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慕容盛拓跋珪相继称帝,北魏韬光养晦暗中蓄力 2024-04-11 13:58:39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27篇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六月十六,拓跋珪大会群臣,共同商议该采用什么国号。群臣都道:“周朝与秦朝以前,天子都是由诸侯升位,使用原来诸侯国的国号作为天下的国号。汉代以后,夺取天下的人都没有一尺土地作为资本和凭借。我们国家百代以来,子孙相承,在代郡以北的地方开创基业,应该用代作为国号。”黄门侍郎崔宏反对道:“过去,商朝没有长时间地呆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有殷和商两种称呼。代郡一带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但是我们受到上天的恩宠、接受治理天下的使命却是新近发生的事,前些年已经把国号改为魏。魏,是一个含有美好伟大之意的名称,也曾经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应该像过去一样称为魏。”最终,拓跋珪听从了崔宏的意见,将国号定为魏。七月,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开始营建宫殿,设立宗庙,以及土神、谷神的祭坛,一如汉族王朝的制度。八月,拓跋珪命令有关部门确定京师的区划,标明道路的名称和里程,统一度量衡,派遣特使到各个郡国巡回视察、监督,检举弹劾违法乱纪的地方官吏,以便拓跋珪亲自考察定罪。十一月二十三,拓跋珪命尚书吏部郎邓渊(邓羌之孙)制订官制,协调皇室的音乐;命仪曹郎董谧制订礼仪制度;命三公郎王德制订法律规章;命太史令晁崇考察天象;又派吏部尚书崔宏统管裁定,以作为国家永久的制度。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北魏帝国的正式亮相水到渠成。十二月初二,拓跋珪正式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天兴。称帝之后,拓跋珪确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命令朝廷内外所有官员、百姓都必须把头发系在一起,再戴上帽子,从服饰上向汉族靠齐;二、将远祖拓跋毛以下的二十七人都追尊为皇帝,尊奉六世祖拓跋力微为神元皇帝,庙号始祖,祖父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父亲拓跋寔为献明皇帝;三、从这年开始,弃用鲜卑旧有传统,依照汉族传统制订祭庙、朝会使用的礼仪音乐;四、采纳崔宏建议,自称黄帝后代,尚土德;五、将六州二十二郡的官员和豪族大户二千多家,迁到代都居住;将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至阴馆,北至参合陂的地区,全都划入京畿;京师之外的四方、四维,设置八部帅,分别加以监督、管辖。这些措施,无论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是向汉族王朝的靠近,以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提高对百姓的号召力。拓跋珪称帝前的两个月,慕容盛也在龙城称帝。十月十四,后燕大臣再次请求慕容盛称帝。这一次,他没有再推辞。十月十七,慕容盛登上帝位,尊皇后段氏为皇太后,尊生母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曾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兰妃终究没有当上皇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正月十三,拓跋珪巡视北方,分别命令大将军常山王拓跋遵等三支军队从东路向长川进发,镇北将军高凉王拓跋乐真等七支军队从西路向牛川进发,他自己带领大军从中路在駮髯水出发,准备袭击高车部落。二月初一,北魏军将高车的三十多个部落打得大败,俘虏七万多人,缴获马三十多万匹,牛羊一百四十多万头。卫王拓跋仪另外带领三万骑兵,深入沙漠一千多里,攻破高车的七个余部,俘虏二万多人,缴获马五万多匹,牛羊两万多头。说起来,高车部落也够苦逼的,只要拓跋氏崛起,就一定要去征服高车,俘虏他们的人口,抢走他们的牛马,视之为取款机。生活方式决定生存方式,游牧民族习惯了弱肉强食,当然也是战斗民族。二月,拓跋珪在牛川以南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让高车人作为围子,周围七百多里,将走兽驱赶到平城后,又让高车人修筑起鹿苑,鹿苑方圆达数十里,极尽耀武扬威之能事。三月初八,拓跋珪继续进行制度改革,将原尚书三十六曹以及一些京外官署划分为三百六十曹,派设八部大夫主管。吏部尚书崔宏负责原来的三十六曹,像令、仆射那样管辖事务。又设置了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的名额,共达三千人。这天,拓跋珪询问博士李先道:“天下什么东西最好?可以用来补益人的智慧和精神?”李先回答道:“没有什么比得上书籍。”拓跋珪追问道:“书籍一共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搜集在一起呢?”李先回答道:“从文字产生到现在,书籍的数量每代都在增加,已经不可能准确统计了。如果陛下真的喜欢,不必担忧不能搜集。”在李先的建议下,拓跋珪命令各郡县大规模索求、搜集书籍,全部送到平城。这又是一大善举,也促进了汉文化在北魏的传播。内兴文教的同时,拓跋珪也没有放弃对外扩张。