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出身的俞敏洪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
一是价格战,当时基本收费都在300~400元,俞敏洪只要160元,而且还是在20次免费授课之后,不满意可以不交钱。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他赖以成名的“红宝书”??《GRE词汇精选》。三是情感营销,向学生讲人生哲理,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再加上他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
《致青春》玉董事长指点陈孝正
玉董事长:噢,一年半了,从我认识你以来,我就知道,你很有想法,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这些我都很欣赏,但是,你还很年轻,很多事情不能太急功近利,你有野心,没问题呀?我也很喜欢,但是,只靠心机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时间,我相信,通过时间的磨炼,你不仅能力上会提升,威信也会随着提升,你觉得呢?
玉董事长指点陈孝正,
需要时间来沉淀,来铺垫,来积累,来丰富。
太急于求成,太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要经过时间的磨炼,沉得住气,不是产品有多好,是要产品有用没用,这件事情该做多久就做多久。
全面解读俞敏洪成功的秘诀
【编者按: 俞敏洪,从“学道”步入“商道”,从贴小广告起家到带领企业跻身国际市场,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成功跃升为偶像级别的校长兼总裁,他广受学生爱戴,倍受社会好评,甚至可以说他的创业史也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并因为在2008年度CCTV-2举办的赢在中国节目中担任评委一职,俞敏洪带来的“洪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跟随着“洪流”的步伐,方便广大网民朋友,本网站推出俞敏洪专辑。】
俞敏洪人物简介
(赢消网)
俞敏洪,江苏省江阴市人,一九六二年,属虎,身高一米七七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职。
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
2000年为止,俞敏洪在教育过程中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学生中称为“红宝书”)、《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推动了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办学事迹被中外众多报刊及杂志报导。
2000年,俞敏洪及领导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向教育产业化运作迈开了一大步。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东方远程教学。这是新东方与外界第一次的正规合作,新东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通过现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社会。
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带领新东方成功上市,而且刚刚卡在9月8日“红筹”公司境外上市“时间窗口”收拢之前。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被社会誉为“留学教父”。
八卦老板
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样的?
无所顾忌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
最想拥有哪种才能?
最好能会一种乐器,这样能把内心的情绪用另一种语言宣泄出来。
最害怕的是什么?
失眠
现在的心境?
还算心平气和。
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觉得最痛恨?
优柔寡断,软弱。
如果能选择的话,你希望什么能重现?
我老婆年轻时的美丽容颜。
你觉得最奢侈的是什么?
拥有一个湖、一座山、一座森林。
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最爱的人挺多的。最爱的东西是登机卡的存根,存了满满一罐子了。
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无所谓,只要能死在自然之中。最好是痛快淋漓的方式。不要打着吊针,折腾几年。
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和朋友喝酒聊天、骑马飞奔的时候、滑单板从雪山上滚落下来的时候。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你是一头猪,不要因为贴了一个很时髦的标签,就不以为自己是猪。
俞敏洪演讲稿:论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新华家电网)
2008年7月20日 记者 孙宇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产业升级,与此相关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领域,当然新东方的创办人俞敏洪已经成为这一变化显著的受益人,过去十几年一直如此。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当今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在一些大学生、留学人员以及白领的心目中,俞敏洪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俞敏洪。记者的一位朋友曾经抱怨,俞敏洪的“粉丝”甚至不允许你用“中性的语言”来描述俞敏洪。有人估算,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是新东方的学生。在国内,大学生要是没听过俞敏洪的演讲,更被看做是落伍。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这个“神话”背后,俞敏洪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一个真实的俞敏洪是怎样的?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
