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船闸,值得保护的抗战遗址
据史籍记载: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境内丰富的煤、铁资源,綦江成为战时首都重庆南面军事屏障,渝南卫戍指挥中心、大后方军工生产原料供应重要基地,同时因为川黔、川湘公路贯穿其境,而成为大后方与抗战前线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岁月里,数万綦江人被征用赶修抗战公路、机场;数万綦江人在煤矿、铁矿、煤铁运输线上艰苦劳动;数万綦江人拿起枪杆子走上了抗日战场,綦江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据《抗战綦江》记载: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6年(公元1937 年)11 月国民政府迁重庆。为加快向重庆的冶炼厂、兵工厂运送钢铁原料和原煤,次年 1 月“导淮委员会”西迁入渝,奉命承担綦江航道治理任务。为战时经济需要,制定了以建闸坝为主、整治浅滩为辅的分二期建设的渠化计划。
一期工程于1938 年11 月开工,1941 年3月竣工,在干流及支流蒲河上共建成5 座船闸。闸室均为宽9 米,长66 米,一次可通行5 吨木船12 只或15 吨木船6 只。因为盖石峒河段多险滩,这里建了“二级连续船闸”。盖石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二级连续船闸”,总水级9.2 米。当年,船只过闸,传为奇闻。
二期工程,从1940 年8 月至1945 年3 月,建成了石溪口“大中闸”、滑石子“大华闸”、剪刀口“大常闸”等3 座船闸。闸室均为宽12 米、长60 米,可通行30 吨级木船,长江小汽轮能过闸至三溪镇。
据《抗战綦江》记载:1938 年綦江通航船只1600 多艘,年运量4.8 万吨;到1941 年2 月,船只增至2600 多艘,年运量30 万吨。
一、二期渠化工程的实施,时逢抗战,艰难曲折,在工程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工程完成后,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钢铁企业的生存,也促进了沿江经济发展。原拟第三期渠化工程,再建 14 座船闸,因抗战胜利,国民政府东迁,遂未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对各闸坝进行闸门改造、坝体维修,对一些区间航道进行整治。在清溪河、笋溪河上又建成3 座船闸。流域内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随着纵贯流域的川黔铁路通车,公路渐成网络,而原有船闸通航技术明显落后,綦江航运日渐衰萎。
如今,抗战时期修建的船闸遗址仍然存在于綦江河上,但由于航运衰落,这些船闸也被冷落。以綦江城内(北街农贸市场下)的“大常闸(綦江闸)”为例,当年建的船闸还原封不动地横卧在河上,但四周已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船闸,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这个船闸。由于无人管理,有市民冒险到船闸上玩耍,对市民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又如,蒲河大场滩“大仁闸”坝旁,民国29年由陈果夫撰文的《大仁船闸碑记》还隐藏在杂草中,前几年,碑记文字尚可辨认,由于常年被流水冲刷,现在碑记的文字已变得模糊不清了,碑面上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脱落。
綦河上的船闸是不可多得的抗战遗址。
有市民建议,加强綦江船闸的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綦江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
文图∣雪燃工作室® 编辑∣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