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孟
伦敦大学学院(The Bartlett, UCL)
一个热衷于研究硬表面科幻设计的建筑师,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系,RIBA Part I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曾就读于新加坡理工学院,参加学校与新加坡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的交换生项目。曾就职于MAD(北京),ZED Architects(伦敦),WOHA Architects (新加坡)。现就职于扎哈建筑师事务所。
01
XIAO:为什么读完新加坡理工学院之后又去了UCL?TONY:我在新加坡学习建筑的时候有一位很喜欢的导师来自UCL. 受他的影响,我开始主动去了解UCL的作品,对UCL天马行空的设计想象力以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十分向往,便很想去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深造。TONY:可能和个人兴趣有关吧,我从小很喜欢物理学,因为物理是人类了解宇宙的最基本学科,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我最感兴趣的是天文物理学,因为宇宙是无穷的,它总能给人们呈现意想不到的太空风景。UCL建筑风格也是比较梦幻、有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所以觉得很适合自己。XIAO:在你看来,新加坡理工学院和UCL的教学风格有什么不同?TONY:UCL比较侧重概念创意和设计叙事,需要有比较强的个人理想主义色彩。新加坡理工相对来说更注重建筑落地性以及技术的可实施性,技术图纸要求比较高。XIAO:有印象深刻或者对你影响很大的studio吗?TONY:UCL的毕设Studio (Unit 2) 。我的导师是Javior & Damin,Javior是一个年轻有激情的西班牙人,也是一个技术大神,对我的影响很大。他认为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创作工具是创作可能性的决定性因素,新工具的使用往往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设计语言。在他的Studio上我们第一次接触到MODO. 这是一款目前在影视和游戏领域开始逐渐流行的建模、动画以及渲染的软件,当时还没有建筑行业尝试使用的先例。他上课时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这个工具在建筑设计中的新颖之处,并结合项目从独特的设计角度提出建议,他对这款新软件在设计上的创新应用十分痴迷,这种执着影响着整个组的学习氛围,虽然顶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我们组的同学还都选择勇敢去尝试,学习,利用这个软件探索着建筑设计新的可能性。最后很多同学也都创作出了风格独特的精彩的作品。TONY:我的毕设是一个位于威尼斯的小尺度未来科幻住宅,功能没有很复杂,是一系列生活空间环绕着中心的实验室空间,比较简单直接,设计主要着重于硬表皮(Hard Surface)语言的研究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尝试。同时思考如何用机械化、零件化的建筑元素构建未来感的建筑。(详细设计参见文末链接:UCL Bartlett 作品简析|威尼斯科幻电影实验室设计)TONY:硬表皮,Hardsurface, 是CG(Computer Graphic)设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语言分类,多用于机械元素的渲染,比较典型的运用案例是钢铁侠的盔甲和变形金刚的外壳。XIAO:后来在实际项目中你有用过MODO软件吗?TONY:有,很幸运我在后来工作的过程中也有用到MODO的机会。在前公司MAD,我主要负责亚布力会议中心这个项目的造型以及建模方面的工作,从前期概念阶段到后期施工图阶段都有使用到MODO,目前该项目即将完成施工。
XIAO:在接触了这款软件之后,你的设计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呢?TONY: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我觉得设计师使用的工具对他的设计想法和创作风格有潜移默化影响。比如你用Sketch up, rhino 或者maya,它们这些软件有各自的优势以及一些好用的功能命令,设计师会习惯性地利用这些这些功能命令,去完成自己的设计。我接触了MODO之后,由于其强大的硬表面设计能力(实时布尔运算),我会倾向于去设计一些工业风、未来感、科幻感的建筑。XIAO:如果学生对MODO感兴趣的话,你有什么推荐的学习途径吗?TONY:网上有很多教学视频,但是目前整体来说,这些视频更多的是关于动画以及游戏的CG产业的应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非常少。不过我和朋友们创建了一个MODO技术交流群,所以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的学习讨论群,大家一起探索MODO在建筑行业里面更具体更进一步的应用。其实最初rhino和maya都不是用来做建筑的软件,因为建筑师们发现这些工具之后,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行业要求,形成一系列应用思路来服务于建筑设计,对我而言MODO也是如此,我们想将这个“外来物种”引入,做一些新的尝试。TONY:牛顿,他用极简的数学符号临摹了上帝创作宇宙的艺术。其实我觉得科学和艺术很像,科学家们的初心和艺术家是一样的,都是对这个世界、对自然的无穷好奇心的一种表达,无论使用的工具是艺术家的画笔还是科学家的数学符号。另外,理解他们的作品之后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TONY:我最近读了一本天文学的科普书《太阳系度假指南》,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到,太阳系的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宛如孪生兄弟姐妹,它们在同一时间(约36亿年前)形成,也经历了许多共同的成长与浩劫,它们的组成结构以及化学元素也几乎完全相同,金星曾经与地球一样有着广袤的海洋以及精致的大气层,火星环境曾一度比地球还要湿润宜居。大自然永远比我们更有想象力,即使在今天,我们发现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极地区域仍然保留有大量的水冰;金星大气层高处环境与地球大气环境非常接近;火星土壤中有5%仍然是水,两级也覆盖着无数冰山;木卫二藏有地下海洋以及海底温泉,土卫六表面是液态的甲烷湖……所以与其他的世界相比我们的地球并无特殊,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片暂时躲过命运浩劫的绿洲。所以我在想,如果有机会,我会很想为未来移民外星球或者去外星球旅游度假的人类设计房子。XIAO:你觉得在地球和外星做建筑的核心区别在那里?TONY:在我看来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地球只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的一个,和其他太阳系其他的类地行星并无大的不同,它们的形成时间,构成元素完全相同。很多星球也都曾存在过一段美好时光,比如金星和火星,都曾经比地球还要适宜生命生存。只是后来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我们所在的地球很幸运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维持了适宜生命的条件,才衍生了第一个生命,动植物、人类、智慧文明。其实人类现在有点自大,总觉得自己是全部,除了地球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了解天文学之后,会觉得这个想法其实很无知的,地球只是众多漂浮在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因为目前所有的人都生存在地球,所以我们现在所有建筑设计的思路,目标都是在地球给人提供遮风挡雨的空间,各种各样的设计语言都是基于地球的基本自然条件,然后形成适合地球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流派。但是比如在火星或者其他星球,它们有自己的温度、自己的重力,自己的气候,甚至自己的太阳辐射强度,自己的自转周期,那么建筑也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语言。但是在将来人类会成为跨星球生存的物种,设计外行星建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XIAO:赵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对天文学也产生了好奇心,可以推荐一些最新的关于天文学的科普书籍或者案例吗?TONY:案例的话大家可以关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 X,他们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人类送往火星并实现火星基地的自给自足;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VirginGalactic)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蓝色起源,都在计划将大众送向太空;一家名为 “世界观”(World View)的公司希望利用高空气球让游客一览地球的曲线,而经济型旅店巨头罗伯特·毕格罗(RobertBigelow)则希望有一天可以出租环绕地球运行的充气旅馆房间。对天文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些基础的科普书或是纪录片,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MODO 微信交流群
MODO QQ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