父亲言传身教影响大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来自于两个女人的动力
高考的经历,对俞敏洪以后的人生经历是个重大的铺垫。因为英语失利,俞敏洪曾两度报考江苏常熟示范而落榜。在这里,放弃与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就是这么凑巧,第三年的时候,县政府办了高考英语补习班,补习班的主讲老师培养了一个女学生考取了北大的外语系,因此这个班变得灼手可热,并被限制了名额。“后来是我老妈听说了这事,我老妈就跑到城里去了,农村妇女一抹黑,她居然从教育局找到江阴一中,找到所有的相关人士,居然能把他们弄到一起,最后求他们说我这个儿子,你们一定要给他一个机会。”俞敏洪回忆当时的情形“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我母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刚好是下大雷雨,从城里走到村全是小路。我母亲回来的时候浑身全是泥,因为她摔在沟里好几次。我看到这个场景,我就知道,我第三年是不可能不上大学的,有这种感觉。
在补习班的学习,俞敏洪是勤奋的,也是积极的。他说,当你把拼命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的时候,那就没有什么可想的了。最后,俞敏洪的高考总成绩和英语成绩都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如果说,母亲曾经给了年少的俞敏洪动力的话,在毕业留校任教的那段时期,俞敏洪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她的妻子。“女人的温柔和男人的能力是完全成正比的。男人能力好了以后,女人一定温柔。男人能力差了以后,她就一定会变得强悍。所以我跟我老婆的关系经历了温柔的恋爱,强悍的婚姻,最后又变成了温柔的家庭”。俞敏洪说。毕业任教的那段时间,身边的朋友同学大多留学国外名牌大学寻找更好的人生选择。俞敏洪也作过出国的努力,但因为经济的原因而未果。“当时我觉得,老子就这样,你爱跟我不跟我。再一想,好不容易25年才找到这么一个女人,自己作为男人是应该努力一些。”后来,俞敏洪因为参与民办的讲课辅导而被学校严厉批评并上了闭路电视,成为校内的知名人物。
被北大逼上梁山
“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北大给予了俞敏洪什么?老俞每每讲起北大,似乎都是苦大仇深。讲他当年如何被北大边缘化,如何被忽视。俞敏洪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失败者);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Loser;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加入过任何团体,我是个Loser……”当然,俞敏洪也承认北大对他的熏陶:“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很多时候,屈辱和压抑会使一个人爆发,俞敏洪的经历就是这样。据说,当年他常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因为英语老师当众说他讲的英语“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
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终于分到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决定要把一辈子献给北大。但后来,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俞敏洪忍不住了。他也开始紧敲密锣地准备出国。在北大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后,留学梦断。为了生计,也为赚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上帝也常常戏弄那些刚刚燃起希望的人。这次,俞敏洪受到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1990年的一个秋夜,细雨溅落在静谧的未名湖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夜色中蔓延开去。俞敏洪和朋友高兴地喝着小酒,聊着家常,描绘着他渐渐清晰的出国梦。北大的高音喇叭,此时一如既往地放送着校园晚间广播。“你听你听。老俞,在说你呢!”同伴惊呼。原来,广播里正在播送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北大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宣布了对英语系教师俞敏洪的处分,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理由,最重要的是打着北大的旗号私自办学。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播三天,北大有线电视台连播半个月,处分布告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锁了一个半月。处分突然袭来,方式和程度如此激烈,表明了校方的震怒。北大的这种“礼遇”,就是要让他没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颜面扫地的俞敏洪,只得选择离开。“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俞敏洪如此解释:“如果一直混下去,我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但当时,这个被赶出家门的北大教师,选择了做一个“个体户”。
俞敏洪同事、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于是退而求其次,唯有辞职,落草为寇。此谓置死地而后生。”但正是这“落草为寇”,激发出了他的痞子精神。被北大“逼上梁山”的俞敏洪,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痞子演绎新东方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转变“眼睛朝下,鼻子朝上”的北大姿态。被逼到悬崖边的他,义无反顾地甩掉了北大这个包袱,开始相信商业的力量。他开始思考如何营销自己以及自己的培训班,学会与社会、政府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一介书生,就此迈进江湖。
