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刘晓林
当下的世界,优劣混融,亦好亦坏。
资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在许多领域都可以速成。这是时代所赐你我的恩典!时空骤缩,天地之间的法在迅速增多。
法为人们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人们关闭了灵魂之窗。
法即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特定的情境中,法等同于模式。模式的出现令你我找到了所谓的规律,于是也在内心深处形成了“固化”。
当你我掌握了法以后,会进入另一个既定世界。在短期内,此既定世界颇令人向往。时间一长则变得了无生机,因为这违背了“变与恒常共存”的宇宙大道。
法的出现于真正的文化(包括艺术)而言导致了致命的威胁——无数文化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被法俘虏,成为了法的奴隶!从此,自己的作品中没有了新意、情感、变化……在貌似唯美中失去了人之为人、艺之为艺的灵魂。
任何被命名的艺术(当代、现代、油画、国画、水彩、抽象等等)中的杰出者,都要靠其内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方能流传!脱离了基本技法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脱离了创作者深刻思想的艺术更不能称其为艺术!
九天居士曾经讲过的话,再次引用如下:“如果哪一天,当别人在欣赏你的作品时已经全然看不出你所采用的何种技法与形式(最基本要求)甚至已全然忘了考虑创作者采用的何种技法与形式一事,而是因你作品要表述的一切而费解而思索而震撼而缠绵而嚣张而低沉而不能自己时……你已经接近或走到了艺术的巅峰:不求而求,不知术为何物却处处时时有术,你已将你的一切思想并着整个宇宙(所绘作品)在自己内心所留下的烙印一同进入作品中却浑然不知:中规与破矩自然而生。”一言之概,艺术是人的艺术——精神性是人的核心,也是艺术不可或缺的衡量标准之一。
天地间包括书画在内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术”,换言即离不开“法”。
思维之法有归纳与演绎两大类,以此衍生出万千变化。归纳为化繁为简之法,演绎为一叶知秋之法。两法同行会呈现出莫大的神奇!比如读书。读书的最好方法是边读边思,直至越读越少、越思越多,但这还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绝顶的高手能做到“忘书”,比如老子、慧能、王阳明等。他们可以随时在心中生发万物,自造万书,汩汩不断又毫无疲倦。化整为零与举一返三可以同步进行,人游于艺、技近乎道,可谓神乎其神!
“艺术原本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艺术是需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以为寄存思感之具,则人类的思维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说所谓造型艺术将不成为造型艺术!”
“想学画必须读很多书,画画不是靠技巧,而主要是表现思想。艺术是语言、语言说什么内容,这就要看作者的观念。”
“人类为求知识的满足,所以有哲学之类的科目,为求意志的满足,所以有政治之类的方法;为求感情的充实,故于文哲政法之外,又有艺术。艺术,一方面创造者得以自满其情感之欲,一方面以其作品为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事情之助!艺术是感情的产物,有艺术而后感情得以安慰。”
以上是大艺术家林风眠先生所言,九天居士甚是同意。作品中情感的倾注与传递,岂是法所能?“齐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
世间最具穿透力的是感情,感情在冥冥中自由行走于时空之无形的有形。而感情,它可以引起系列连锁互动。
法法不宗而成——什么法不是“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结果?!
无法之法的本质是一个人在具体的情境下做到了“见招拆招”,且所施之法绝非是机械式的组合,而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至法出现于灵魂深处表达的必须,与是否存在于前人的论述与所谓的经典中没有必然的联系!
附图九天居士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