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儒释道”的轴心都是“立心为学”

2021-7-17摘于360馆

近些年来,阳明心学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这是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复兴的一个征兆!

为什么中华文化的复兴会从阳明心学开始呢?抛开实际中发生的那些偶然事情,从中华文化的历史以及人类文化的全局来看,这或许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因为阳明心学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贡献与地位——明确了中华文化的轴心。

1

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积淀,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这个文化是个庞然大物,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迷乱人眼,无处着手。但它是有主干的,有根本的,这就是它的轴心。这个轴心,就是心学。

是谁抓住它的主干,点明了这个轴心呢?王阳明。所以阳明心学,其实就是中华文化的轴心之学。中华文化这只巨龙,到了王阳明手里,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画龙点睛。所以王阳明之后,再无巨擘。

正因为这一点,中华文化回归于轴心,由此复兴,才最为合适,也最有意义。

2

中华文化的价值,可以从两个视界来定位:

一是以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为视界,

二是以人类文化的全局为视界。

从中华文脉的视界来看,其特点:

以道为主,以术为辅。‌

中华文脉源于伏羲、炎黄,及尧、舜、禹三代;后经夏、商、周而成体;到春秋战国产生诸子百家,犹如花开;秦统一中国后,历代逐渐以儒家思想治世,直到清末,似江河有道。

中华文化经数千年的发展,博大精深,涉及各个领域,但主线是明确的,这就是

“道”。

“道”是中华文化的统帅。

道以儒、道、释三家为主体,世称“三教”。各领域的人文、百工、技艺为术,而上达之境,亦与道通。道行形而上,术用形而下。

道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呢?

是“心”。(心得:又称“道心”)

《尚书》记载尧、舜、禹三代禅让帝位之时,有“十六字心传”,语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春秋时孔子及其门生讲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等,

孔子则说:“

吾道一以贯之。”

这个一,其实是心。

宋代倡扬理学,

但理是从人心讲的,

是为了使人在天地间立心。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明代王阳明主张心学,讲“致良知”,说:

“圣人之学,心学也。”

他为儒学点明了要义,

也为中华文化点明了要义,

因为他点出了中华文脉的真正精神——三教都讲心,

佛讲心之根本,

道讲心之自然,

儒讲心之世用。

三家互补,

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三教都立心为学,

也都是名副其实的“心学”。

心是人的根本,

以心为学,

这样的文化就永远不会湮灭。

3

这里讲的人类文化全局,是从认知方式上讲的。

人类的认知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向外认知,

一种是向内认知。‌

向外认知,其代表是科学;

向内认知,其代表‌是心学。

科学的认知方式,现在是人类认知的主流。这种认知方式与人们常用的认知方式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发展得更精致,更细微,更专业。

这是向外认识事物的方式,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我认识它。所知之物在我之外,已与我分离。即使是认识自己,认识人心,也是把心当作外物来研究的,比如现代心理学。

向外认识,就必然会把认识对象当作一物来认知,因此可以称为“物学”。

但是中华文化的认知方式是与此相反的,它是向内自知,认识自己,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我认识我。因此没有对象,无我它分别,无物可见,见物亦不可作物见。

我认识我,只能在自心上反省、体会、觉悟,因此称为“心学”。

4

我的存在,就是心与物两边。心是我,物是它。我需要认识我,也需要认识它。心学帮助我认识我,

科学帮助我认识它。‌

这两种认知方式都是人类所需要的,二者俱全,认知才完整。因此在人类文化的全局中,西方的科学与中华的心学,都有其确定的位置。少了其中的哪一个,都缺了一半。

今天的世界遇到了种种问题:个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国家的问题,人类的问题——小到个人的认知、精神与生活;大到社会管理、国际事务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解决的办法却越来越乏力。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文化缺位了,在科学急剧发展的时候,心学出现了空白——人类的两种认知方式少了一个,失去了平衡。

失去心学,心就病了。心为逐物而丧我,我不认识我,我的精神、意识、情感、观念、行为、方法等等,就都会出现问题;而人们的社会意识、决策和处理事务的方式、思想理论的建设等等,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人病了,社会就病了,世界就病了。

因而恢复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现实需要,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全人类向前发展的需要。人心需要安顿,而能安顿人心的,除了宗教信仰,唯有心学。

5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目总括儒学,也概述了中华文化之道。

王阳明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只在“格物致知”上用功,最后在“致知”上增加了一个“良”字,改成“致良知”,以此立心学,照亮全体中华文化,这就是王阳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因此由万归一,我们就可以向前再走一步,由一新生,进而生万。

我在“格物致知”上再加一个“心”字,改为“格心物,致良知”,以此立现代心学,照亮阳明心学和中华文化,并希望能惠及全体人类。

格物致知——格物致良知——格心物致良知,这是中华文化轴心之学的发展路线。它的展开,恰与科学成为两翼。从此心、物皆有学,两相对应,相得益彰。

6

人类的认知,一言以蔽之:即格物致知。

科学的认知,其实质是:

格外物,致实知;

心学的认知,其实质是:

格心物,致良知。‌

人们若能掌握这两种认识方式,人类就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从中华文脉的发展看,阳明心学是承前启后的;从人类文化的全局看,阳明心学是补缺的。所以没有心学这个轴心不行,没有王阳明不行。

中华文化,以心为轴,立极天地,贯通古今,覆盖未来,是为天下之大道。

天下无道则乱,

有道则一。

道在人心,

当以心学安之。

否则,天下孰与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