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俞敏洪是这样起家的:一间10平方米的破屋,一张破桌子,一把烂椅子,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俞敏洪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寒风中喝二锅头贴小广告,这时候的俞敏洪,显出了痞子的狠劲。新东方人都有一种电线杆情结,因为新东方是靠老俞在电线杆上一张一张贴广告贴出来的。曾经因为市政建设,来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老俞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才保下那两根电线杆。教师出身的俞敏洪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一是价格战,当时基本收费都在300~400元,俞敏洪只要160元,而且还是在20次免费授课之后,不满意可以不交钱。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他赖以成名的“红宝书”??《GRE词汇精选》。三是情感营销,向学生讲人生哲理,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再加上他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
枪打出头鸟。很快,江湖的险恶就让俞敏洪有了深刻体会。俞敏洪的名声响了,招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也断了别人的财路。中国的培训市场一直是一个充满杀伐的江湖,地盘的争夺战蔓延到了贴广告的电线杆,先是俞敏洪的广告被对手覆盖,后来当场就给撕了,并把老俞的员工给一刀捅到了医院,对手情急之下使出了狠招。俞敏洪只能求助于公安,为了和公安兄弟拉上关系,俞敏洪豁了出去,一气喝下一斤多五粮液,直接被抬进了医院。创业路上几多艰辛。此时的俞敏洪,完全没有了北大的书生气。除了他那瘦瘦的身材和厚厚的眼镜,痞子精神附身了,一个企业家的身影渐次清晰。一个人创业是孤单的。俞敏洪想起了海外的“兄弟”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于是,他不远万里,前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办新东方。他们来新东方,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憧憬。靠着这种梁山聚义的草寇方式,借着当时英语学习热和出国热,新东方开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在北京图书馆的免费讲座是俞敏洪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九三年的十二月,他租了一千二百人北京图书馆的报告厅进行免费的讲座。“这么冷的天我穿着大衣都觉得冷,我想也就最多来个几百人就算了。没想到一来来了四千人。四千人进去了一千二百人,北图就把门关上了。进不去学生就很愤怒,在外面又推门又砸玻璃,结果把整个紫竹园的几十个警察全部给招过来。警察弄过来站成一排,学生根本就不买账,把警察推开继续推门。”俞敏洪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俞敏洪想亲自出去平息学生们的怨气,警察说你出来学生就把你撕碎了。俞敏洪没有听从警察的劝阻,礼堂里面由其他的同事代讲,他自己还是走出了大门,站在一个大垃圾桶上给学生们讲起来。“我的衣服全部脱在礼堂里面,只是穿了一个衬衫。我一挥手,我说大家不要闹了,我就是俞敏洪”。这时,所有的学生就安静下来了,俞敏洪在外面讲了一个半小时。“本来很多学生都愤怒地看着我,讲着讲着学生就很开心很高兴。有的学生把他们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我穿。讲完了以后,派出所二话没说就把我带走了,罪名是扰乱公共秩序”
痞子精神的悖论
创业者成事,要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但是,事业做大之后,痞子的自由放任必须向企业家的严谨转变。2000~2004年,是新东方最困难的时期,俞敏洪备受煎熬。他要完成从一个老师到一个企业家的转变,并将一班聚义兄弟变成一个管理团队。“这个过程很痛苦。从原来梁山聚义的做事方式,变成按部就班、层次分明的做事模式;从原本激情狂热的做事风格,变成冷静而有判断力的做事规则。这种改变,需要把自己个性中的一些东西丢掉。”这种改变对俞敏洪来说,并不轻松。此时,外部打击也接踵而至。先是“9?11”事件,赴美签证大幅减少,新东方的留学市场受到极大影响;接着是“非典”袭击,停课四个月,新东方损失过亿元。此外,还有ETS(美国教育考试中心)对新东方偷题的诉讼,新东方为此赔付了600多万元。
外患是暂时的,内忧则可能致命。“哥儿们义气一起做,做到最后就没有规矩了。”利益、情感、人性纠缠在一起,新东方上演了一出人性搏杀大戏,俞敏洪这个主角在其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才能。最主要的是利益问题,做大了,股份怎么分?新进入的市场怎么分?“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王强、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此外,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辞职,要求退股。2004年,另外两大支柱胡敏、江博也出走。曾经的“盟友”相继“造反”,眼见着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就要瓦解。争斗的同时,这些知识分子型商人开始了对痞子精神的反思,开始了对商业规则的痛苦适应。俞敏洪说:“大家就惊慌失措了。因为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商业规则,从来没有学过股份制,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拆分这种利益躯体。”王强回忆道:“大家一样痛苦。比如说利益问题,你要分股份,股份该怎么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在谈判桌上来谈这些,彼此间的情感确实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俞敏洪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兄弟们“造反”,还有来自老婆、老妈的压力。就像很多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是俞敏洪和他老婆一起创办起来的。后来,老妈,老婆的姐姐,老婆的姐夫都在新东方工作。不仅俞敏洪这样,其他创业元老也如此。而且,俞敏洪的老妈对公司管理的指指点点,引起了海归们的不满。为此,俞敏洪制定了一个回避原则:直系亲属一律不能在公司工作。