三月二十,拓跋珪派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率兵袭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个部落,将它们全部击破,一直追击到大峨谷,然后在那里设置守卫部队才返回。不过,拓跋珪对外扩张的对象都是一些比较小或者落后的部族,并没有针对慕容盛或慕容德,以及后秦等实力相对较大的势力。由此可以看出,经过攻打中山的艰苦经历后,拓跋珪变得比较务实,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壮大实力上,也就是增强内功上。拓跋珪的韬光养晦,不禁让慕容盛和慕容德产生了错觉,难道北魏不行了?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他们开始小动作不断,再次图谋光复大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慕容氏几代人都在为复国而努力。 赞 (0) 相关推荐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98 NO.198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慕容垂当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此时他已经年满七十,老病缠身,自感时日无多的他知道自己需要考虑身后事了. 对他来说,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让太子慕容宝顺利接班,实现政权 ... 激荡四百年:拒不称帝高欢志气犹在,巧怼杜弼彰显另类智慧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67篇 西征的失利,以及窦泰的阵亡,让高欢有一种强烈的挫折感,他开始有意放空自己,思考一些更深入的问题. 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六月,心情郁结之下, ... 激荡四百年:刘渊悍然称帝迁都平阳,司马越以杀立威清除异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4篇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十月初三,刘渊即皇帝位,改元永凤,是为十六国中第二个称帝的君主. 随后,刘渊任命长子刘和为大将军,第四子刘聪为车骑大将军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犯病被逆子弑杀,拓跋嗣众望所归继大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65篇 魏晋时期,名士中流行一种叫做寒食散的仙药,据说服用之后让人变得极其亢奋,其实就是一种毒品,对人体伤害极大. 不知是被何人所蛊惑,拓跋珪竟也成为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侥幸转败为胜,慕容麟作乱慕容宝放弃中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5篇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二月初一,拓跋珪回军驻扎于杨城.就在这时,北魏内部再出幺蛾子,差点让拓跋珪满盘皆输. 没根投降后燕后,他的侄子并州监军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东出井陉意外不断,后燕却已到生死存亡之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4篇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十月,拓跋珪派冠军将军于栗磾和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骑共二万人,修复韩信当年用过的栈道. 栈道修好之后,拓跋珪率兵从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连败柔然刘卫辰,翟钊挑衅后燕慕容垂亲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4篇 拓跋珪建立北魏后,短短数年内,之前臣服于代国的部落相继向他归顺,只有柔然部落拒不臣服. 柔然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出自鲜卑族,最早是拓跋氏的 ... 激荡四百年:拓跋珪胸怀大志不低头,慕容垂恩威并施难奏效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2篇 太元十三年(公元388年)三月,慕容麟在代郡击败叛将许谦,许谦逃奔西燕.然后,后燕废除代郡,将居民都迁到龙城. 代郡是北魏前身代国的封地,对于 ... 激荡四百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陈敏趁乱夺取江东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5篇 当司马颙和司马越正式决裂之时,洛阳发生了一段既有些荒诞.又有些温情的插曲,于这乱世寒冬中留下了一抹异色,清冷中透着温暖,温暖中又饱含心酸. 永兴 ... 激荡四百年:沈璞固守盱眙北魏绕道,拓跋焘求联姻惨遭拒绝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50篇 刘宋在雍州.豫州和青州全线处于劣势,我们再来看看秦州方向. 北伐开启后,刘义隆重新起用杨文德为辅国将军,派他率领军队从汉中进入北魏边境,骚扰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