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种鱼你吃一口就犯法!

斑鱯,即俗称的西江魽

导报君语

魽鱼不是钳鱼!

上个月,一个“魽”字突然在广东人圈子里火了,很多人才知道“钳鱼”原来应该写成“魽(han,第一声)鱼”。

而“魽”之所以火是因为“西江魽被新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就表明了广东人以后不能再“肆意妄为”地把西江魽送上餐桌了。

那么,我们以后是不是再也尝不到它的味道了?

野生西江魽难以养殖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告的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显示,斑鱯(俗称西江魽)被正式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对斑鱯进行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一经发现,农业农村局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符合刑事追责的案件,一律移送司法机关。

正宗斑鱯👆

郁南餐饮人姚明表示,该市农业农村局已经在近日开展了大规模宣传活动,向当地渔民派发了西江魽保护宣传资料,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

他续称,以后捕捉、运输西江魽都属于违法行为,捞到之后,一是放回西江,二是报农业农村局来处理,不能直接拿回家吃或者卖。如有违反,管理部门将依法按照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的倍数进行处罚,最高可处以其价值的20倍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资源保护科表示,斑鱯又名西江魽,无鳞、体色灰白,如同包着一层胶质,剑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状斑点也得名芝麻魽,是极其珍贵的淡水鱼,在西江云浮、郁南、肇庆段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记者从珠江水产研究所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处了解到,在2000年前后,广东广西多家研究机构开展过斑鱯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但是,由于斑鱯受精成功率低,卵不容易成熟且挤卵量少,并且斑鱯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因此目前斑鳠无法实现规模化的人工繁殖。

“山寨西江魽”越大条越好吃

虽然西江魽已经被列入保护动物,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西江魽未被保护起来前,人们其实也很少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那么,以往餐桌上的“西江魽”,到底是什么?

根据著名博物科普网“果壳”提供的资料以及记者考察,所谓的“西江魽”,其实是渔民对产于西江流域、某几类身上带芝麻斑点、长度外形“长得差不多”的魽鱼的俗称。

因此,科学上是没有严格定义“西江魽”到底是什么鱼、甚至连“魽鱼”都没有定义。

不过,通过多年的科学考察,我们其实大致可以知道的是,以往在餐桌上出现的“西江魽”共有两种:

一是目前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的、我们暂且称之为“正宗西江魽”的斑鱯,自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产量下降严重,已经属于“稀缺品”,一般被渔民称为“野生西江魽”,价格从100元/500克到上千元/500克不等。

这就是山寨西江魽,即斑点叉尾鮰👆另外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山寨西江魽”,它学术上的名字叫做斑点叉尾鮰。据了解,我们从20多年前开始,在餐桌上能看到的西江魽,绝大部分都是“山寨西江魽”斑点叉尾鮰,其在过往的西江魽市场上的占比高达95%,而且由于斑点叉尾鮰沾到“正宗西江魽”的光,经常被无理提价,但实际上它的批发价不超过6元/500克。

据了解,性成熟的斑点叉尾鮰,年龄为4龄以上,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在池塘养殖中常见体长超过53cm,体重超过1.5千克的个体。斑点叉尾鮰的商品名除了“西江魽”以外,还有沟鲶,以及大家熟悉的“钳鱼”(白钳、花斑钳等)。

由于斑点叉尾鮰可以人工饲养,所以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山寨西江魽” 斑点叉尾鮰,依然属于可以饲养、运输、销售、食用的鱼类。

而说到口感上的区别,淡水鱼行家赵国庆介绍,以500—1000克相同体重为例,斑鱯的肉质弹韧爽口,鲜味无比,而斑点叉尾鮰则肉质稍软,鲜味不足。但在超过1000克体重的时候,斑点叉尾鮰由于成体更大,肉质不但鲜嫩,而且更结实和爽口弹牙。

因此,大家不必非要执着吃野生的斑鱯,其实斑点叉尾鮰也同样美味。且说斑鱯已成保护动物,大家就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它,绝不可再食用;反倒是斑点叉尾鮰,既然能提供相似的美味,大家不妨以此解馋。

图文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记者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排版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编辑 某南

美食导报视频号持续上新!

星级咖喱烩牛腩,

一看就能学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