这个规定首先就没有获得他老妈的同意:“你这个对我不管用。”俞敏洪还是强势执行了。结果是,老妈生气,老婆半年不理他。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内争外斗中,俞敏洪扮演了一个“刘备”的角色。他自己也说:“我比较像刘备,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不擅长用严格的纪律来限制和管理人才。”俞敏洪用这种灵活的、甚至靠感觉的管理方式,在新东方内外上下腾挪。外界也因此评价俞敏洪不懂管理。“我这个人比较仁慈,容得下人。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这是新东方没有崩盘的重要原因。”这也正是“刘备”的高明之处,表面柔弱,悲悲戚戚,但每一次预谋都能达到目标。无论是新东方的股份制构建,还是企业家族色彩的淡化。
教育学两相宜
很多流行歌曲也有意境,比如《丁香花》,每一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的流行歌曲。所以听流行歌曲是理解一个时代人的心境的方式。我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我需要通过学习流行歌曲使自己心态和时代贴近,让我和大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想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了解自己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意愿,培养共同的兴趣,才会共鸣。
现在的大学生在温室中长大,缺少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磨难。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幅度增多,最近接连看到大学生自杀现象,我觉得这是大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没有想到自己同时作为社会人存在的现实意义。很多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就业好,出国了就自卑,从而走向极端,其实大学生更应该透过困难背后的矛盾看到遥远的点,这个点就是自己树立的长远目标。同时任何一个人的使命都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个人,养活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其次是家庭,让每个家庭成为和谐社会中最基础的小单元;再次是社会,自己在不为社会添加负担后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最后就是历史,让自己的成绩为时代发展注入动力。大学生刚毕业,首先要想到如何养活自己,不成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病。你看到父母衰老的身躯,你必须赡养他们,赡养他们就必须赚钱,要赚钱就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你就不得不比别人更加努力,你没有沉溺于失落的理由。
平时工作很忙,但读书是必要的。我认为一本书能够打动你,给你教诲的往往就只有那么一段话,一个情节。我每次看书都是大体浏览,遇到打动我的地方我就把它输入电脑。久而久之我的电脑里就形成了一个书摘库。每当我出差的旅途中,闲暇时刻就把这些资料调出来回味,这样能够使自己学到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东西,并且温故而知新。
其实我认为有五句话对于年轻人很受用的。
第一句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到2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自觉意识,已经开始明白什么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我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办“新东方”的这十年中逐渐养成的,包括我对待老师和员工的态度,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眼中你就会显得优秀。比如,让我们今天就学会微笑,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别人。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职业性的微笑,只要你笑了,就会很美丽很好看,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在西方社会,你走到很多地方人们都在微笑,尽管你知道那是职业性的,你依然能感觉这些微笑的人们很亲切。如果我们“新东方”的员工每个人都板着脸上班,大家就会感觉像窒息了一样,可能我们给你再多的钱你也不一定在“新东方”干了,除非你是个喜欢受气的受虐待狂。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业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是在每一天的过程中生活,每一天都不幸福,就等于整个生命都不幸福。所以尽管我们注重事业的结果,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欢乐是生命本身的渴望,人类是世界上惟一会笑的动物,但不是惟一懂得欢乐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有欢乐的天性,这从很多小动物欢乐地奔跑和嬉戏中能够看出来。人类的生存常常必须有比维持生存更高的目标,因为人类除了物质生活,还必须要有精神生活的满足,因此人类必须比动物付出更艰辛的劳动。在物质方面,我们希望今年2000元一个月的工资,明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3000元一个月,毕竟 2000元和3000元给我们带来的生活质量是不一样的。