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书法

他是明代嘉靖间的一位大学士,《明史》将其列为奸臣,是执掌国政二十年的权臣严嵩。

严嵩因得罪史学家王世贞获千古骂名。王世贞是明朝中后期大家,“后七子”领袖。他后半生的精力主要用来撰写文章诅咒严氏父子,而且是正史和民间演义双管其下。在他的刻意引导下,严嵩被描述成凶狠贪婪、无恶不作的化身,令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但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发表文章介绍,严嵩不仅文采斐然,还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书法家。

那么严嵩是书法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们不妨从清朝乾隆皇帝约欲换严嵩“至公堂三个字的牌匾而不成说起。

时间拉回到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天,乾隆皇帝看到顺天府乡试贡院大殿上的“至公堂”三个大字匾额,心想我们堂堂大清考试院竟然挂着一幅奸臣的字,这岂不是号召天下学子们做奸臣嘛。

这得换掉!

“至公堂”匾额

于是下令天下善书法者题写“至公堂”三字,一旦采用者有重奖。无奈皇帝以举国之力公开征集,竟然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

包括乾隆自己以迷之自信手书多遍“至公堂”,仍然和严嵩的“至公堂”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无奈只能作罢。

后来清朝末年名儒左宗棠也题过“至公堂”匾额,但都不能赶上严嵩的原作。

其实严嵩流传至今的书法远远不止“至公堂”。

严嵩“六必居”榜书

上面这幅是严嵩题写的“六必居”榜书,可以说是其代表作,这块匾方严浑阔,笔力雄奇博大;字体丰伟而不板滞,笔势强健而不笨拙,是榜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天下第一关”匾额

可能是生活地域的原因,严嵩题字北京较多。

如原在西城区东大高殿外牌坊上的榜书“孔绥皇祚”、“太极先林”、“弘佑天民”、“先天民境”,西城区原景山大门上的“北上门”榜书,原在司法部地方法院楼上的“万邦总宪”榜书。

宣武门菜市口的“西鹤年堂” 榜书和门联“用收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前门外铁柱宫许真人庙里的“忠孝”、“净明”榜书,原翰林院署大堂上的“翰林院署”等榜书。

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山东曲阜的“圣府”等也俱出自严嵩之手。

天津蓟州区独乐寺

严嵩的手书,在嘉靖年间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当世的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杨慎、田汝籽、湛若水等对其作品都推崇备至。

拨开历史迷雾看看,严嵩不仅书法水平很高,而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问大家。

他10岁考取得秀才,19岁中举,25岁时考中进士,成绩高居二甲第二名。死后留下200多万字的著作,其中诗作就有1300多首。他如此开挂的人生,放到现在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

那么学问和书法堪称一流的严嵩,为何千百年来大家都知道他是大奸臣,而书法如此寂寂无名呢?

究其原因,实则与国人自古以“善恶”来评价人物的价值体系分不开。

一个人政治上的名声臭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他的全盘否定。由于头顶着个“奸臣”的帽子,不仅他的文章不足于为人道,他的字——不论其是否为书法佳作——也都不值得一提,这就是典型的字以人废。

就像“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原本是指蔡京,只因他是“六贼”之首,才被蔡襄替代。宋体字的发明者秦桧也一样,因为陷害忠良的恶名,“秦体字”活活给改名为宋体字了。

宋美龄说:人无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别!就像一网友留言说:天下事本无忠奸之分,无好坏之分!时也势也!如果去分的话,说明你还嫩!

那么,对于德与才的衡量标准,坏人的书法成就是否该被抹杀?

(0)

相关推荐

  •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3大奸臣:一手好字流传至今,名声却狼藉不堪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以来,出现很多的历史人物,有的人能够流芳百世,有的人只能遗臭万年,而有的人存在则是在象征反派的同时,依然能够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印象却并非是坏的,反而是让人佩服的一方面,毕竟世界 ...

  • 他是大明第一奸臣,书法成就却超乎你的想象

    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会咬牙切齿地骂上一句:"奸臣",有可能还不解恨,后面还要带上一句"大奸臣",顺道还要狠狠地吐上一口吐沫,再加点佐料:"什么东西!& ...

  • 他们为人遗臭万年,他们的字却流芳千古

    正像"文如其人"的论断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反面例证.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一样,字如其人的论断同样遭到了一次次另类人物的颠覆. 蔡京,这个施耐庵笔下的二号恶人," ...

  • 都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人就真的好吗?

    物道君语: 历史上有艺能的奸佞不在少数. 人性的复杂,颠覆字如其人的传统认知. 字如其人 如心性,不一定如品行 在中国,能写一手好字,会对一个人加分不少,擅长书法更是让人钦佩赞许.从签名到考试书写,似 ...

  •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3大奸臣:一手好字却流传至今,名声却狼藉不堪

    2020-11-14 09:58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认为通过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此人大致的性格特质,或温婉.或豪迈等等,就连心理学上也分析过怎样从字体看一个人的性格.据研究,字体工整.垂直的人有很强的自 ...

  • 书法界“四大恶人”之一,又奸又贪又恶毒,却有一手好字,让无数书法家自愧不如!

    111 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品行.但也并非绝对的.以下四位,就是例外. 1 和  珅 和珅被称为"千古第一贪",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线条——书法的血脉

    线条在书法.国画.篆刻中都犹其重要,看懂了线再看点和面就简单多了,也算窥得书画印之门径.虽然不全然总比不知从哪里入手要好!  在书法中,点画是肌肉,线条是血脉,结构是气质.就像一个人,只要你血脉贯通, ...

  • 初学书法不把这12条搞懂,会走很多弯路!

    初学书法不把这12条搞懂,会走很多弯路!

  • 【书法技巧】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q ...

  • 书法千万条,死记这四条!

    书法学习好似爬山,从山脚到山顶路有千万条,所以书法理论也是千千万,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但是其中有四点是必经之路.是万法归宗的.那就是:字型准,笔力够,韵味足,历练多. 现分别试叙如下: 第一.字型准  ...

  • 「愙斋书法」明代山水名画欣赏

    「愙斋书法」明代山水名画欣赏

  • 我的书法习作

    我的书法习作

  • 书法的最高境界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 散是散怀,淡是自然.这是以涵养.学问和心境为核心,以技法为基础的最高形式的笔墨呈现. 书画实际就是个人表现,这个个人表现要综合地分析,不是用墨一泼.大笔一挥的个人表现.字要写 ...

  • 金正喜的书法

    行书兰盟帖册页(部分) 他与清朝学者翁方纲.阮元建立了友谊,并拜翁方纲.阮元为师,得到不少教益.翁方纲对他的学识有较好的评价. 行书七言联 金正喜的书法起初摹仿颜真卿和董其昌,回国后,精研欧阳询.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