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散记】崔桐故里寻访

 崔桐(1477-1556年),字来凤,号东州,直隶海门(今江苏海门市)余东人。生于明成化十三年。直隶乡试第一。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为第一甲第三名,即“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准备南巡江南,崔桐与同榜状元舒芬等诏跪午门外,一连五日上疏谏阻,武宗下令跪阙下五日,受杖夺俸,遂名闻天下。嘉靖八年(1529年)迁督学副使,又转任福建参政、浙江副使,后迁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嘉靖十年,以翰林侍读出为湖广布政使右参议,提调武当山,累提升为国子监祭酒。嘉靖廿四年(1545年)任礼部右侍郎(二品)。
   崔桐曾参与《武宗实录》等书的编修,有《东洲集》二十卷,《东州续集》十卷(《四库总目》、《明史艺文志》作东洲集四十卷,无续集)传世。南通博物苑有崔桐书法留存。嘉靖十五年(1536年),回乡为母守孝期间,编修《嘉靖海门县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海门的政治、文化、风俗。我曾经用几个月时间,怀着特殊的情感,系统拜读《东洲集》,并将崔桐的一些作品录入我的新浪博客《俺老崔》“崔氏诗文”栏目,加以标注,供博友阅读。
    藏于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的明代万历40年本《虎墩崔氏族谱》,有虎墩崔氏八世祖崔星所作《族谱后序》,提及“往年,海门崔东洲公弟一江诸人以吾同族期合谱,吾族人不赴,疑于世次耳,非特避嫌也。今姑苏传有崔家巷在,当必有崔氏子孙得绵其先祖之祀者,亦可以慰我子孙报本无穷。”可见崔桐其弟曾经与虎墩崔氏有过联系。
    考察余东崔桐故居遗址                             (南通)沈洁 摄影
   但崔星《族谱后序》提及的崔东洲公弟一江系何人,在余东南街,我向李茂富先生请教。李老在地方志资料中查到崔桐(号东洲)父子及其三位弟弟的名字和所任官职:

崔桐一家连续五代为官,清正廉洁,传为佳话。崔桐曾经自我评价:“奉职太愚,自处太高,操持太执,语言太直”,道出崔门的人格特点。其曾祖父崔璜曾为山东布政司都事,其祖父崔润在天顺二年(1458年)亦任布政司都事,其父崔昆在成化二年(1466年)任天台县丞,正德十五年(1520年)封翰林院编修。其子崔有继嘉靖廿四年(1545年)以父崔桐恩荫入监任竹塘知县。

据《嘉靖两淮盐法志》载,崔桐三位弟弟也先后为官,大弟崔林,字栖凤,以应例任山东都司都事;二弟崔格,字应凤,以应例任江西布政司检校;三弟崔槐,字庭凤,以贡生任广东韶州府通判,著《龙剑集》,今已不存。《虎墩崔氏族谱》提及的“以吾同族期(与虎墩崔氏)合谱”的“崔东洲公弟一江”,系崔桐三位弟弟中何人的号,尚不得而知。

   崔桐为族谱所作《崔氏族谱序》,也收入《东洲集》。他对崔氏家族的延续,在《序》中提及:“吾宗自赵宋南度至今,世居海门。吾祖朴庵宗伯(注:宗伯,古官名,礼部尚书别称)翁贻桐“宗支一图”始,八五公至桐,凡十世耳。吾父诚斋宗伯翁甞(尝,曾经)手录数简,用备湮失而未成帙。族叔祖竹鹤翁始仿欧苏谱,画图叙世以示后昆。桐奉而读之,有志于辑续而未暇也。叔祖季子见礼,复承考志录,至十二世以授桐。桐**商以明农隙乃综遗考误阐晦核迹,举例树风而帙,以成尔,乃萃吾子姓而告之曰:夫谱也者,普也惧宗姓之支,且携情义之弗咸而思以普之也。吾今谱吾族之子父乎;某祖乎、某始祖乎、某则知始祖之。爱吾祖,吾祖之爱吾父;犹吾父之爱吾子也。孝思之心能不追诸远乎,且知夫人有其父本之由一父也;人有其祖本之由一祖也。知一父一祖之由出,则血脉本相通也,疾痛自相关也。慈爱之心,不缘是而及诸后乎,斯谱也。岂曰唯是遡本原昭伦叙而劝沮实存焉吾录夫。某曰,孝则悖逆者沮,所以亲父子也,录夫。某曰,忠则尸素者,沮所以义君臣也,录夫。某曰,弟则废懿亲者,沮所以怡兄弟也,录夫。某曰,节则失身者,沮所以贞夫妇也,录夫。某曰,好义则鄙吝者,沮所以愽仁恤也,录夫。某曰,显则孱懦者,沮所以作士气也,谱之。为教不亦普矣乎,乃若戾是者,不录何为亲讳也。惧辱吾宗也,子姓咸稽首而感泣曰:吾辈蠢蠢横目,自父之外仅知有祖耳。今乃知祖之祖、孙之孙矣。善之,必当为恶之,必当去矣,敢不敬承谱训。”这就与崔星所作《虎墩崔氏族谱》跋《族谱后序》所指之事相互佐证。
   崔桐故里余东古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宋代为范公堤之南端,元代为两淮29盐场之一,曾与我的祖居地泰州虎墩(东台富安)的盐场齐名。历史上,海门南部因坍江、海潮等诸多原因,县城曾数度迁址,今县城茅家镇只有二百多年历史;而处于海门县域北部的余东等地却是一块“老土”,形成已有千余年。余东古镇南距海门市区30公里,西南距南通市区45公里,东距吕四港口30公里。
   余东崔氏有两支,一支“北崔”,为宋代从北方迁入,居海门余东镇西北方向的殷忠村;一支“南崔”,为元末明初,苏州阊门石头巷崔氏三兄弟的后人为躲避战乱,渡江逃难,其中一支定居海门余东,后裔散居在余东及树勋、万年三镇几十里范围内。另外两支分别至泰州虎墩(今东台富安西场)、盐城西乡(今建湖芦沟)。据《盐城西乡崔氏族谱》记载,崔氏后人分散各处,插草为标,安家落籍。崔氏三兄弟后裔置田产无数,跨县越府,南到长江口,北到废黄河,有“南到海、安(海门、富安),北到淮安”之说。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三兄弟后裔近200年间仍然亲密无间,共同祭祖。五年一小祭,分别在海门余东、泰州富安、盐城西大崔庄进行;十年一大祭,回苏州阊门寻祖。斗转星移,后几百年逐渐失去联系。
 
