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上“惊喜盒”、“神秘盒”、“好运盒”等字眼的“文具盲盒”俘获了一批中小学生的心。不少笔、本子、橡皮等各类文具纷纷套上高颜值的盒子,隐藏起内部的款式,消费者只有在付完钱拆开包装后,才能知道买到的是不是自己心仪款式。神秘的“文具盲盒”因为非常畅销站上了文具店的“C位”。很多学生反复购买“文具盲盒”,只为抽到隐藏款文具。单次购买“文具盲盒”价格虽然并不昂贵,但一旦成瘾,开销不少。湖南刘女士上小学的儿子为了凑齐一套“柯南”的中性笔,背着父母用压岁钱购买盲盒,一个月花了1000多元。而买回来的每个盲盒中只有2到3支普通中性笔,除了自己想要的图案,其他的都被丢掉了,造成很大浪费。而这令家长心疼的“浪费”,却支撑起“文具盲盒”可观的销量。不仅是线下门店,“文具盲盒”的线上销售也十分火爆。在淘宝搜索“文具盲盒”等关键词,得力、晨光等旗舰店的“文具盲盒”月销量在3000到5000件不等……殊不知,销量增长的背后,除了带来一定程度的文具浪费,还将对未成年人造成其他负面影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献云表示,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这种期待感可能会逐步“成瘾”。“文具盲盒”面向的是学生群体,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学生们容易沉迷其中,在不够理性的情况下频繁购买超过自身使用需求的文具,进而过度消费,形成不良的消费观,也容易刺激攀比心态。盲盒并非新鲜事物,上世纪90年代“干脆面”中的卡片也是盲盒的一种,但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松介绍,“干脆面”仅是附带产品具有盲盒属性,当下的盲盒商业模式往往将盲盒属性直接附加在主产品上。针对“文具盲盒”热潮,北京市教委提醒,文具的本质是用来辅助学习,面对“文具盲盒”,家长要为孩子把握住尺度。如果孩子在购买盲盒过程中出现以下四种特征,须警惕“行为成瘾”的可能性。1. “明显过度”。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2.“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夜不能寐,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3. “耐受性增加”。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从一个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最后到每天买好多个心里才舒服。4. “负性后果”。比如将零花钱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每天只想着买盲盒、拆盲盒而影响到学习状态,以及做出更严重的不良行为等。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比较一下买一支自己真正需要的笔的价钱,以及通过盲盒抽出自己想要的笔的价钱,通过计算引导孩子做出更加理性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关注“文具盲盒”的产品质量及营销宣传,避免盲盒成为清库存的手段以及炒作行为,维护未成年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当然,道德层面上,文具厂商同样需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刺激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心理。其实,“文具盲盒”之外,当下市场上流行的“卡片盲盒”、“图书盲盒”、“游戏盲盒”,均锁定青少年人群。对于这类盲盒销售的监管,法律还处于空白地带。“盲盒的营销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比如消费者无法直接观察商品的外形、质量等属性,这种消费模式掺杂了'赌’的因素,同时会将消费者推向更不利的交易地位。”对于孩子购买文具盲盒的现象,专家提醒,以文具用品盲盒为收集对象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他倡导家长应该针对孩子心理进行合理引导,应及时关注该现象,别让小学生迷失在文具盲盒里,此外也不要助长孩子在这方面过度消费和不理智消费。对于不少不规范的产品,相关部门也表示,即使是盲选,学生文具都应该标识规范,应该注明厂名、厂址、警示说明和中文说明,不能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三无”产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如若遇到问题可打12315投诉。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若盲盒与彩票一样,都带有一定的博彩性质,“文具盲盒”是否归入学校周边的禁售行列,仍值得探讨。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