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 漏

乳    漏
    乳漏是指发生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慢性炎性管道。以疮口有脓液或乳汁流出,久漏
不收口为临床特点。相当于西医学的乳房部窦道或乳管瘘.往往继发于乳房或乳晕部的
急慢性炎症,如乳痈、乳发、乳疽、乳痨及粉刺性乳痈。
    对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隋《诸病源候论》:“此谓因发痈疮,而脓汁未尽,其疮暴瘥,
则恶汁内食,后更发,则成瘘者也。”指乳痈溃后疮口暂时愈合,而内已成瘘,故复溃破
者。明《外科启玄.卷五》说:“久之一年半载,破而脓水淋漓,日久不愈。各曰乳漏。”
可能是指乳痨溃破成漏。《外科真诠》对乳漏的症状描述颇详:“乳漏,乳房烂孔,时流清
水,久而不愈,甚则乳汁从孔流出。。认为其病是因“多因先患乳痈,耽延失治所致。”
    [病因病机]
    发生于乳房部的漏管,多因乳痈、乳发、乳疽失治,脓出不畅;或切开不当,损伤
乳络,乳汁从疮口溢出,以致长期流脓、溢乳而成。或因乳痨溃后,失于调养,身体虚
弱,日久不愈所致。
    发生于乳晕部的漏管,多因先天性乳头内缩凹陷畸形复染毒邪,形成粉刺性乳痈,溃
后最易后遗而成乳漏。
    [辨病]
    1  临床表现
    工。1  乳房部漏  发病前有患乳痈、乳发、乳疽病史,乳房部脓肿溃破或切开后,疮

口常流乳汁或脓液,经久不愈,疮面肉芽不鲜,疮周皮肤潮红湿烂。若因乳痨溃后成漏,
疮口大多凹陷,周围皮色紫暗,有潜行性空腔及管道。脓水稀薄夹杂有败絮样物质,可
伴潮热颧红、夜寐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l。2  乳晕部漏  多见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20--40岁妇女,偶可见于男子。大
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内缩凹陷,常在乳晕部结块、肿痛,红肿热痛症状较轻.溃破后脓出
味臭,夹有白色脂质样物质,往往溃口与乳头孔相通,不易收口。或愈合后乳头孔仍见
白色脂质样分泌物,或愈合疮口处及其他部位反复红肿溃破。
    1.3  常规用球头银丝探查漏管的深浅和走向。必要时局部注入泛影葡胺做漏管造
影。也可钳取部分组织做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
    2  诊断要点
    2.1  常继发于乳痈、乳发、乳疽、乳痨、粉刺性乳痈后。
    2。2  疮口流脓或溢乳,日久不敛,形成漏管。
    2.3  可伴有原发疾病余毒未清的全身症状。
    2。4  常用球头银丝探查。必要时做漏管造影或病理学检查。
    3  鉴别诊断
    有时粉刺性乳痈病变范围较大,或溃口位于乳房部,要与乳房部漏作鉴别。乳痨引
起的乳房部漏应与其他乳房部漏作鉴别.
    (辨证)
    1  气血两虚证  乳房部漏,流脓漏乳不止,肉色不鲜。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
欲不振。舌质淡胖,苔薄,脉细。
    2  正虚毒恋证  乳房或乳晕部红肿疼痛,伴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舌质淡红,苔薄
黄,脉滑数。
    3  阴虚痰热证  乳房部漏,疮口凹陷,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伴潮热颧红,夜
寐盗汗,身体消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以外治为主,伴有全身症状者参照原发疾病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气血两虚证  治宜调补气血,托毒生肌。选用八珍汤加减。
    l。1.2  正虚毒恋证  治宜扶正托毒。选用银花甘草汤加减。
    1.1。3  阴虚痰热证  治宜滋阴清热,化痰祛浊.选用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
    1.2  成药、验方  乳痨所致乳房部漏,可加服芩部丹5片,每日2次。
    2  外治法
    2.1  腐蚀法  用七三丹或千金散药线插入乳房部漏管内,约7一10天后,改用九一
丹药线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2.2  垫棉法  适用于疮口漏乳不止者。将纱布6—8层覆于疮面上,加压包扎,以
促进疮口愈合。乳房部漏脓腐脱尽后,也可加用此法以利收口。
    2.3  切开疗法  适用于浅层漏管及腐蚀法治疗失败者。切开后创面用药参照腐蚀
法。