但除此之外,我们就必须使精神生活大获全胜。曾国藩说过:“只顾耕耘,不顾收获”。他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收获。曾国藩的意思很简单,把种子撒进地里,种子自然会成长,长到最后自然会有收获,但是在维护庄稼成长的过程中给它浇水和施肥列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种子才会长得健壮,收获才会更好。另外,你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过程是你人生最美好的体验。迎着太阳的你走向美丽的大地,看着夕阳西下,你扛着锄头回家,这种感觉难道不是很美好吗?差不多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寻求每一天的充实。世界上很少有永恒,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是不真实的,只是在表达一种愿望而已。但我们还是在说,因为至少在那一刻,我们这样的表达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追求永恒的爱是人类的毕生梦想,因为人在爱中永远充实。但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谈恋爱的100对里有90对最后会分手,最后结婚了的还有一半会离婚。你说爱情能永恒吗?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你。”明天也许你会失恋,失恋后我们会体验到失恋的痛苦。那我们就去体会,去体验,这种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也许飞机能够在两点之间直飞,但即使飞机飞行,如果前面有个大气流,也通常只能绕过那个大气流飞行。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汽车的质量越高,开得就越快。比如像奔驰和宝马这一类车,它们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发动机系统上,还体现在刹车系统上。你开这些车的时候,就敢于高速行驶,因为你知道,只要你踩刹车,车就能稳稳地停下来,不至于翻车或跑到马路外面去。但当我们开夏利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开得和奔驰车一样快,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让它跑得太快了,就很难刹车了,说不定就会撞栏杆或者翻了。所以说,没有把握停下来的人是跑不快的人。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观察别人是怎么停,怎么滑的,然后再一点点地学,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最后一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
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这句话,开始不理解,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终于开始明白其中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太执著于自己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捏着不放,不愿意放弃。结果呢,你捏着不放,别人就不会把他的东西和你一起分享。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这是再明白不过的理论。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分享理论。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在人与人之间学会交换和分享,这个收获同百倍于你一个人把六个苹果吃掉的收获。这是因为你放弃了五个苹果而获得的,所以大家想一想,放弃是不是一种智慧?那什么叫缺点是一种恩惠呢?就像我们刚开始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是完美的,我们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这人还有什么活头?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之处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努力。我在美国看过一部电视片,讲的是一位富翁给后代留下了用不尽的遗产,结果他的后代全都变成了吸毒的、自杀的、进监狱的,或者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富翁给自己后代留下的钱太多了,以致他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继承一大笔财富,就几乎什么都能买到。大家都知道钱的作用在于能买到物质世界*所需要的全部东西,但惟一买不到的就是你心灵的充实、别人的友情以及你真诚的爱情。由于这些都是买不到的,所以你越有钱,心灵就越空虚,你就会极力用钱来填补自己的空虚,最后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以吸毒来代替,使自己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所以我说过,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的生存空间就被剥夺掉了。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过来,感到自己今天缺点儿什么,感到自己还需要更加完美,感到自己还有追求,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从家族管理到现代企业
九三年左右,新东方已经做起来了,老俞觉得母亲一个人在家乡待着太孤单了,所以就把她接到北京。老太太是一个很积极的人物,到了北京她没事干,也会到新东方来看看,看看之后她就会跟新东方很多人都认识了,认识以后,她会说说这个说说那个,老板的妈,大家谁敢不听?时间一长,同事们不乐意了,这老佛爷横着,谁也干不好啊。可老俞当时只会做孝子,还不会做老板,在老妈面前,是一个很懦弱的人。导致最后的结果,跪下来求老妈不要再干预新东方的事情,这才把老太太稳住。这次考试,老俞差点不及格,随之而来的问题更棘手了,新东方要变成一个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的企业,这老俞能行吗?
