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篇文章,至少一半的普通人能够财务自由

春节已过,大家又开始了忙忙碌碌的工作。很多人就是这么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数十年如一日,用体力和脑力换取一份劳动报酬。为了维护客户,应付领导花费大量的时间,身心疲惫却还要强打精神,只是为了能勉强养儿育女,赡养父母。

这样的人是可敬的,因为他为了家人身担重负。

这样的人是孤独的,因为他环顾四周,都是需要依靠他的,而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这样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成全了客户,领导,下属,家人,却忽视了自己。

这样的人令人惋惜的,因为明明有很多办法可以通向财务自由,他却偏偏选择了那条最遥远的。

埋头赶路的人常常忘记抬头看天。

普通人距离财务自由到底有多远?我会用几个事实来帮你看清现实,然后,你自己就能够算出来。

第一个事实:什么是财务自由

这个年代无数人吹捧财务自由。很多人都在谈论,比如在上海需要6000万才能财务自由,三四线城市要有几辆车,几套房之类。这样的说法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想想你过去的生活,消费并没有高到天际,具体数字大抵不会高于你的收入。即使你的收入不算高,你也能生活的还不错,这就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实。

财务自由就是让我们不工作还能生活。

因为需求是无限的,以需求来确定财务自由,最终的结果就是多少钱都不够。那用什么来确认呢?答案是收入!

收入是有限的,也会自动平衡你的生活。我们计算出你工作直至退休能获得的总收入,就可以得出财务自由的具体数字了。

第二个事实:你的财务自由具体是多少钱

例如: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你现在的年收入是7万元,假定收入维持不变,退休前还能工作20年,那么你的工作收入总计140万。也就是说,140万元等于你辛苦工作20年。

事实上工资不会维持不变。我们要预测20年后的工资情况,不妨看看20年前的变化趋势。

2001年的社会最低工资标准380元,2020年增涨至1900元,增幅5倍。大家可以查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情况,大部分是吻合的。

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要稍大于5倍,主要是收入的被平均造成的,这个不多说。而最低工资标准是有国家保障劳动者能够正常生活的最低保证,对应生活水平具有一贯性,我们就拿这个5倍增幅来参考。

你现在年收入7万,20年后的年收入是35万,这20年的工作总收入就是410万,公式如下:

(7 35)*20/2=410

这里不算你20年前还没参加工作,也不算你年龄增大后收入衰减。如果算上这些,大约合理估计在350万,也就是增幅4倍。不过,谁不想过得好点呢。那就按410万吧,这就是你达成财务自由的具体数字。

第三个事实:你需要多少启动资金来实现目标

410万的目标乍一听,还是有些遥远。不过,这是现在一直到20年后的总收入。在初期,完全不需要拥有这个数字。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用工作也达成以上目标有几种方法呢?

银行理财: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在4-5个点,信托要高些,一般能到8%。我们按5%来计算,复利投资20年,达到410万的目标需要本金大约150万,公式如下:

150*(1 5%)^20=398

如果你现在有150万,那么买一份银行理财,就省了你工作20年,目标达成。

如果你没有150万,你需要学习一点理财知识来提高收益率,我们争取把本金降低到21万,公式如下:

21*(1 16%)^20=409

如果你有21万,年收益率达到16%,20年后也可以达成目标。

有人会说,16%的收益率太难了。是这样吗?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说话:

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指出,偏股型基金19年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18%,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7.64%。

这是19个年头,7000多支基金做的统计。也就是说,你只需无脑买入7000支基金,收益率就是16.18%了。当然,没人会买这么多只,你需要学习来做出选择,用70支基金取得安全的平均收益率,甚至更少的数量达到同样的目的。

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三个事实,帮你认知现实。至于到底怎么选择,还要你来决定。

最后声明:我没有丝毫劝人放弃工作的意思。事实上,人的本性更喜欢工作。很多身价亿万的人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工作热情,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出很多。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有选择的权利,有时间去做有更多意义的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