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需要恒久远的,是环保
3月17日,马修在一家名叫“启示者”(the Revelator)的平台上发表了一篇争议很大的文章。在这篇长文中,马修“痛批”了钻石矿业公司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社区的破坏性,并且指名道姓地点出了好几家知名媒体跟在大公司屁股后面起哄的现实。
由于文章的笔锋实在犀利,甚至有偏颇之嫌,我仅做一些观点上的归纳和整理,请各位小伙伴谨慎阅读。
观点一:矿业公司的环保号召,很多时候只是出于社会压力而做的表态。虽然这些政策在面子上有一定的作用,但实际进行审查的却是公司内部的利益团体。马修在2016年去了一个名叫“纳马夸兰”(Namaqualand)的钻石矿考察。纳马夸兰其实是一个在纳米比亚和南非绵延了将近九百六十公里的干旱区域,而根据马修和当地人的沟通,造成干旱的原因就是开矿。
矿业公司目前已经承认这片79000公顷的土地已经被“过度开采”,并且正在逐步恢复当地的面貌。不过马修对此依旧深表怀疑。
观点二:虽然矿业公司每次都声称会恢复当地面貌,但实际工作还是远远不够。马修依然以纳马夸兰为例,认为虽然矿业公司表示会用“植物修复”的方式(phytoremediation)将地貌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但“他们其实并没有这么做”。植物修复是一个很漫长、很复杂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利用大量植被释放的营养物质来“滋养”这片干涸的土地。不过矿业公司真的有这样的耐心吗?还是只不过在做做样子而已?
观点三:人文破坏更加严重。马修经过和纳马夸兰当地居民的交流,发现从2007年起,当地就因为矿业公司的介入而出现了严重的“社区问题”。比如会有很多劳动力不满公司的剥削而远走他乡,从而导致一些乡镇就此沦为“鬼城”。对于那些依旧留在当地的人而言,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些露天矿变成了有害垃圾堆积场,甚至有人建议把工人宿舍区改造成监狱等等。
当然,在矿业公司的宣传中,会说这些“荒芜化”问题的根源并不是采矿,而是“多方面的”。
或许是因为马修真的太沉浸于悲痛之中,或许是因为他需要为自己的新书做宣传,总之整篇文章展现的,是一副悲惨的、无可救药的场景。马修在文末写道:“没有任何阳光的修辞可以改变那里的一切。”(No sunny rhetoric can change that.)
我之所以要向各位小伙伴介绍马修和他的文章,并非因为我同意他的观点,而是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客观和冷静的态度,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是有益的。即使马修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依然能将其作为一种积极的警示。从人类命运的角度来看,真正需要恒久远的,确实是环保。
May the DiamondSpectator®️ be with you.
商务合作微信号:diamond-spect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