到了2002年的时候,大家就做了一个决定,任何人的亲属,都不能在新东方干。当时同事们还是给老俞留了个特权,因为老俞毕竟是创始人。但这次老俞没含糊,当机立断表了态:我的家族全部拿下!这下动静可大了,自己的姐夫,老婆的姐夫,当然还有老婆大人母亲大人,被老俞得罪光了。但老俞挺住了,他通过了人情的考试,开始从一个“打土豪分田地”的草莽英雄,真正变成一个有点现代企业家意识的老板。
这之后,新东方最激动人心的事情莫过于在美国上市了。老俞早就是有钱人,但上市以后,算是晋身富豪之列。要说当初的俞老师,今天的俞总,算是功成名就,志得意满了吧?可老俞不这么想,他还有些郁闷了。因为上市,他的隐私也成了媒体瞩目的焦点,因为上市,他被迫在一大早去见国外的投资家,因为上市,他还要时常西服革履。
谈新东方上市
新东方不缺钱,也无须圈钱。为什么还要上市?真实原因之一是上述问题的延续。俞敏洪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俞敏洪坦言:“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上市一年多来,新东方改变了许多。新东方严格按照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比如建立了员工投诉信箱、客户投诉信箱等。然而,“做教育”和上市的冲突也凸显出来。“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你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这就是矛盾,而且还难以平衡。“我本人比较喜欢悠闲地去做一件事。这点,被上市给破坏了。”
其实,当初对于是否上市,俞敏洪一直都很矛盾。一方面,他想规范企业,变身“贵族”;另一方面,他也担忧自由散漫惯了的“痞子”们,怎么受得了约束。“上市之后,我的状态也一直不太对,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状态。我其实是个随心所欲的人,但现在为了别人的利益,必须要去做很多事情,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个人英雄主义是他舍不下的情结。新东方成长至今,靠的就是这些老师一张张敢说的大嘴。现在成了美国上市公司,成了正规军,学会闭嘴后的俞敏洪不再迷人。新东方的传奇色彩也逐渐淡化,变成了冷冰冰的上市公司。
新东方在完全不懂股份制和资本的时候,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举例来说,有一天一个股东想离开新东方,希望卖掉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股票,但问题是没有人买。他们希望我买,可当初这些股票是我无偿馈赠的,我怎么可能以那么多的价格再买回来?况且我也没有那么多钱。还有估价的统一问题,都会产生巨大的内部矛盾。即使内部有明确的条文规矩,但由于是“内循环”,很容易产生感情纠纷。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而上市之后,外部的规矩比内部的规矩更强大、更有力。他们就再也不可能那样做了。
海外上市,给了新东方股权转让的出路和更完善的游戏规则。尽管未来我们要面对外来投资者的压力,但如果通过上市换来的是,从此可以把精力放在经营上,而不是内耗和感情纠纷上,那么上市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以前我在利益和人情中间搞平衡,搞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现在他们不需要来找我“打架”了。新东方走了一个大循环,回到了一个好起点。我其实是很抵制上市的。我不想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现在的压力大到要为别人的错误买单。有时我幻想把新东方做小,做成我自己的,这样“内循环”的难题也就没有了,外部压力没有了,多好。可惜新东方不可能走回头路,就这样走一步、学一步、看一步,推着向前走。
如果不警惕,必定会有崩盘的潜在危机。但上市之初我就和投资人讲得明明白白,新东方募资要做的只是一件事情:整合中国外语教学与培训市场。我们先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做,再扩大到其他的教育市场,进一步并购优质教育资源。新东方对教育可以算是精通,即使不能用文字表达,心也能感受到。即使并购,我们也以一种很悠然的态度进行,绝不盲目铺摊子上规模。碰到了,有十足把握才去做。新东方试图通过利用募集资金进行收购打造更多的“形象店”,但无意涉足民营大学教育。新东方已经开始寻找具体目标,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新东方的主要方向还是英语培训,经营性培训仍是主项。我们永远不会离开教育这个主业,去搞什么餐馆,去搞热门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房地产,所以相信不会在盲目扩张上犯重大错误。比如我一直都想做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文化书院。中西合壁,请来中外名家纵论传统和未来,很爽的事情。
上市公司毕竟要盈利,所以新东方不会做综合大学。至于内部管理规范化的问题,也不需要过分担心。美国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两年不能符合它的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就会被摘牌。我们在内部管理上目前没有遇到致命的困难,新东方以前就很安分,现在只是符合更高的规范而已。