2.4  挂线疗法  适用于深层漏管,常配合切开疗法。
    2。5  乳晕部漏管治疗同乳房部漏管。但必须注意切开通往乳头孔的管道。
    (预护与护理)
    1  及时治疗乳房部的感染性疾病。
    2  注意精神调摄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利疾病康复。
    3  哺乳期妇女患病后应适时回乳,以免疮口漏乳,徒耗气血。
    (现代研究)
    顾伯华等采用挂线及切开方法治愈慢性复发性并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30例。用
切开管壁加七三丹、八二丹腐蚀,腐脱后改用生肌散治疗工0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5天。
用药制丝线挂线治疗单纯性瘘管9例,平均挂开管道时间为17天,平均治愈时间为37
天;治疗复杂性瘘管1例,挂开管道时间为29天,治愈时间为113天。用橡皮筋挂线治
疗单纯性9例,平均挂开时间为工7天,平均治愈时间为2工天;复杂性l例,挂开管道
时间为12天,治愈时间为56天。可见以切开管壁加用中药腐蚀较其他方法为优,疗程
最短。周乃兹将切开后创口溢乳不愈辨证分为二型,气血两虚型内服托毒通乳汤(黄芪、
当归、白术、银花、党参、王不留行、山甲珠、甘草),热毒炽盛型内服解毒通乳汤(蒲
公英、银花、白芷、天花粉、当归、赤芍、山甲珠、王不留行)。局部创口用中药捻子
(红升丹、轻粉、血竭共研细末,粘于药线上)与橡皮条交替引流。溢乳为主者放药捻子,
流脓为主者放橡皮条,至流脓溢乳均停止只渗少量黄色液体时,改敷三黄紫草油纱布
(大黄、黄芩、黄柏、紫草)。结果70例创口全部愈合。
    (述评)
    采用中医中药外治法为主治疗乳漏,具有痛苦小、损伤少、疗效好的优点,深受广
大患者欢迎。在选择切开与挂线疗法时,认为以切开法适用范围较广,病人痛苦少,治
疗时间短,因为乳房位于体表,即便漏管较深在,切开所有管道但不作周围组织广泛切
除,一般愈合后不会留有较大的后遗症,这与肛漏治疗不同。如果病变范围较广,不宜
彻底切开所有管道以免影响外形,可适当加挂线或拖线疗法作为辅助治疗,待脓腐脱尽
后再用垫棉法加压包扎,以利疮口愈合。一旦挂线或拖线疗法失败或复发,仍须作切开。
对于乳晕部漏,如果乳头孔有溢脓或分泌白色脂质样物质者,必须仔细寻找通往乳头孔
的管道,并予切开,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0)

相关推荐

  • 解答妈妈对母乳喂养的几个疑惑

    母乳所含的营养素又多又丰富,母乳分析仪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很多新手妈妈面对母乳喂养都会有一些疑惑.下面是对常见的几个疑惑的解答. 一.母乳喂养时一定要坐着吗? 实际上,没有哪一种是普遍认 ...

  • 多乳房症状

    多乳头或多乳房最常发生于正常乳房的外上,即腋部副乳房,或正常乳房的下内侧,即正常乳房与脐之间. 根据副乳房的发育程度有完全发育型及不完全发育型2类. 1.完全发育型副乳: 有发育完全的乳腺组织,受雌激 ...

  • 乳漏的病因

    乳漏是指发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疮口溃破后,久不收口而成管道的疾病.本病亦称为乳瘘.为乳房化脓性感染的后遗症.常发生于乳房和乳晕两个部位,以前者多见,预后较好;后者常见于未婚妇女.病程较长.本病相当于西医 ...

  • 桂枝加附子汤——鼻衄,乳漏,寒疝,脚挛

    27鼻衄--李师舫医案 孙某某,男,35岁.1956年10月病鼻衄,出血盈斗,两昼夜不止,曾服寒凉止血剂无效.脉微,口淡,身无热,二便自调,给服桂枝加附子汤2剂痊愈. 按语:鼻衄属热者固多,属寒者亦有 ...

  • 患了乳腺导管炎,经常乳漏,怎么治? ...

    患了乳腺导管炎,经常乳漏,怎么治? 杨某,女,44岁,初诊主诉:每晨乳胀,流乳汁两个月,月经期血块多.西医诊断为乳腺导管炎.诊见舌暗红有瘀斑,脉涩,中医辨证为瘀血阻滞外溢所致,治以活血化瘀.引血归经, ...

  • 山海螺(带下、经前乳胀、产后漏乳)-- 马氏妇科

    带下  周某,30岁.带多色白质稠10余天,稍倦怠.舌淡红,苔薄腻,脉细软.治法:健脾燥湿止带.山海螺30g.北沙参15g.白扁豆20g.薏苡仁20g.苍术10g.海螵蛸20g.白术10g,7剂药后, ...

  • 产(乳)妇之奶漏根源

    前些日子 妻突发奶漏,上网一查倒很普遍.普遍性的观点 是奶漏正常 是奶水足的表现 百度关于奶漏的问答 奶水漏的厉害,一碰就漏. 2011-6-8 21:27 提问者: fy1cheng | 浏览次数: ...

  • 钟丽缇也"作妖"!穿吊带背心拼接裤洋气,外套漏肩暴露尴尬副乳

    炎热的夏季想让衣服穿出清凉感,那么紧身吊带衫一定是首选了.吊带衫经常用来做打底,因为款式较为简洁,而且露出大面积的肌肤,所以要求穿着者的上部分较为纤细.而偏胖的女生则因为上身线条的圆润,就很容易把吊带 ...

  • 马伊琍状态真好,43岁敢穿紧身吊带少女感十足,只是漏副乳太尴尬

    吊带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是必备的一件单品,谁的酷夏还能没有一件吊带衣服?吊带的服饰穿上很凉爽的同时又显得清爽带点少女感,时尚又好看.43岁的马伊琍近期出席某活动时,身穿粉色紧身吊带增添了少女气息,只是马伊 ...

  • 陈景河,崩漏,斑,乳,少乳

    经 漏 (一)脾虚经漏 用黄芪.升麻.柴胡.川芎.杜仲,生椿根皮用50g,药服7剂,血止,诸症减轻,再服归脾丸和六味地黄丸1周以善后.嘱月经前1周继续服药,连服半年,未再复发. 健脾止漏汤 [组成] ...

  • 孩子积食、腹胀、湿疹、不长肉,可能是有肠漏和慢敏

    碎嘴说真相 关注 2021-05-03 10:05 肠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每天吃下去的各种食物,在肠道内会被分解为最基本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单糖等.这些小分子物质通过小肠绒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