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回答,就是战胜不了。在后台收集到的提问,多少都涉及到这个主题,一方面抱怨生活现状,一方面又极力证明自己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我已经是XXX了」。这里的XXX是一个定性的标签,类似于年龄30+了、选错行业了、注意缺陷、精神疾病,等等。要应对这种纠结,办法也简单——想要什么,趁现在多采取一点行动。有人说这不是绕回来了吗?就是因为我不行啊,所以采取不了行动。那么,你就分一个先后顺序:「自己」是现在这样,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只能先用这个不趁手的「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等做完了,再说对自己的不满意。多少是有点糊弄的态度,做不到的事先往后推,以后再说。但涉及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时候这样糊弄一下也挺好:先做好能做的事,对付着用一用这个「自己」,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也常常体会到对自己的不满,且无力。我估计是人都会有这种时刻吧。就拿我日常的工作心理咨询来说,也常常觉得破绽百出。不敢回看录像,不想整理逐字稿,无法面对那个啰嗦的,左支右拙的男人就是自己。面对很多问题束手无策(明明应该有更好的办法!)。更糟的是,有时还要做公开督导或者现场案例示教,把这些缺陷暴露在众人面前,心里想着:完了完了!这么差的表现,别人可是一点不漏地全看在眼里。但我每一次还能从这种绝境中找出一条生路,(勉勉强强地)撑下来,靠的就是前面说的心法了。我告诉自己,我的痛苦是在抱怨自己不是另一个人(换个大师来做,肯定比现在好),但我现在就能变成另一个人吗?好像不能——大师救不了我,我能用的只有这个自己。那就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吧。这次先对付过去,以后再好好提升自己。如此这般说服自己,一次撑过一次。以前也介绍过一部电影,叫《萨利机长》,汤姆·汉克斯演的,讲一个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拯救了一个航班的机长,事后却被人质询,因为在危机发生之前,存在更简单稳妥的应对方案,他却没有采取。也就是说,这场危机可以被看成他的「人为失误」。萨利机长反击这场质询的角度就是,你们的方案电脑模拟的,模拟操作的飞行员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都做好了心理建设,而我不行,我是突然遭遇这种情形,需要几十秒的时间震惊,判断形势,平复情绪。——你们把这几十秒扣掉,再看看,还有更好的方案吗?没有了,这就是条件限定下的最好。「不是要寻找人为失误(human error)吗?那就先把人当成人(make it human)!」这个故事给过我很大的安慰。先把人当成人,或者说,把自己当成自己,再面对很多做不到的事就释然多了。不要幻想「换另一个人/电脑来做,可能做得更好」。是的,完全可能,但现在能换人吗?换不了。既然换不了,那些念头有何意义?飞机眼看就要撞上了,能指望的就只有自己的脑子和自己的手。——对付着用吧!就是硬做,对付着做,在各种遗憾下做出相对最优的选择。而所有遗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只能是我」,没法换成一个更好的人:我刚犯过错,我个性有缺陷,我该学习的时候没好好学习,我情绪不好……但是,现在也只有我。那就硬做。有人也许会发现,硬做下来的结果也不坏。道理很简单,因为把一部分用于纠结「为什么我不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时间精力省下来了,放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创造了一点优化。——恐怕是我们主观上唯一能达成的优化:把本该用来自责的时间用来做事,这就是我们尽心尽力做成的样子。当然了,从挑剔的眼光来看还不够,「如果是更好的自己,可以不止于此」,那就等以后吧,眼下反正只能做到这样。以前我会说,你必须接受自己。后来我发现「必须」这两个字都还会造成一部分的纠结:为什么必须接受?会自甘沉沦吗?我就是不想接受,行不行?……所以我换了一个说法:你不想接受,也可以,接受你的不接受。你是不甘心,想努力变成更好的人(好到都不像你自己),说不定啊,能做到。但咱们说回现在,你现在不是还没变吗?至少这一次你只能是现在这样,那就先把这次的事做完,以后再说怎么变。以后再说以后的事,这招特别好用。就是不执著。对自己满意又怎么样,不满又怎么样,没什么,满不满的不都还是这个人吗?如果太过执著于战胜这个不满,执著本身就会造成新的问题,说不定是更大的问题。那不如就算了,能做到什么样就做到什么吧,我们拿不满没什么办法,但我们至少可以减少一些执著。也许慢慢就会发现,在做成一些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不满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满很难战胜,却可以跳过不管,也算是一种战胜的方法。但还是有一些紧紧抓住不满的人,期待通过对自己严加管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很值得佩服。放过自己是一种能力,不放过自己的同时,还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也是一种能力。不过,无论变得好不好,始终还是要做成事。先让飞机平稳降落,之后再说接受质询,或者再讨论有无质询的必要,那都可以有充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