新东方之所以成功就是迎合了万千醉心英语的学员的需要,有时候有点媚学生的味道。新东方创造过很多神话,也被媒体赋予了很多神话。新东方在创业时期造就了一些明星教师和个人英雄,这些人对于新东方的成功做出了历史的贡献。随着新东方不断发展壮大,职业化、规范化的改革坚定不移,新东方就必然也必须告别“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而着手打造具备国际化眼光和职业化心态的精英团队。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新东方的成功将不再依赖于几个“个人英雄”,而要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正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依靠科学合理的制度流程,依靠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与文化。现在老百姓理解新东方还是个出国考试的机构,我希望未来新东方,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由考试转向外语,由外语转向教育,由教育转向综合教育,成为每个子品牌都很强的教育集团。我不惧怕竞争。他们如果想听我讲上市的故事,怎么规避各种风险,我会毫无隐瞒的和盘托出。最近,我看得最多的是新东方的招股说明书,学到很多东西。如果非要让我找出一个新东方学习的模板,比较难。谁要说他能再行拷贝一个新东方,我绝对不信,那不大可能。
采访中,老俞回答问题滴水不漏,谨慎小心,已不是那个曾经无所畏惧的“痞子”创业者。他身上那件写着“CUBA”字样的T恤,也许是他真性情的唯一流露。现在的俞敏洪,成了守业者。而且,他必须成为一个守业者。上市能否实现新东方的救赎?还有待时间检验。那个曾经富有痞子精神的俞敏洪已开始远去。也许这就是宿命。
逾矩、敏感、宽宏三段论
有过三次高考落榜的经历、留学的宿愿未能实现,以及后来当老师的种种不如意,但是他从不曾妥协。他认为这是生活在让他懂得如何在“绝望中去寻找希望”,从而主动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如果我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现在我可能是个农民,可能是个外语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你设计的被动生活。”对此,俞敏洪认为,被动的生活一旦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我们像磨上的驴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着鼻子在原地转圈子,但由于被牵得太久了就忘了我们是被牵着鼻子在生活,有时候不被牵着还感觉不舒服。但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比如王强两度飞越重洋并定居美国,经过超常的努力,成为贝尔实验室的高级电脑工程师,现在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口语教师;被朋友们怀疑其不食人间烟火的哲学家包凡一,在北美的现实压迫下,读完传播学硕士之后,再熬出一个MBA,居然成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会计师……每个人都偏离了专业为他们设计的发展轨迹。所以要主动地把握未来。把握未来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勇气走出这种生活,而走出这种生活又需要你放弃原来的既得利益和习惯。人最坏的习惯之一就是抱住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放,其实一个人只要舍得放下自己的那点小天地,就很容易海阔天空。
当然,主动把握自己并不等于盲目出击,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一条发展道路,也许前景暂时不算明朗,但兴趣推动下的努力最终会帮助自己拨得云开见月明。
当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海归越来越多,怀才不遇的叹息声也越来越常见。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造者,俞敏洪认为机遇其实就在自己不断仔细观察所属的社会环境,认真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得与失、取与舍、成与败,是一次次顺流逆流中痛并快乐的自我更生。
在创办新东方学校以前,身为北大教师的俞敏洪为其他培训机构打工。工作中冷眼旁观,俞敏洪发现大量的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理念上有缺陷。“我也是从学生走来,而且为了高考还参加过辅导班。我就想,如果我来管的话,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吸引学生。”12年后俞敏洪回忆当年创办新东方的初衷,在他看来,之所以选择进入民办英语培训领域,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曾经接受过补习的学生,所以了解学生渴望帮助的迫切心理;因为自己是一个外语老师,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外语培训的领域,从而了解外语培训领域的新动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市场的需求,并不断思考改进的方式,每一步都在困难中寻找新的希望,机遇就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职场中的每一次升迁都意味自己角色的转换,如何更好地在新岗位中扮演新角色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转变,尤其是由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所措。对此,一直认为自己是由教书匠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俞敏洪表示,任何转变都意味着获得与失去并存,在获得的同时,必须学会放下。所谓放下就是在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的过程中认可他人,并适当地把可能属于自己的权力、荣耀让更多人和你一起分享.
