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坯钻的定价方式科学吗?
有一个小伙伴突然给我发了个信息:老朱,为什么毛坯钻的价格波动比成品钻大那么多?
我本认为一两句话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但随后他又问:那将来有没有可能让价格出现“倒挂”?也就是,毛坯钻的价格由成品钻来定?
这个脑洞开得有点儿大了,不过仔细一想,这个概念似乎和《钻石观察》在8-9月发布过的一系列文章很有关系。
今天我打算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两个问题。建议各位端一杯茶,就当一篇故事来读。
先看一下毛坯钻和成品钻各自的价格。
从最粗犷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整个(天然)钻石行业分为四个阶段(如上图)。说白了就是:
上游负责把石头挖出来,一通操作搞成毛坯石(rough diamonds)。
毛坯石被直接或间接地卖给中游,由中游进行切割和抛光,做成成品钻(polished diamonds)。
成品钻被直接或间接地卖给下游,镶嵌成珠宝成品。
下游把珠宝成品卖给消费者。
今年的疫情,造成了钻石行业的剧烈波动。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考察毛坯石、成品钻价格变化的最佳时期。
先看一下金尼斯基(Paul Zimnisky)的毛坯石价格指数曲线:
看到没?年初是最高的(141.2),三月下旬是最低的(123.1),现在基本回到了年初水平(137.1)。把这三个时间节点综合一下就是:
(1)年初->三月下旬:-12.8%
(2)三月下旬->现在:+11.4%
(3)年初->现在:-2.9%
在看一下IDEX的成品钻价格指数曲线:
同样的趋势:年初是最高的(120.90),三月下旬是最低的(116.26),现在基本回到了年初水平(120.66)。把这三个时间节点综合一下就是:
(1)年初->三月下旬:-3.8%
(2)三月下旬->现在:+3.8%
(3)年初->现在:-0.2%
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实:
毛坯钻价格的“弹性”,远远大于成品钻。
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在于,毛坯钻的客户是中游加工厂,成品钻的客户是终端消费者,这两种客户之间是有极大差异的。还记得《钻石观察》在五月份的时候发布过一篇文章,叫《钻石行业的连锁反应》,里面介绍了一个观点:需求端的微小变化,会引发供应端的极大震动,并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涟漪效应”,或者“牛鞭效应”。
所以,解答那位小伙伴的疑惑:毛坯钻的价格波动之所以比成品钻大很多,是涟漪效应的表现。
好,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让价格“倒挂”?
2016年的时候,确实有一个人提出过“价格倒挂”的问题,这个人就是已逝的业内高手Ehud Laniado。他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公司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依旧发布了一篇文章,重申了这位高手的“遗产”——毛坯钻价格计算方式。
事实上,Ehud的后半生基本都“陷在”这个问题里面。他做了大量的统计和核算,为的是证明一个观点:
翻译成中文就是:
每克拉毛坯钻的公平价格 =
产出的成品钻总价除以毛坯石克拉数后,再减去切磨成本和利润占比
Ehud认为,通过这种公式计算出来的毛坯石单克拉价,才能真正体现钻石毛坯的价值,并且用来计算那个令人头疼的“价格指数”。
据我了解,这个观点当时很快被“压”下去了,甚至到现在也没太多人认同,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还没到那个位置,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动一些人的“蛋糕”:
(1)掌握矿产资源的上游企业,将不得不和负责加工的中游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捆绑体”。
(2)有很多企业会因此失去控制力,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市场供需的手中。行业可能会经历一次大规模洗牌,淘汰掉一批企业。
尽管矿企的定价一般都是科学的,但在Ehud看来,其实不够科学,因为如果毛坯石价格由上游(矿企)决定,成品钻却要受下游(零售)制约,那么中游(加工业)的日子会非常难过。说白了,就是“两边都能欺负你,可你还得继续干活儿”。
2015年前后,Ehud提出了“中游利润太薄”的观点,几年后立刻得到了验证,并且在今年的疫情中被放大。
但是,毛坯石的价格真的可能由成品钻价格决定吗??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取材自Ehud):
同样重量(6.2克拉)的两块毛坯石,一块可以切成2.04克拉的圆形H色VVS2,另一块可以切成2.5克拉的椭圆形H色VVS2(因为这两块石头的内部结构不同),成品钻的价格差异在3664美元,扣掉操作费用(15%),倒推至毛坯石的价格差异为502美元/克拉。
