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压垮的唯一方法,是正确认知“压力”
西方正念之父卡巴金博士说“我的工作就是帮人减压!”卡巴金用正念的方法,让人们正确面对焦虑、抑郁等情绪。
对压力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和医学界几十年前已经开始。“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到底是刺激本身,还是个人反应呢?”上世纪五十年代,塞莱博士就曾发问。在研究压力时,他提出几个关键概念: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源就是导致压力反应的刺激或事件。不是压力源本身给人直接产生压力,而是你怎么看?怎么应对?才导致你真实感受的压力反应。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I5MDkvMjI1MjI5NDE0XzFfMjAyMTA2MjkwOTExMDY4NjQ=.jpg)
认知不同,压力反应差别巨大。
比如重力,对于常人微不足道,我们一般不会关注。但对于虚弱的老人,或者连续站立八小时的人,则可能会非常在意重力。于是,此时重力便是你的压力源。
压力,其实是生活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压力,无所谓好与坏,只是事情本来的样子。只要活着,不被压垮,压力最终还需要适应。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I5MDkvMjI1MjI5NDE0XzJfMjAyMTA2MjkwOTExMDc5OA==.jpg)
研究者将“心理压力”定义为:人和环境的特殊关系,是个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
面对压力,我们要有能力去适应和化解。这种能力的依托无非两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内部资源,就像我们自己的“银行账户”,要不断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内部资源不够的时候,当遇到压力时,你就缺少控制感,容易感到无助和绝望。身陷困境,进入僵局。这个时候,我们容易有那种脆弱感。严重的话,就像在深渊中越陷越深、最终会被压垮。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I5MDkvMjI1MjI5NDE0XzNfMjAyMTA2MjkwOTExMDczMTc=.jpg)
卡巴金博士提出储蓄“内部资源”的四个手段:规律运动、充足睡眠、践行正念、建立亲密关系。就是说,只要你经常保持运动锻炼的习惯,睡好觉,有正念冥想练习的习惯,并有可交流、温暖互动的良好人际关系,你就将拥有内在的强大力量来面对压力。
生活不易!
不是生活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自己!
不被生活压垮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确认知“压力”,善待自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