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日子向前
三宝同学又来催妈妈更新了,打开妈妈的公众号,他说:看看吧,你上次更新还是2月4日呢。
好吧,读者有需求,咱就得满足呀。记录一些假期片段吧,以此对抗间歇性“中年痴呆”。
切换时空,切换状态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不同的地方,同一个的自己,会变成不同的样子。似乎身体里有一套程序,让人在不同的时空下,调整到不同的频道,切换成不同的状态。
最常见的切换模式是语言。在北京,会自动说普通话,在老家,会自动说家乡话。在北京,会不自觉的充满昂扬斗志;在老家,山高皇帝远,吃好喝好玩好才是最关键。
准备从北京出发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是意气风发的,头天晚上还在加班,带着一股子打工人的劲头,回家的行李中没有带一条裙子,而是带了笔记本电脑、工作效率手册、还有几本书,脑海中筹划着春节七天里的工作事项。
仿佛这七天可以顶一年似的。
然而,一旦进入老家地界,把行李和电脑一放,起飞前还雄心壮志的职场精英,就秒变好吃懒做的村姑了。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真舒服啊;端着饭碗吃着红烧肉、红烧排骨、红烧鱼,鸡汤面、炒青菜……请叫我干饭人。
今天正式上班,假期里懒散的八点半自然醒程序已被删除,五点半自然醒程序火速上线。一路畅通来到公司,刚停好车,猛地想起笔记本电脑落家里了……
压岁钱里的经济学
三宝同学最近似乎对经济与金融产生兴趣,春节期间问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 国库长什么样?它是一张卡,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仓库?
② 什么是宏观经济?什么是微观经济?宏观好了,微观就一定好么?微观好了,宏观是不是就跟着也好?
③ 什么是散户?什么是庄家?为什么散户干不过庄家?为什么美国的散户又打赢了庄家?
上述问题,让文科妈妈难以回答。自动自觉买来《我的第一本财富启蒙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孩子的每一次提问,都是自我成长的开始。小孩子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尽管经济与金融的专门学习,要在大学本科时代才能正式开始。但在每日耳濡目染的信息输入过程中,所有外部的信息,都会经过他们自己的小脑袋瓜加工,并推动小家伙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探索答案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春节的时候,大人们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这个传统习俗在21世纪的寓意,大概可以被解释为:经济学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从《模仿游戏》到《黑客帝国》
忘记从哪一年的春节开始,看电影成了春节假期的必选项目了。
今年春节,在抖音上刷了很多电影简介,一部电影分三集解说的模式,让人变成贪吃蛇,不停的刷刷刷,一刷一小时,飘飘忽忽就过去了。忽然醒过神来,只剩下头痛。
短视频这股风潮,让人变得越来越没耐性了。在这种趋势下,能吸引观众踏踏实实坐在板凳上120分钟不挪窝,实属不易。有的片子,刷过简介视频后,就再也不想看了。能经得起三集简介而仍然让人踏踏实实从头看到尾,这个春节,这三部电影做到了。
第一部:《模仿游戏》
这是一部老片子了,2015年上映,是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该部影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的传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图灵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从而扭转二战战局的经历。三宝同学原本在院子里跟爸爸打羽毛球,看到妈妈在刷电影,跑过来瞄了一眼,妈妈正准备给他科普一下谁是图灵,他有多厉害的时候,三宝说:图灵啊,我知道他,很厉害的,在二战中帮英国人战胜了德国空军。
本来是冲着主演大帅哥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他还演过奇异博士、神探夏洛克)打算刷电影的妈妈,这下更得踏踏实实补课了。
第二部:《黑客帝国》
还是一部老片子,有多经典,不再赘述了。上一次看《黑客帝国》系列大概是十年前吧,重新二刷,再一次在蒙圈状态中感叹导演和编剧与众不同的脑洞。
第三部:《你好,李焕英》
大年初三下定决心,打算进城看一场电影。出发前有看过的人想要剧透,被我言辞禁止了。但对方仍然强行剧透一句:是个悲剧片,看哭很多人。
三宝同学看过电影后,在餐桌上感慨:有钱真是任性啊,能拍一部讲自己妈妈的电影。等我以后有了钱,我也给自己拍一部电影。
我本来准备好了感慨的话语,顿时没了用场。
各路影评已经将《你好,李焕英》分析的体无完肤了,我只想说一句:纵观春节档的几部电影,大概就这部电影没那么尬吧?大家太需要一部能够放松身心去看的电影了,太需要一部逻辑正常、叙事合理的电影了。
其实贾玲没有穿越,那只是在病榻前的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