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耳垢”在孝义话中可以读ěr suì,也可以读ěr suǐ,是“耳屎”的意思。

○《说文解字》中,“垢”的解释为“古厚切,浊也。从土后声”。

○《康熙字典》中,“垢”的解释有“尘滓也”。

○《汉语大字典》中,“垢”的解释有“污秽物,粘著在物体上的脏东西”。

○《现汉》中,“垢”读gòu,解释有“脏东西”。

○《汉语大词典》中有“耳垢”,解释为“外耳道内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黄色,有湿润耳内细毛和防止昆虫进入耳内的作用。也叫耵聍,通称耳屎”。

○《现汉》中有“耳垢”,读ěrgòu,解释为“(名)耵聍的通称”。

普通话的“g”与孝义话的“s”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干干处:干sào处

2.褂褂:sāng sang

3.操心我掴你啊:操心我suāә你啊

4.贵贵贵的:贵sǎә saә的

5.油馃馃:油sǎә saә

普通话的“ou”与孝义话的“ui”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凑时间:duì时间

2.日本寇子:日本guǐ子

3.忧患:huī患

4.收复:huī复

即“垢”是可能读suì或suǐ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耳垢”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孝义方言志》中有“耳碎”,解释为“耳屎”。

2.《汾阳方言研究》中有“耳碎”,解释为“耳屎”。

3.《介休市志(1996年版)》中有“掏耳碎”,解释为“掏耳屎”。

4.《平遥方言民俗语汇》中有“耳塞”,解释为“耳垢”。

5.《清徐方言志》中有“耳塞”,解释为“耳屎”。

6.《晋源方言研究》中有“掏耳髓”,解释为“掏耳朵”。

7.《晋源方言》中有“耳塞”,解释为“耳屎耳垢外耳道内外耳腺体的黄色蜡样物”。

8.《新绛方言志》中有“耳塞儿”,解释为“耳屎”。

9.《阳曲方言志》中有“耳穗”,解释为“耳屎”。

10.《定襄方言志》中有“耳雪”,解释为“耳屎”。

11.《大同方言志》中有“耳痧”,解释为“耳屎”。

12.《浮山方言研究》中有“耳参”,解释为“耳屎”。

13.《济南方言词典》中有“耳髓”,解释为“耳屎”。

14.《汉语大词典》中有“耳塞”,解释有“即耳垢。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九:'郑师甫云:尝患足上伤手疮,水入,肿痛不可行步。有丐者令以耳塞敷之,一夕水尽出,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