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辛苦打来的30万平方公里国土,却被司马光放弃了
全文字数1657字,图片6张,阅读时长约5分钟
从1069年开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宰相王安石启动了一系列变法措施。
由于这场变法的主导者是王安石,人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从而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其中,在军事上采取了著名的“熙河开边”行动,向西夏主动发起进攻,攻占熙河地区,切断西夏与吐蕃之间的联系,不断压迫西夏的生存空间,直至其消灭,达到统一西北边疆的战略目的。
一
北宋为什么要打西夏呢?
简而言之,在北宋的几个邻居里,西夏最该打。
北宋、西夏、辽国对峙图
在北方,有强大的辽国。辽国是北宋最惹不起的邻居,双方又在1005年签订了《檀渊之盟》,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发生战争,北宋压根不想去惹事生非。
在西方,有不容小觑的吐蕃。吐蕃的国土面积不小,绝大多数地方是高原寒冷地区,中原王朝军队与吐蕃作战,吃亏不小,北宋不愿意重蹈覆辙。
在西南方,有默默无闻的大理国。大理国在唐朝时叫南诏,让唐朝军队吃够了苦头。北宋没事儿不会去惹它。更何况大理国离北宋太远,没有北宋的核心利益,对北宋态度很好,还多次派使臣来诚心诚意地进贡,北宋军队也舍不得打它。
西夏最初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但在北宋初期,西夏逐步崛起,成为了北宋的心头大患。西夏不断在边境地区向北宋挑战,并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中数次击败宋军。
西夏军队
1067年,西夏李谅祚诱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的宋军将领,使得旧仇未了,又添新恨。
当年底,李谅祚暴病身亡,他7岁的长子李秉常继位,由其母梁太后执政,梁太后的弟弟梁乙埋被提拔为宰相,执掌大权。西夏政局陷于动荡不安。对于要报一箭之仇的北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二
北宋要实施“熙河开边”行动,必须有一名能征善战的大将。谁能担当重任?
这样的大将,自己找上门来了。
1068年,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向宋神宗上《平戎策》3篇,提出“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方略。这个方略的提出,与宋神宗、王安石的想法不谋而同。宋神宗随即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全面主持“熙河开边”行动。
王韶上书宋神宗
王韶本是进士出身,如今投笔从戎,加入到“熙河开边”行动中来,大有汉唐文人从军报国的气概。
“熙河开边”的主要目标是西夏,没想到吐蕃却首先坐不住。1071年,吐蕃出动大军,直逼狄道城(今甘肃省临洮县)。为了打击吐蕃的嚣张气焰,王韶亲自披挂上阵,鼓舞士气,打败了吐蕃军队及其援军,攻占了武胜军,改名为熙州。
这是北宋自赵光义攻打辽国失败以来,少有的一次开疆拓土。
1073年春天,王韶再次率领大军,转战于熙河地区,多次打败吐蕃、西夏军队,攻占了河州、洮州、岷州、迭州、宕州5州,缴获了大批战马。
就这样,经过3年时间,王韶一共获取了熙河地区6个州,为北宋圈占了30万平方公里国土。北宋命令王韶为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经营熙河地区。王韶在熙河地区设立市易司,允许各种民众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受到了热烈欢迎。北宋也可以通过边境贸易,购买一直非常紧缺的战马等战略物资,受益匪浅。被西夏隔断多年的丝绸之路,得到了重新开通。
熙河地区
北宋在熙河地区的出现,极大地压缩了西夏和吐蕃的生存空间。
三
1074年,在朝野的不断反对下,宋神宗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这意味着,轰动一时的“王安石变法”黯然下场。虽然后来王安石再次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但由于变法措施得不到宋神宗的支持,被迫辞职。
1085年,宋神宗病逝,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宋哲宗年纪尚幼,不能执政,由高太后垂帘听政。
司马光
高太后启用了司马光,全面废除了新法。司马光与王安石针锋相对:凡是王安石支持的,他都反对;凡是王安石反对的,他都支持。在这样的理念下,司马光很快就下令停止了“熙河开边”行动。王安石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熙河地区,又陆续被西夏、吐蕃占领。
司马光清正廉洁,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在个人操守上毫无可挑剔的地方,也是青史留名的一代名臣。但是,他的思想过于保守,一生致力于反对王安石变法,特别是废除“熙河开边”之举,令亲者痛、仇者快,实在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