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刊载理论性文章《一棵兰屿罗汉松的改作设计》
理论性文章《一棵兰屿罗汉松的改作设计》刊载于《花木盆景》杂志2021年2月号
图为杂志相关内页1
按:
2017年广东省盆景协会“第二次评选'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方案”中,要求申评者的创作经验、体会及理论性文章在省级以上的专业刊物发表或出版过盆景专业书籍,是硬件要求之一。
具有盆景创作经验、体会及理论性的文章,“言之有物、推敲有道”,是盆景艺术工作者的“经验之谈”,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式,是树友就树论树、交流探讨的成功范例,是好学者学习、借鉴的资料,也是杂志媒体孜孜以求的稿件——套用一个网络热词,这类文章就是“干货”……
2020年12月12日,粤西化州市盆景奇石协会召开2020年年会暨冬季盆景造型创作培训班, 在实操表演环节中,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郑永泰、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谢淦辉两位老师随机选择素材,现场创作表演,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谢淦辉老师改作一棵兰屿罗汉松的蜕变效果,于岭南盆景网论坛发帖分享,获得很多树友的关注,行内权威杂志《花木盆景》从善如流,予以刊载,扩大宣传效果,泽被树友。
值该期杂志发行之际,上传刊发效果,温故而知新,分享同好。
杂志相关内页2
杂志相关内页3
《花木盆景》杂志2021年2月号封面
原文稿:
一棵兰屿罗汉松的改作蜕变
广东化州 李建
谢淦辉老师选择一棵台湾兰屿罗汉松树桩作改作素材
图为该桩正面树相,此桩中等大小,未经改作定型,呈放养状态,生机旺盛,树叶婆娑。
该桩树势向左飘斜,左放右收,隐现临水式型格——因此,分析各优、缺点,权衡利弊,拟作临水式盆景。
该桩之探枝主脉半隐于枝叶中(见图中红线所示),从A点到B点,转曲变化平缓,无逐节收尖,只有微小的上下变化,没有左右摆动,而C点位置,有一枝托向后伸展(因视觉所限,此图看不清,详见下图),变化灵动,为可用之枝。如将C至B段舍去,截干蓄枝——蓄C枝为干,则改良探枝伸展走向,立竿见影。
背面树相
仔细观察背面树相,可以看到C枝伸展有左右摆动,还有上下跌宕,而且幅度较大,难能可贵。而A至B段也可清晰地看到,比较平直,欠灵动变化。
背面树相
红线为原嫁妆枝走向,蓝线为C 枝走向,加以对比,高下立判。因此下定决心截去C至B 段,蓄C枝代干。
方案决定,谢淦辉老师造型改作中
谢淦辉老师向学员们讲解造型改作理念
因需要芽点处欠缺,须于春天嫁接补芽。因此,以绑扎“假枝”方式,演示造型构思,营造设计效果,使学员们有更直观的认知
演示造型构思,说明来日须跟进的关键工作
完成造型改作之俯视图(改作效果分析,详见下图)
俯视图
红线为原嫁妆枝伸展方向
蓝线为截干后,蓄C枝代干的伸展方向,并通过拿弯、调整,达到设计效果
图中蓝线所示,蓄C枝代干,既增加了上下跌宕(本图的拍摄角度看不到,详见后图),也有了左右摆动的变化,增加了该桩的“景深”。
岭南盆景造型创作理论集大成者、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曾宪烨老师在讲课中曾说过:有树友请教,自己的盆景看着漂亮,但照相不好看,是什么原因?
曾宪烨老师分析原因是这类盆景作品造型中只有左右摆动,没有上下跌宕,而照相是二维的平面图,因为透视原理,只能照出枝条上下跌宕的效果,而照不出景树枝条左右摆动。
因此,在造型创作中,既要有上下跌宕,也要有左右摆动,软角、硬角兼有,每节长、短交互,富有韵律变化……
综上所述,枝条伸展上下跌宕很重要,左右摆动也不可或缺——虽然在照片里体现不出来,但如果没有左右摆动,景树就没有景深,景树的效果就象一把扇一样(见下图中的旅人蕉)
图为笔者原植于家园的旅人蕉,是原产于非洲岛国马达加斯的奇异植物,树叶呈扇形伸展。
本帖增加此图,是为了使读者加深“扇形树”的印象,领会景树“景深”的重要性
完成造型改作,谢淦辉老师与景树合影
完成造型改作示意图,红线为原嫁妆枝伸展方向,蓝线为截干后,蓄C枝代干后的主脉伸展方向
通过取、舍,改变原嫁妆枝A至B段过长、过直、过硬、过低的缺点,改作后的探枝主脉先向后伸展,再向上翘起,至高位往下跌宕,益显其势,各节有明显收尖,长、短交互,富有韵律变化。
造型设计构思图(绘图:何文开)
谢淦辉老师和何文开老师,都是广东省盆景协会专家委员会创作组林伟栈组长麾下能打硬仗的兵。
岭南盆景在创作表演中,很难做出直观的效果。
苏放会长说过:“岭南盆景是一把剪刀完成一切的艺术”。
岭南盆景基于独特的截干蓄枝技法,“一寸枝条生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分枝布托要结合画理,富有诗情画意。枝条伸展变化讲究过渡自然,逐节收尖……这些特殊性,就限制了岭南盆景在造型创作表演中的灵活性。例如,在平时的造型创作中,截干蓄枝时,在合适的位置如果没有适合的枝条或芽点,就需要嫁接产生——这样的情况,在创作表演短时间中,就很难解决了。改作后的效果,有些未能一步到位,还需要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调整——这也是岭南盆景在造型创作示范中的特性和局限,与北派盆景不可同日而语。
而我们的北派盆景同行们,在创作表演中就没有受到太多的技法限制,根据桩材的大致情况,通过取舍,蟠扎,拿弯造曲等手法,较容易做出大致轮廓和雏形,做出较直观的效果……这些,岭南盆景人只能艳羡,可望不可及。
近期来的的几场岭南盆景造型创作表演中,表演者通过绑扎“假枝”演示枝条伸展方向;通过绘画造型设计图,展示造型创作理念和效果等,使观摩者得到较直观的学习,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尝试。
由此,又衍生出来另外一个话题了:画出来的造型设计图,都很美妙,很到位,但在现实的造型创作中,设计意图能否达到呢?
为此,笔者与多位擅长绘图的盆景老师交流、探讨这个问题,收到一些肯定的答复。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彭盛材老师就是一位绘图高手,他也要求彭门弟子必须掌握绘图技能,多画多练。
例如何文开老师说:先师刘仲明老师在言传身教中、在理论书刊中,一直强调要以理论指导创作,提倡画好设计图,按图创作,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何文开老师说,他本人绘画的造型设计图,如果是自己按图创作,起码可以完成设计图的八成效果;他本人也一直是先绘画图,再创作,也会在创作中加以提升,完善方案。有时候通过绘图,还会发现创作中的欠缺而加以完善。
衷心希望谢克英大师领衔的广东省盆景协会专家委员会涌现更多的创作高手和绘图高手。也希望广大树友通过成功的范例,加以借鉴,更多实践,做出更多的盆景精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