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富春二小 齐一铖《走读烟雨桐洲》

走读烟雨桐洲
富春二小 三(5)班 齐一铖


第一次参加郁达夫少年文学院“走家乡,看家乡”的活动我激动得难以自抑,一大早便兴奋得早早起床,生怕迟一秒钟就会错过似的。心急如焚地奔赴秦望广场,原以为我是最早的,不曾想小伙伴们也如我一般心情,个个早早地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即将展开的桐洲岛之行别提有多期待了。
我们坐上大巴车,一路前行,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却让我觉得无比漫长。终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桐洲岛,诗云“十里桐洲九里花,一江春水两岸柳”,此间美景真若诗中描写一般,眼之所至,心皆所向。岛上风光秀丽,物阜民丰,一年四季烟波浩渺,尤以雨天风物为佳,故又得誉“烟雨桐洲”。
在俞雪堂老师的带领下,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董诰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嘉庆皇帝所写的哀诗“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的美句,“董公祠”便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立。第二站,我们沿着羊肠小道来到了董邦达的墓地,听俞雪堂老师讲述了董邦达的故事,董邦达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为“三董”,是富春出了名的人物呢!第三站,我们则来到了千年古樟树下。哇,好大的樟树啊!我和小朋友们想试试到底有多大,足足叫了8个小伙伴才把这棵古樟树抱围起来。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又来到了富春江边的杨树林,高大笔直的杨树一跃入目,草地油亮而鲜嫩,真是如画般,令我们如痴如醉。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俞家祠堂,静听老师讲解俞家祠堂的故事。历史已然过去,我们仍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最后,俞雪堂老师送给我们一副对联,上书“行走读一方水土,放飞看万里云天”,我想这也是我的愿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万字文。
这一天,虽然来去匆忙,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董诰,董邦达两位先辈,不仅是有名的书画家,还是为百姓谋福的清官,一生正直廉洁,受世人敬仰!这次文学院组织的走读活动,不仅使我们一饱眼福——赏无二美景,更使我们一饱口福——食精神食粮。在家乡这么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熏陶,我们怎能不继承这些先辈们的精神并发扬光大呢?
为此有感,献拙诗一首:
《桐洲记》
烟秋富春渡江至,
雨雾樟香祭董氏;
桐枫杨林俞家祠,
洲面环水水环洲。
老师点评
无疑,孩子有很大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古诗文很喜欢。当年郁达夫九岁赋诗惊四座,差不多有一样的风范。全文行文流畅,别具一格。希望保持阅读的兴趣,多写文章,一定会有所成就。
老师点评


大家好!我是来自富春二小三(五)班的齐一铖,我是一个爱笑的大个子男孩。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画画、书法、旅游……在今年暑假,我还通过了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和国画专业的等级考试,获得了三级证书。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文学院寒假走读活动报名须知
THE END
排版|一颗太阳蛋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