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奇石的性灵所在

石之苍古,是亘古绵长的时间,品石之岁月恒久,故令人古。石头,以顽石称,“顽”字即见性灵,顽石有灵,石静心灵是也。

古人说:万物有灵,虽然难以把握当时这话的全面确切内涵,但有一点似可明确物我有别:生活在天地间的每个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物与我。从大的方面来讲,天地大美,四时序列,万物荣枯,皆自有其理,而石之清赏,赏的是生命意义。

但细思量起来,物我的界限又并不简单。最直接明了的划分可以说就是以人自身为界,以外的都可以叫外物。可是我们的身体也是物质构成,而且与身外物质世界密切 相关,而且由于种种条件的不同,从一定角度讲也不同可以说有不同程度的“物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石存万古而不显。外在的物质世界又因人类而 成为“人化自然”,被打上了不同个性的人的印记。而石头与人的关系,也因为这种交叉和渗透而显得十分复杂。
历史上人们常常提到的顽石有灵,在文化上,文人拟人化地把每块石头都 当作一个独立而有个性的生命体,或者在与其长期相处中结成了深厚的情感关系,或者以某种“机缘、巧合”而一见钟情、念念不忘,以某块石为良师、为挚 友、为灵物。
古人寄情于石,观照生命境界,以造园摹山石、案头清供石,以石入境,启心灵智。对于喜欢的石头,人们也或肃然起敬、或亲之誉之……仿佛石中的确有各个不同的性灵,唤起人们不同的心灵感受。
对于赏石之人,人石之间互动的关系是存在的,一方美石给人们拓展了广阔的精神世界。我们以石为灵、为师、为友,既有人之“石化”、“自然化”,也有石之“人化”、“文化”,赏石的情感投入是有回报的,或得于心,或修于德,明于思,或寄于神。
赏石的高妙境界近于庄子“ 万物与我为一”、“齐物我”的某些内涵。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上白居易、米芾、苏轼这些人有关赏石言论都具体体现着他们与石头之间亦师亦友、真诚赏爱的情感联系。
观赏石的美还不同于艺术品之美,艺术品的形与神都依靠艺术家的心血创造,而观赏石却是一种形体来自于自然界,物质方面尽可能不假人为雕饰,而主要在精神层面靠人的认识、情感、创造累塑而成的艺术美,顽石有灵,更在于石头蕴含的自然精神与人的精神那电光石火般的碰撞与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