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沙之味》—— 倾听自然的声音,品悟人生的味道
电影:《澄沙之味》
类型:剧情
导演:河濑直美
主演:树木希林,永濑正敏,市原悦子,内田伽罗,水野美纪
上映时间:2015年5月30日
奖项:第40届日本报知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树木希林(获奖)
“铜锣之春”店长千太郎的一天是从晦暗时分开始的,驮着一副沉重倦怠的躯壳,一步一步爬到天台上,假装自己在山顶上,抽一颗烟,看着朝阳挂在高楼大厦上,灭了烟,再一步一步走下去,开启一天的工作。
这家专卖铜锣烧的小店因缘际会聚集了三个有故事的人:雇佣店长千太郎,店员德江老人,初中生若菜。德江老人将制作铜锣烧馅料的秘方传授给了千太郎,小店也因此热闹起来,同时关于德江老人的传言也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生活,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就此展开。
1
两个群体:弱势群体VS普通民众
德江老人曾是麻风病人,偶然被“铜锣之春”的香甜气打动,凭着制作馅料的过人手艺成为这里的钟点工。导演利用影片充分地表达了个人立场,呼吁社会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他们足够地尊重和关爱,取材方面挺大胆的。
千太郎和若菜是普通人,当他们得知德江老人的身份时,先是怀疑、不接受,后来多次主动到疗养院看望她,陪她聊天,逐渐认识接纳了这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深受病痛折磨,受社会歧视,非常渴望回到正常生活。
1
两个时间:老年和青年少年
德江老人进入人生暮年,是人生总结回顾的阶段,死亡之前的人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对于德江老人而言,一辈子与世隔离,承受病痛,无法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她仍然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学会倾听自然的一切,找到人生的意义。
千太郎和若菜则代表青年、少年,一切刚刚开始,会迷茫倦怠,也有希望。千太郎偶然入狱,错过了见母亲最后一秒,出狱后寄人篱下处于阴郁状态,若菜在单亲家庭,单纯善良,却不知未来在何处。德江老人的出现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转机,教他们重新认识生活和未来。
1
两个空间:铜锣烧店和疗养院
故事前半段发生在铜锣烧店。千太郎不喜欢甜食,不喜欢热闹,对什么都没兴趣,德江老人的加入使铜锣烧店一下子红火起来,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被各自群体孤立的千太郎和若菜也深受感染,“铜锣之春”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
故事后半段发生在疗养院。“铜锣之春”因为“德江老人是麻风病人”的传言而萧条,镜头带领观众深入到麻风病疗养院,全面详细地展示了这一社会群体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的内心需求,引人深思。
1
两种态度:迷茫虚度和匠人精神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需要去自己寻找,所以人总会迷失,进而虚度光阴,说起来,真是无可奈何。年轻时的德江早早被社会隔离,她的迷茫感和丧失感更强烈吧?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呢?年轻的千太郎和若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喜欢看影片中人们吃东西的画面,感觉得到他们对食物的虔诚和敬畏。德江老人天不亮到达小店制作红豆馅,从挑选,清洗,浸泡,蒸炖,过滤,加甜,搅拌,做完了已近中午。德江老人有一种匠人精神,她悉心地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豆子,倾听它们的声音,辨别蒸汽的味道,和豆子对话,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显得过于理想化了,现在很少有人舍得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上,并且坚持下去。
1
两种关系:萍水相逢和知遇之恩
“铜锣之春”成为德江老人、千太郎、若菜的命运转折点,这场偶然间的相遇,像浮萍一样不期而至,又迅速离去。德江老人毫无保留地把馅料秘方传授给了千太郎,同时在相处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千太郎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
最令人感动的人际关系不一定非要有个明确的定位,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最符合日常生活。人性、人情、人心是复杂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命运只负责把人带到某个特定的地方,具体的就看人的选择了。
1
一个现实:人生的意义
手持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轻微晃动的镜头颇有纪录片的质感,影像风格朴实古拙,惯用日光投影,加入了许多自然风光诸如樱花、树木、流水的特写。可能导演极力想表达人生苦短稍纵即逝的空虚和惆怅,不过将人力无法抗衡命运的悲哀,寄情于月亮樱花树木这些自然物象上,有些牵强,用力过猛。
影片最后,德江老人将自己珍藏的餐具留给千太郎,还有一段录音,细述了一个被压抑的生命的过往,对全片略显压抑的主题和人物设置进行了有效释放,却有些画蛇添足。的确,人对过往释然了才能前进,这正是千太郎和若菜未来需要面对的。
Flies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
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扫码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