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不写诗了?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表彰那些帮助他打天下的功臣们,把24个战功赫赫的功臣画像放进凌烟阁,历史上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这24人中,有一个人在战争中寸功未立,死后却被李世民请进了凌烟阁;他一生几次投降,却被李世民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他敢于批评李世民写的诗,却被李世民称为自己的知音;他死后,李世民放声痛哭,把他比喻成自己的钟子期,李世民效仿俞伯牙断琴的典故,特意为他写了一首诗在他的灵前焚烧,李世民从此不再写诗。这个人就是虞世南。

虞世南的作品很多,最能体现他一生品德取向的是他的诗歌《蝉》,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诗,来瞻仰虞世南不平凡的一生。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因为博学多才,曾受到南陈皇帝的特别关爱。隋灭南陈后,虞世南随着他的哥哥一起归顺了隋朝。因为不想做官,曾经被隋文帝杨广下令捉拿。后来唐朝灭隋以后,虞世南成了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的臣子。有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那些大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当场吟诵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人格化的写蝉的诗歌,作者以蝉自喻,表面上写的是蝉,实际上写的是自己的品德观。在古时候,蝉是性情高洁的代表。因为古人不知道蝉是饮食树枝内部的液体的,古人认为蝉喝的是清晨的露珠,并且栖息在高高的树上,自然就成了高洁的代表。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这个触须就像古人系在脖子下面的帽带,所以诗人把蝉的触须叫做“垂緌”,这个垂緌也直接暗示了官场上的显宦地位。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说,蝉用触须饮食清露,暗示自己想要和蝉一样,虽然身处高位,宁愿坚守着一份清廉、清正和清纯。这和虞世南的一生非常吻合,虞世南性情耿直孤傲,不合于世,在权贵面前,能够坚持真理。有一次李世民写了一首诗,让虞世南来唱和。可是虞世南看过以后拒不接受,他对李世民说:“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为此唐太宗还赏赐他五十匹布帛。

诗的第二句“流响出疏桐”则重点写的是蝉的声名远播。字面上的意思是:蝉的歌声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叶间传出。暗示了自己力求声名远播的方法。声名远播和流芳百世是古代很多文人的奋斗目标。在这里虞世南是在表明自己和大多数文人一样,也想着声名远扬。那虞世南想出名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像蝉一样,依靠梧桐树。梧桐在古时候是一种高贵的树,有句话叫“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里暗指李世民政权。这个“疏桐”的“疏”字,则是暗语李世民政权的清正疏朗。为了这个“疏”字,虞世南多次向李世民直言进谏,避免了李世民执政期间的错误政策,对于贞观之治起到了积极作用。李世民曾赞叹道:“世人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愁不理!”并且在虞世南去世后,李世民失声痛哭,说:虞世南是当代名臣,人伦的标准。感叹虞世南去世后,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人可以和虞世南相比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蝉声传播的很远,一般人往往认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里的“居高”是指立身品格高洁,而不是官位的高低。意思是一个立志于高尚品格和情操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这一点在虞世南的一生之中,演绎的淋漓尽致。虞世南少年多才,因为才华而受到了南陈皇帝陈文帝和隋朝皇帝隋炀帝的重视;虞世南非常孝顺,他父亲去世以后,虞世南痛苦的到了无法活下去的地步,以至于陈文帝派兵去看着他;虞世南非常义气,当宇文化及要杀他哥哥的时候,他抱着哥哥请求替哥哥去死。他的孝义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这也是李世民重用他的理由之一。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说起虞世南,大家所熟知的也是他的诗歌和书法。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儿童蒙学

周五    诗词天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