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事务局统计出唯一参战女兵,她的经历和现状让人泪目…
20岁、女兵、战争、荣誉称号,这些词汇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不得不引人注目。她为了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首个带头咬破手指写血书请战;在战场上的“猫耳洞”机房内,她身边放着拧开盖的“光荣弹“,时刻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4年时间,她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
在那个年代,爱国主义情怀在每一个青年人心中充盈,花季少女也有强烈上战场的愿望。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目前统计中唯一的参战女兵王洁,听她讲讲那场惊心动魄又感人的“芳华”军旅故事。
王洁当兵照
参战:咬破手指写血书请战 身边放着拧开盖的“光荣弹”
上个世纪70年代,王洁随父母从山东南下来到四川,1977年12月,已在内江乡下当了一年多知青的她,因表现良好被乡上推荐参加女兵选拔,20岁的王洁,带着女孩子最炫烂的梦想和最美好的青春,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通过军队的教育、培养、锻造,她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场通信兵,屡获嘉奖。
“1979年2月的某一天,部队领导告诉我们要去外地执行任务,我就很积极的第一个自愿写下请战书,然后把指拇咬破,按上手印。”王洁回忆到,当天晚上,在内江东站,闷罐车拉着她们上了云南前线。
在临行前,她曾向父亲辞行,同样作为军人的父亲,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能怕,不能当逃兵。”回忆起当时离别的场景,王洁一时无语凝噎。直到后来上了战场,王洁才知道她们是去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
战场上挖猫耳洞用的铁锹
战场上,王洁所在的班10个女兵分为4组(前指、基指、后指、女俘虏营),负责保障前后方有线通信联络任务。“我们基指3人自己用铁铲在山坡上挖个猫耳洞作为机房,在总机旁放着两颗拧开盖子的'光荣弹’,帽子上写着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随身带着装尸体的袋子。”想起当时的场景,62岁的王洁依然像个热血的青春少年,“我们告诉在'猫儿洞’口站岗的哨兵,只要敌人进来,我们就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
战场轰鸣的大炮声,震的地动山摇;伤员的各种伤口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忍受着饥饿、潮湿、蚊虫叮咬,在前线战斗的十几天里,只要战斗在进行,通信就一刻也不能中断。“那时,有男兵路过我们洞口时,经常会放下一些他们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压缩饼干,现在想起来依然感到好温暖。”王洁说到,由于在矮小狭窄的猫耳洞中蜗居,战友们下阵地后浑身哆嗦,双腿都不会走路了,这也让王洁落下了终身驼背的毛病。
这次的战斗,女兵班荣立集体二等功,王洁荣立个人三等功,并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洁告诉记者,那个时代,身边许多战友们在如花的季节都勇赴疆场,那些抹不去的烽火岁月记忆,时常在脑海中浮现,画面一如既往的清晰。
战场上随身携带物
退役:数十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家人 “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父亲是军人,自己是军人,丈夫也是军人,所以王洁更懂得战场的艰辛与生命的珍贵。
1981年,退役后王洁回到内江,由于迟迟没有联系到用人单位,待业了一年多,这一年多里她没有任何收入,靠打零工为生,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上过战场立过功,而去找有关政府部门要福利待遇。
“相比于那些17、18岁就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季节的孩子,我能活到现在,已经很幸运了。”王洁说到,“一天当过兵,一生是军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不能给国家增添麻烦。”
王洁所在的女兵班成员
后来,她陆续做了铅字打字印刷工作、电影公司放映工作。因区划调整,2000年她丈夫分到了资阳市,她被改行调到资阳市自来水厂,5年后国企改制,她和所在企业大批职工都下岗了,每个月只能领到280元下岗补助。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她干,盈利的国企改制导致下岗她理解,生活经济困难她坚持,为什么?“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所以我服从组织的安排。”王洁斩钉截铁的说。
但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女生就怜香惜玉。90年代后期,公公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婆婆腿骨坏死失去劳力能力,丈夫因为战场上受了几处重伤成了终身伤残军人,一家人都得靠她照顾。她每天最多要帮老人洗8、9次身体和换洗衣被,给老人喂水喂饭,由于老人长期卧病在床,大便燥结,不能自己解出便来,老人难受,她就用手指一点一点的帮老人把大便抠出来,她婆婆说“连自己亲生儿女也做不到啊,这个儿媳妇这么好,是我们前生修来的。”王洁就这样日复一日照顾了十多年,直到两位老人相继去世。2016年,身为伤残退伍军人的丈夫又患了脑溢血,如今,她每天的大半时间都是在精心调理照顾丈夫。
祝愿这位善良坚毅的参战女兵能够身体健康、安心度日,更希望有关福利优待能够给到他们一家,女兵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是她的选择,而我们的国家、社会不让她艰难度日也将是人民的选择!共和国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