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鲜玉米“打败”粽子,商机初现,农民能把握住吗?

“变了口味”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延续了千年的习俗,每到端午节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处处遍布着卖粽子的摊位,然而,今年这个端午节,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改变。

昨天起了个大早,计划去菜市场购买些粽子,好拎着回农村老家看望父母,结果呢,偌大的菜市场,竟然找不到卖粽子的摊位,难道是我来晚了?往年争相购买粽子的场景,难道被我遗憾地错过了?

卖粽子的摊位没有见到,不过卖鲜玉米的摊位倒是很多,不算大的菜市场里,足足有十家之多,每个摊位上,都有很多人在挑拣鲜玉米,繁忙的老板,将顾客挑拣好的玉米,麻利地剥去外皮,装进塑料袋,10元7个,概不还价。

当然,咱们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卖粽子的,加上卖鲜玉米的很多,就断定玉米“打败”了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主流,这多少有些武断,但粽子作为一种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逐渐不受人们的待见,却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据卖鲜玉米的董大姐介绍,她来自十多公里外的农村,去年看邻居种植鲜玉米比较赚钱,今年就跟着种植了三亩多,而端午节期间,正值鲜玉米上市的季节,刚开始时,两元一个非常好卖,随着外地鲜玉米的进入,如今鲜玉米行情有所下降,不过销量上来了。

特别是今天,生意更是红火,昨天准备的一车玉米,不到两个时辰就卖光了,好在丈夫又及时送来一车,否则就错过了这个难得的商机呢。

为啥鲜玉米热销,粽子遇冷?董大姐也给出了自己的说法:“以前没啥吃的,能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顿节日美食,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现在不同了,粽子已经不适合现代人吃了,除了走亲戚要拎一些,或者象征性地买些保持一下传统、尝尝鲜(纪念意义大于品尝意义),谁也不会大量购买了

端午节不吃粽子,主要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考量,那么,不吃粽子又该吃啥呢?毕竟是延续了千年的节日,没有粽子的点缀,仿佛就不曾过节一样,这时候,健康又美味的鲜玉米上市了,鲜玉米只需回去煮一下或蒸一下,吃起来鲜香甜糯,老少皆宜,多吃也不用担心给身体带来副作用,相反还能带来均衡的营养和能量,而正因鲜玉米的这些优点,完美地顶替了粽子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不是因为我是卖玉米的,才有意这么说,你看看购买鲜玉米的顾客,也就验证了我所说的真假。”

解开鲜玉米种植的神秘面纱

董大姐所说的鲜玉米,其实就是大家平时所热衷的糯玉米,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糯玉米的逐渐认可,当地便掀起了一股种植糯玉米

热,更有聪明的农户,采取大棚种植糯玉米,这样可以提前上市10天左右,当露天种植的糯玉米大量上市时,大棚糯玉米已经销售完毕。

对此,种植户为笔者算了一笔账:露天种植糯玉米成本还是很低的,种子、化肥、地膜的投入,加起来每亩不足300元,由于是早春种植,糯玉米整个生长期几乎没有病虫害的危害,从这个角度来说,糯玉米是一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也是毫不为过的

一亩糯玉米3500株左右,从刚上市的高价(2元/个),到尾价(0.5元/个),不按高不按低,取平均1元/个的价格,一亩糯玉米的收入约3500元,也就是说,种植一亩糯玉米的收入,可以抵上2亩多普通玉米的收入。

而采取大棚种植糯玉米,基本上可以零售2元/个,这样算来,一亩收入约7000元,考虑到大棚种植规模较大,一般以批发为主,每亩能有4000元的收益,已经非常让人满意了。

虽然大棚种植糯玉米投入成本较大,但一次投入可以连续使用多年,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划算的。

糯玉米巨大的需求缺口,是农民积极种植的主要动力,但市场上也有人质疑,糯玉米是网传的转基因玉米吗?

对此,农业专家郑重表示,糯玉米和转基因无关,它只是普通玉米的一个变种,自明代时期玉米引进我国后,种植在西南地区的硬质玉米发生了突变,经人工选择而逐渐实现了玉米糯质化,可以说,玉米原产地虽然不是我国,但糯玉米则是标准的中国造,后来又走出国门,在农业专家的不断培育下,最终形成了当今的成熟品种。

糯玉米发展前景预测

市场有需求,农民就有种植意愿,可以说,未来的糯玉米种植,潜力不可估量,但也有种植户表示疑虑,一旦种植面积上来了,还能有如此好的行情吗?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就整体来看,当前糯玉米的种植规模远远赶不上市场逐渐增大的需求潜力既然糯玉米能“打败”粽子,就直接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糯玉米不仅可以鲜食,还能制成真空包装储藏,能起到保鲜、延长销售时期的作用,也能制成糯玉米罐头、点心等深加工产品,而当前的鲜食需求,只是糯玉米需求市场上冰山一角,既然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还用担心种植面积增大吗?

只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民是跟着市场的感觉走,还是积极拓宽糯玉米的市场销路?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至于糯玉米能不能打败粽子,其实并不重要,存在即是合理,每个时代的消费者,都有对食物的深刻理解,不过,对于农民朋友来讲,当商机出现时,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这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0)

相关推荐