当用防风……病人身体拘倦者风也, 诸疮见此证,亦须用之”。
4.解毒作用:防风又可以解食物药物中毒。 《本草经集注》: “杀附子毒”。 《本草求原》: “解乌头、 芫花、 野菌诸热毒”。
二、近代研究
1.解热作用:防风有中等程度的解热作用,大肠杆菌及伤寒混合疫苗静脉注射使家兔发热,用20%的防风煎剂及浸剂(10毫克/公斤)灌胃后,半小时即开始解热,煎剂解热作用可以维持2小时以上。并能解除β—四氢萘胺引起的发热〔1〕。
2.镇痛作用:小鼠灌服防风50%的乙醇提取液(已蒸去乙醇),有明显提高痛阈的作用,皮下注射同样有效〔2〕。
3.抑菌作用:新藓关防风榨出液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3〕。 品种未定的防风煎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抑菌作用〔4、5〕。
此外,临床观察尚有轻度镇静及利尿作用。
〔性 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 效〕发表退热,除湿止痛,祛风解痉。
〔主 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风寒湿痺,风疹搔痒,破伤风等,并可作药物中毒解毒药。
〔临床应用〕本品性质缓和,临床可用冶表里之热,并多用于各种风证。
1.外感寒热:如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类似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起。常配伍羌活、细辛、白芷、川芎等辛温解表药,方例《九味羌活汤》 (方见羌活)。外感风热所见的目赤肿痛、头痛、浊涕、咽喉肿痛等,类似于急性结合膜炎及急性鼻膜炎及鼻窦炎等,常配伍黄芩、黄连、生石膏、羌活、荆芥、 连翘等,方例《散热饮子》、 《防风散》。
2.表里俱热: 防风也能清里热,可用于三焦俱热,伴有恶寒、头痛、口渴饮水、口苦、大便秘结等。类似于感染性高热。常配伍大黄、芒硝、栀子、连翘、 荆芥、 石膏等。方例《防风通圣散》。
3.风湿痺痛:风寒湿痺、关节冷痛者,常配伍麻黄、 羌活、 独活、 当归等, 方例《防风汤》。若偏湿热而关节红肿疼痛者,常配伍芍药、牛膝、五加皮、薏苡仁、秦艽、大黄等,方例《防风丸》。
4.自汗盗汗:类似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汗多配伍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药。方例《玉屏风散》。盗汗多配伍人参、 川芎、方例《防风散》。
5.风疹瘙痒:如风疹、荨麻疹、皮肤痒疹等,常配伍荆芥、蝉退、当归、川芎、芍药、生地、牡丹皮等养血祛风药,方例《荆防四物汤》加味。
6.破伤风: 即金疮风痉、常配伍天南星等,方例《玉真散》。
此外,古方常用治疮疽难歛口,多配伍白芷、甘草、赤芍、当归、川芎等, 方例《防风汤》。
7.药物中毒:如乌头、附子、芫花、野菌中毒等,近年又以防风为主,配伍绿豆、红糖、甘草治疗砷中毒,治疗278例,经两个疗程后,其尿砷降至正常者占55.76%。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或麸炒后用。
〔禁 忌〕血虚及温病头痛不宜用。
〔附 方〕
1.散热饮子(《保命集》):防风、羌活、黄芩、黄连。
2.防风散(《证治准绳》):防风、黄芩、人参、川芎、麦冬。
3.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 薄荷、 麻黄、连翘、 芒硝、石膏、 黄芩、桔梗、滑石、生甘草、荆芥穗、梔子、白术。
4.防风汤(《宣明论方》):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甘草、细辛。
5.防风丸(《证治准绳》):防风、羌活、五加皮、茯神、枳壳、牛膝、桂心、麦冬、人参、玄参、薏苡仁、生地黄、芍药、丹参、槟榔、磁石、大黄、松子仁、木香。
6.玉屏风散(《丹溪心法》):防风、黄芪、白术。
7.防风散(《世医得效方》):防风、川芎、人参。
8.荆防四物汤(验方):防风、荆芥、当归、川芎、生地、芍药、蝉退、牡丹皮、甘草、大枣。
9.玉真散(《本事方》):防风、天南星。10.防风汤(《外科十法》):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 当归尾、雄猪蹄、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