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绷孩儿

倒绷孩儿


【拼音】:dào bēng hái ér

【释义】: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有个读书人名叫苗振。苗振非常有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曾取得了第四名进士及第的好成绩,并且顺利入朝为官,但是这个官职并不是苗振非常想要的,他想进的是史馆,昭文馆或集贤院里面的官职,但是这些官职只有为官几年,且政绩突出的当朝官员才能参加。

苗振于是兢兢业业,终于熬够了资历,获准参加崇文院馆职(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的官职)选录考试。

临考之前,苗振去拜访当朝宰相晏殊。晏殊很恳切地对他说:“你担任行政官僚太久了,恐怕笔墨功夫都已经生疏,还是要略略温习一下文章才好。”

苗振志得意满地说:“嗐!相爷多虑了。哪有当了三十年接生婆却把孩子倒着包进襁褓的?(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孩儿者乎?)”意思是说,我做文章轻车熟路,那是绝不会出错的。

有的时候,话不能说得太满太高调。苗振万万没想到这次考试偏偏出了差错。原来,考试题目是《泽宫选士赋》,就是让被选拔的人写一下选拔人才的问题。苗振认为这道题过于简单,于是提笔就洋洋洒洒写起文章来,不到一会功,一篇文章便写成了。苗振很快就交了试卷。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苗振由于文思泉涌,在匆匆写文章时,苗振在行文中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写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说轻点儿是粗心大意,说严重点儿是大逆不道。最后考试结果出来,苗振当然没选上。

偏巧考试结果公布那天苗振又碰上了晏殊。晏殊打趣地问:“苗先生果然倒绷孩儿了吗?”把苗振羞得脸蛋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人们用“倒绷孩儿”比喻多年的老手一时大意而犯了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