    李老一边翻阅他所搜集的余东史料,一边向我们介绍余东的历史文化。余东场,古称余庆,又名凤城,是一座有1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
  “扬师中文七四三”的四位同学(自右至左:范正琴、沈洁、周荣华、崔一良)在海门余东古镇考察   
                                           (南通)小朱 摄影

唐文明元年(684年),尉迟恭之后裔尉迟宝庆曾避难于此,围垦筑寨,取其姓名首尾二字为余庆,由此得名。此后逐渐有移民定居,逐步形成沿海村落。唐大历中(767-779年),黜陟使(考察官员任免的官吏,即钦差)李承实巡查至此,围垦筑堤,设灶煮盐,余东又称“李灶”。

明洪武年间(公元1371年),信国公汤和奉命在此建城,大兴土木。整个余东城河环绕,以河为界,城内城外各建十庙,无城墙但有四个城楼(东城门魁星楼,又名镇海楼,南城门三义楼,西城门火神楼,北城门真武楼),五处牌坊,堂、会、院等一应俱全。余东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已由一个自然集镇发展成为官方建制镇。因余东城总体格局形似凤凰,故余东又名凤城。一首旧时民谣可以反映鼎盛时期余东城的全貌: “余东城,好风光,它有四城踞四方; 城里城外各十庙,五山五坊三条港; 四河七桥四池塘,还有青墩双井庄; 亭台楼阁堂会院,凤城福地美名扬。” 明正统、嘉靖年间余东城虽经修建,但凤城格局和主体建筑一直保存至清朝初期。

历经唐代开元年间(716年)的盐亭、唐代乾符年间(875年)的海防要塞余庆寨(通州边防五要塞之一),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的余庆盐场、元代(1271-1386)的余东盐场(位于余中沙之东,故改名。成为两淮29盐场之一),直至明嘉靖年间为抗倭在此筑余东城,清代设余东镇,成为淮南盐业重镇。

据说古镇最兴盛时,盐商云集,有商户四百多户。南街、北街的青石板,分散在古镇街道两侧的明清民居、布庄、盐店弄、二团弄以及架在流淌不息的运盐河上的古桥,见证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运盐河,是余东的护城河,位于北门外,开挖于唐天佑二年(905年),长30公里,西起利和,东至吕四。站在保安桥依稀可辨乾隆题字的桥墩旁,仿佛看到运盐河上千舟竞发,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在余东古镇北街十八弯巷(又称和善里,今解放路100弄4号),我们找到崔桐故居遗址。此处现居住的主人、崔氏二十二世孙海华(63岁)夫妇热情接待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保存的崔桐故居“门枕石”、大院门“条石”等历史文物。

海门余东古镇崔桐故居的“门枕石”

崔桐故居原在殷忠村,在余东古镇西北方向。殷忠村崔桐后裔有两支,分成“东崔”、“西崔”。有崔家园、殷忠庙、崔氏祖坟等,待详考。

崔桐的故居,后因堤坍迁至城中,崔桐曾赋《庚辰岁归省感故里入洒》诗:“十年乡梦白云涯,归日残墟欲泛槎。野哭有人悲税役,春农无地种桑麻。鱼龙水阔通层汉,雁鹜烟深影断沙。心折不堪回皓首,啸歌酤酒醉渔家。”可见,崔桐在归乡省亲时故居已成鱼龙之地。 “十八弯巷”故居遗址,是崔桐晚年回乡的居所。后裔的旧宅几经翻修,已不见当年明代建筑的风格和繁华的踪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句子,说出了历史的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