不过,以前上游在向中游销售毛坯石的时候,不是这么计算的,而是经常按照“一揽子”的方式操作。为什么说是“以前”呢?除了因为当时的业内意识不那么重视“可追溯性”之外,也因为那会儿的科技水平有限,对毛坯钻的大规模检测手段都比较粗放一些,所以很难预估到成品钻切出来应该是怎么个情况。
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好多了,通过一些科技公司(如Sarine、Synova)的“加持”,上游对毛坯石的检测和预判比以前更加精确,速度也快了不少。而且区块链(如Tracr、Clara等等)技术的加强,也为大数据的建立带来了希望。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觉醒了。
但业内也有人认为,即使如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行业的基本模式是不会变的。上游依旧会以“打包价”卖给中游,中游买大颗粒石头的时候,还是会被要求“搭购”一些小颗粒。
中游当然觉得很烦。在疫情爆发、市场下滑、生产全面停滞之前,不少工厂在买货的时候,都会被强行混入一些很难卖掉的毛坯钻。在疫情的“洗礼”下,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一方面是上游觉得,如果再这么干,可能以后没人愿意买货了,所以干脆采用了“灵活”的措施,让客户“只买那些自己需要的”。另一方面,是科技真的进步了,对毛坯石的检测和预判更准确了。中游不是傻子,眼看着自己的谈判筹码不断增加,就开始趁着机会跟上游较劲。
一来二去,几个月就这样“磨”过去了。中游的流资问题得到了缓解,整个钻石行业开始变得越来越健康。有人说,无论是不是有疫情,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因为中游不可能永远在“双重压迫”下苟延残喘。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自从三个月前市场开始好转之后,中游再次大量吸货(这一点从戴比尔斯和埃罗莎的销售数据中可以得到证明)。这不能完全怪上游企业,因为中游自己也有很强的采购需求——毕竟库存卖得差不多了,钱堆起来了,如果再不买毛坯石,一方面留不住工人,另一方面会有年底没法给下游供货的风险。所以一咬牙一跺脚:买。
而与此同时,下游却大量采用寄卖的方式从中游拿货。一切似乎回到了起点,不同的是里面的技术手段升级了。
历史就是一次次的“deja vu”(法语:似曾相识)。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价格倒挂”不可能实现了呢?不是。
因为有人做到了,那就是加拿大的Lucara公司。
9月16日,《钻石观察》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叫《Lucara的这波操作,真有可能改变钻石行业》,里面讲述了Lucara和HB公司的传奇合作。Lucara的女领导Eira Thomas很生猛,居然用这种“倒挂”的方式,让HB一举包下了自己公司今年所有10.8克拉以上的毛坯钻。基本模式就是:两边按切出来的成品钻销售价为基础分钱。各位可以找时间看一下那篇文章,里边写了具体的情况。
这波操作的timing相当好,因为当时疫情严重,各大公司的业绩跌得没法看,感觉连那些老大们的祖宗都要掀棺材板出来骂人了。似乎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Lucara拼死一搏,凭着一个“价格倒挂”的机制,在所有矿业公司中异军突起,被业内称为“二线的公司创造了一线的业绩”。
下图是Eira在12月21日刊登在推特上的“年终讲话”,从感谢甲方爸爸到重申区块链和行业使命,内容丰富,春风得意:
所以在这个案例的基础上,人们开始觉得“价格倒挂”其实是真的有可能实现的,只不过对上游和中游的合作方都有不少的制约条件(比如企业的规模、供应的稳定、技术的进步等等,具体内容请看那篇文章)。所以大家一合计,得出一个共识:
这种“价格倒挂”,在大颗粒钻石上行得通。
想想也是憋屈,明明钻石行业里流通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小颗粒,这种创新模式却只能在占少数的大颗粒上行得通。这说明从整体上来看,钻石行业还是很“传统”的,供应链的基本结构短期内是不会变的(但可以做一些优化处理)。而那些科技的加持,似乎只不过是一些“表面”工作罢了,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供应链,但影响不了行业的本质。
但是能有改变终究是件好事。Lucara和HB一起吃了螃蟹,而且成功地从疫情中摆脱出来,那就会有其他矿企和加工厂效仿,甚至升级他们的模式。科技公司也不会闲着,相信Sarine他们会继续精进自己的技术,给钻石行业提供更快、更精准的工具。
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觉得未来上游和中游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让毛坯钻的价格更加透明、更加科学。只有这样,中游才能从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道健康的桥梁。
全面实现“倒挂”的定价机制很难,但至少可以有一套更加科学的核算模式。虽然可能将涉及到一些大规模洗牌和利益重分配的问题,但发展的道路上,终究是有牺牲的。
历史的车轮,始终在滚滚向前。
钻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