俞敏洪表示,过去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时各种成功与荣耀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己也可以一言九鼎。但是当组织结构不断扩大,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整个机构的运转时,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管理成功的关键。在现代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过程中,自己的决策能力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智囊所淡化,同事们的直言甚至可能伤害自己的尊严。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加强与团队中所有人员的相互了解。只有对每个人的个性、道德品格、缺点非常了解后,大家才可能一起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是毫不留情面。了解方式可以是工作中的互相切磋,可以是哥们似的促膝谈心,根据不同同事的性格制造增进了解的机会非常必要。当你知道了对方的缺点,也同时知道对方优点的时候,做一件事情要学的就是尽可能使用对方的优点,避开对方的缺点。对任何一个人的优点弘扬,可以使自己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应用自己的长处做事。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看到大家的长处,并认可长处,才有可能心服口服地把曾经属于自己的权力、荣誉逐渐让渡。每个管理者都希望成功,任何一个优秀的同事也渴望成功,让更多的优秀同事享受你让渡的荣耀是团队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念高于信仰
谈及信念和信仰,俞敏洪自有一套说法。他认为信念是来自于内心的一种力量。当内心有足够的信念时,就不一定需要外在的信仰。就像你在摇晃的公交车上,需要一个扶手来支撑你站立而不摔倒。有信仰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我本身就具备站稳的毅力,完全可以不需要扶手,这就是信念。在他心里,信念高于信仰。他说: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具备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会走得更加有力而稳健。
今后老俞出路
俞敏洪给自己制定了三条路:第一条路,一直留在新东方,打死也不走,一直干到80岁;第二条路,慢慢从这个位子退下来,然后过轻松逍遥的日子,到世界各地旅游,写写读书笔记或者旅游笔记,像徐霞客那样度过后半生;第三条路,为穷苦孩子办一所真正的私立大学。他常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现在什么也不是。但只要你是种子,即便被踩到泥里,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你能给人带来一片绿色、一片荫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痞子精神与文人创业
新东方的成功,打造了俞敏洪神话。许多人称他为“留学教父”、“教师首富”。但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的一句话却颇有意味:“新东方的成长秘诀:三流文人+痞子精神”。特别是这个痞子精神,概括得尤为精到。冯仑写了一本书《野蛮成长》,最近卖得很火。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状态,他的描述是:“其实我更喜欢用疯长的野草来形容,我喜欢那种状态,如野草般强韧,疯狂的成长,恣意的蔓延,霸气的扩张,好不快慰!”其实,这种疯狂成长的背后,是被压抑的激情和喷涌的生命力。这种压抑之后的喷涌常常表现出一种痞子精神,一种无知无畏,不瞻前顾后,绝地求生的勇气和意志力;一种绝望后的放松,一无所有时的释然。俞敏洪的创业史,新东方的成长史,这种痞子精神充盈其间。但是,俞敏洪毕竟是北大高才生、北大教师,怎么也算个三流文人。所以,俞敏洪的“痞”不同于街头混混的低俗,不同于那种装着看透世界,自以为是的市井痞子,不同于那种没有是非原则的暴发户。他的“痞”是一种被逼无奈后显出的狠劲。我们姑且称之为“雅痞”。“京城名痞”王朔说,“痞子坦荡荡,老师常戚戚。”不管怎样,教师、痞子和商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就这样被搅和在了一起。一代“雅痞”真实地体现在俞敏洪,以及那一代下海的知识分子身上。
俞敏洪成功的反讽意义
俞敏洪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传奇的个案,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挣扎与抗争。俞敏洪的“北大血统”,与他这个平民英雄形象形成的一种反差,也颇让人回味。
俞敏洪对北大的感情是深厚的,更准确地说是复杂。俞敏洪曾经被北大边缘化,甚至被踢了出来,但他没有逃离,他把新东方这个当今中国最有名的私立教育机构办在了中国最优秀的公立大学旁边,两相对峙,相互提醒,隐隐地,让人感觉有些讽刺意味。如今,俞敏洪成功了,北大也经常请他去作演讲。
新东方的成功也是对时代的一种反讽。新东方的培训是靠非理性的出国热、英语学习热和应试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家的。徐小平自己都说,新东方上市意味着中国教育的失败。其实,反讽的还不仅仅是应试教育,而是国人在打开国门后对西方的非理性向往。
所有的所谓的内斗是新东方转型的迷茫和痛苦,“资本化”之后新东方似乎正逐渐告别“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徘徊”。新东方相信,个人奋斗制胜、攫取成功的精神财产将永远贫富不均。表面上看,新东方固化了游戏规则,即股份制,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新东方的游戏规则还是存在某种不确定性,由此,新东方员工总会生发出莫名的不安全感。何谓公司政治?通常笼统地认为是公司内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美国学者理查德?瑞提专门写过一本名为《公司政治》的著作,他认为,“公司政治是公司里规章制度等显规则背后的隐规则,是公司生活中的根本性因素,是公司生活的精髓”。优化管理,任何一家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都无法回避,“草莽”出身的新东方亟待“制度化生存”。此前数年,俞敏洪一直心怀懦弱的善良取悦各方、平衡时局。
“很多时候,错误不是你犯的,但你要埋单。”俞敏洪不是为哥们情谊埋单,而是为新东方缺失的管理基因埋单。
管好人理好事,就是最精彩的“中国式管理”。假以时日,品牌溢出效应会让新东方作为的空间愈益宽广,俞敏洪要努力的,是把资本力转化为内控力。
内控,最终还要靠坚硬而刚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